梁化凤设计败强敌 左梦庚立功下左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
梁化凤设计败强敌左梦庚立功下左卫
却说谷王与十八罗汉奔西北而走,梁化凤紧追不舍.梁化凤与其他汉军不同,英亲王为他选的都是精锐,按汉军八旗待遇,每位将士三匹战马,粮饷也是绿营额兵的三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能作为这支部队的额兵机会难得,人人争功,个个敢战,梁化凤令行禁止,没人敢于不听.梁化凤是英亲王鞘中的利剑,什么硬骨头也能啃下来.
梁化凤军中携带着铜炮,每尊二三十斤,捆在马上.战车与大军随后跟进,骑兵等于打前站.战车里不但载着重炮火药等,千里行军不用打粮.抗清军队可就大不一样了,都是揭竿而起,没有什么装备.就是缴获了也不太会使用,大多派不上用场,一打了败仗就全都顾不得了.当年明军打造了六七百辆战车,祖大寿来信,再三嘱咐洪承畴用战车将满人骑兵逼退解围,洪承畴没有听从.那些战车原封不动的成了清军的装备,如今在山西派上了用场,梁化凤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凌城一战,清军掳获了大量的枪炮,还擒获了许多铸炮的工匠.二三千斤的红夷大炮,清军运到山西的不下百门.当年袁崇焕曾用一门大炮,就战胜了三千满人铁蹄.
十八罗汉武功了得,面对枪炮就不行了.被清兵追着打不敢回头,连饭都吃不上,就是没命般的奔逃.汾州是沈海法师镇守,来自于太原少林寺.元朝晋国公少林主持福裕,曾在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闽中等处修建了少林寺,其他主持也在川中,湖广等处修建了不少座少林寺,每个寺庙里都有武僧.武僧是酒肉和尚,修心不修口.天下大乱之后,寺庙里都断了香火.张献忠只留下了张道陵等姓张的道庵不烧,而且大修特修,不姓张的全都拆了当做马棚,武僧们也被逼得上了山.
冯效禹在亢英的保护下,行走各山寨,组织天地会共同抗清.不管打的什么旗号,拥戴的什么藩王?三指一伸就是志同道合之人,逢三不出手.江湖上讲究的是义气,各山寨几乎都接受了这个主张.南北少林就成了抗清义士的联络中心,武僧们也成了抗清的主力.在冯效禹等人的宣传鼓动下,以沈海为首的抗清义士,在汾州聚起了五千兵马,攻下了府城,杀死了满清官吏.见谷王与十八罗汉狼狈而来,连忙打开城门,将众人接进城里.清兵随后杀到,梁化凤耀武扬威,在城外叫阵.
梁化凤斗阵杀死了吕长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战连胜,破十几处强敌,梁化凤也有些得意忘形,小视天下了.谷王与十八罗汉被他撵的像个丧家犬,看起来武僧也就那么回事,不是蛾眉派的对手.梁化凤想给汾州贼寇来个下马威,挥动大军就要攻城.
沈海心中大怒,拎着八十斤重的镔铁大棒飞身跃出城外,向梁化凤狠狠砸了过去.城高二丈有余,梁化凤也吃了一惊,看起来这个胖大和尚有些个功夫.梁化凤使用的是丈二铁枪,三十六路学过十二路,连忙躲闪了过去.梁化凤后手动一寸,枪尖就动一尺,拿出浑身的解数向胖大和尚刺了过来.沈海毫不退却,一闪身挥棒向梁化凤扫了过去.梁化凤举起铁枪一挡,震得两臂麻木,铁枪已被打弯,梁化凤丢下铁枪拨马便走.清兵措手不及,沈海已撞入阵中,挥棒乱打,碰到的非死即伤.清军大乱,回头便走.沈海独自一人追杀三千清兵,梁化凤大败而逃.败退了三四十里方才止步,看看那恶僧追没追上来?见恶僧已是回城,梁化凤心有余悸,摸摸脑袋道;‘好玄,今天算是捡了一条命.’
梁化凤出于道门,剑术枪法可以,硬气功就差了许多.道门主要擅长于行军布阵,万千变化藏于一心,讲的是斗智不斗力.师兄们斗力,死于妇人之手,梁化凤也就学乖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谁最终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英雄.度德量力,三千兵马拿不下汾州。这些个秃驴都有些真功夫,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梁化凤决定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急于进取.战车已到,粮草充足,在两军对峙中捕捉战机.
梁化凤传令扎下大营,向英亲王请求援兵。左梦庚一败涂地,折损了近半兵马,正想找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英亲王的调令一到,左梦庚的六千人马就先行赶到,也是想一雪耻辱.梁化凤大喜道;‘来的正好,我已有计破贼,只是缺少人手.左将军可率部攻打左卫,只要虚张声势,引动汾州去救,两城就在我军掌握之中了.’
左梦庚官居一品,按理说;梁化凤听从他的调遣.这次可不同,梁化凤屡建奇功,而左梦庚却是屡战屡败,不得不听从梁化凤的调动.梁化凤也心知肚明的;左梦庚不过是借了他父亲左良玉的名望,才得到了清廷的重视.整编之后,李国英等宿将都担负重任,而把左梦庚养了起来,他的身份与刘泽清等高级将领没什么两样.梁化凤详详细细的教给了左梦庚如何对敌?左梦庚大喜,连称妙计,也是自叹不如.领了计策之后,整军兵分两路,向左卫杀了过来,左卫守将裴勇向汾州紧急求救.
沈海是汾州主将,无法离开。梁化凤的三千精兵就在城外,沈海也是不敢大意。十八罗汉耻于前败,主动请战去救左卫.左梦庚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兵马虽多却不当用,左卫与汾州互为犄角,梁化凤就两面受敌,义军就占据了主动。汾州五千人马,沈海拨了二千兵马让铁柱僧作为先锋。十八罗汉没把左梦庚放在眼里,沿着大路向左卫杀了过去.左梦庚当道下寨,只用枪炮箭矢对敌,并不出战.十八罗汉与二千义军冲突数次都未得手,这一回左梦庚学乖了,就是老鼠不出洞。
义军被阻七八日,军中断粮,只好绕行山路,设法前往左卫解围.这样一来得绕个大弯,多行百里山路,也是不得已之事。行走几十里都见不到一户百姓,这是一片荒山秃岭。将士们又饿又累,找口水都很难。走来走去就迷了路,在山中绕不出去了。
梁化凤算准贼人只有这一条山路好走,早将山中百姓驱赶了出去,留下来的都是清兵假扮的百姓.义军不认识山路,好不容易见到了两户人家,只有一个中年汉子独自在家。拿到手十两银子之后,答应带路,大军就跟着带路的向山中走去。天色渐黑,带路的说;前面有泉水有人家,就将全军带进了一个山谷里.带路的说;就在前面不远。却总也走不到,没奈何,众人只好被他牵着鼻子走。
铁柱僧见前面是座高山,没了去路,地势险恶,哪里看得见人家?铁柱僧一顿咆哮,带路的钻进草丛里没了踪影,众人知道中了奸计。只听得三声炮响,无数火把将四面山梁照得通红。进山的路已被乱木巨石堵个严严实实,清兵箭射如雨。
左梦庚立于大旗之下高声喊道;‘十八恶僧,认得我左梦庚么?今日让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说完下令放炮。清军万炮齐发,埋于山谷中的火药四处作响。焦油等燃火物着了起来,山谷中变成一片火海,纵有万千力气也是使用不上了。十八罗汉如同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都被密集的炮火轰了回来。十八罗汉被炸死与烧死半数,二千义军剩下不足八百余人,躲于岩壁下不敢出头,困兽犹斗.左梦庚吃过铁柱僧的亏,只是将敌人困住,并不发起进攻.谷中无水无粮,看贼寇们能坚持多少天?山谷中炮声不断,两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被困在谷里的残军饿得吃人肉,渴得舔露水,知道怎么都是个死。左梦庚素以淫暴著称,落到他手中,想死都没那么容易,非得给你活剥皮不可。十八罗汉杀死左军五六千人,此仇左梦庚一定要报。铁柱僧打量着石壁,看哪儿能冲出去?他手中的铁棒能在石壁上打出洞来,丈余高的石壁他是能窜上去的。
裴勇在城中听到了炮声,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见围城的清兵纷纷撤围而去,看起来是汾州的援军正与清兵激战.见清军不战而退,队伍很乱,裴勇挥动大军杀了出去。清军只顾逃跑,无人抵抗.追出三四十里外,败逃的清兵没了影,裴勇猛然警醒;‘糟了,中了清兵的调虎离山之计.’正在此时,城中败军已到。裴勇率军出城之后,清军的伏兵一涌而上,左卫已落入了清兵之手.

裴勇长叹了一声,进退无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汾州大军是来援救自己的,如若不去助战,失了江湖的道义。索性放下左卫,奋力向山谷中杀去。想与援军会合之后,再夺回左卫.左梦庚本以为左卫一下,贼寇军心涣散,不足为虑。没曾想这些贼寇竟向山中杀了过来,只好分兵抵挡。左梦庚亲自率三千兵马,将贼寇拦住。裴勇眼中冒火,对将士们喊道;‘不打败这些鞑奴,救不出左卫的妻儿老小,弟兄们努力。’两军在山前一场大战,左梦庚挥刀督战。三千清兵将左卫的一千人马团团围住,拼杀了一夜。裴勇与将士们都力战而死,清军也伤亡惨重,损失了**百人.
趁这个空隙,铁柱僧挥动铁棒猛击岩壁,凿出了几个攀登之处。铁柱僧运足内气,三步两步窜上了约二丈高的石壁,杀出了一条血路。听得西面杀声震天,铁柱僧见杀出的人马不足二百,还饥渴难耐,就向东而走。清军没有主将,无人敢追,眼睁睁的看着铁柱僧等人出山而去。
如此大败,铁柱僧无颜面再回汾州,让残兵们各寻出路,铁柱僧与七八个罗汉向南而走,欲投靠洛阳或是闽中少林寺.天下少林寺不下二三十处,都成了明遗臣的避难之所.天下武僧声息相通,铁柱僧在山西已无立足之处,只能往南方寻找出路.听说延平王郑成功礼贤下士,招纳天下英雄,铁柱僧等人就向闽浙一带寻找。南少林的陈永华是二香主,久闻五台山十八罗汉的大名,今日铁柱僧主动登门,请求延平王能够收容,陈永华大喜,派陈辉前去引荐。铁柱僧等罗汉就投靠了延平王,多立奇功,此乃后话。
沈海派出援军之后,城中不足三千人马,只好坚守汾州,无力出击。梁化凤得知左卫已是收复,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开始组织进攻。清军步步为营,逼进汾州下寨.梁化凤以战车环绕,左营推进一里,将营寨火炮都布置好之后,右营再推进一里,环环相扣,敌军无可乘之机。营盘修的如铁打的一般,沈海与冯效禹也是百思无计.出兵袭击了多次,都是无功而返,徒然损兵折将。城中存粮不多,清军断了城外的粮道,必得想出一个退敌之计。
梁化凤军纪严明,敌军冲击,不拘白天黑夜,乱动者斩。十八座营盘各有门户,各营流动,八日一个周期,每日都有巡查人员进行监督,轮流对敌。清兵并不出营,只是将汾州与外界隔绝,声息不通.汾州并不知道十八罗汉已全军覆没,清兵切断了粮道,城中很是焦急.
见时机已到,梁化凤命人从城外射进来一支信箭,上书;‘左卫大都督裴勇,会同铁柱僧等十八罗汉杀败了左军,率部前来汾州助战,里应外合破敌.’等字样。公文上有明军印信,确实是左卫的.沈海大喜,整顿大军,准备一举破敌.
冯效禹总觉得不大对头,梁化凤诡计多端,大小十几阵连破强敌,怎么能轻易败于左卫?十八罗汉的神勇自不必说,左梦庚也非能战之将.可是从各种迹象看来,都不像那么回事。冯效禹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只是一种感觉。自从得知兄嫂双双殉国,冯效禹也将生死置之度外。此次他与亢英是主动进入了汾州,为的就是战死。
城中收到信箭之后,谷王与张天禄,许大成一力主战,冯效禹提出疑问,却拿不出其他解围的办法。沈海也认为只有用武力说话,别的都没用,就赞成了谷王等人的建议,里应外合共破围城清军。张,许二将愿为先锋,选出一千精锐随同出战。这是汾州生死之战,此战若败,汾州城守无人。
第三日午夜,清营忽然大乱,阵后喊杀之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城中大喜,清兵四处奔走,乱成一团。沈海下令打开城门,张天禄,许大成各显神威,率城中兵马向清营扑了过去.二人本是丰沛豪杰,跟随谷王朱一冯想要建功立业,被罗汉们所压,始终未能一显身手。这一次如同猛虎下山,蛟龙出海,誓要踏平清营,献上清将梁化凤的项上人头。二将率军杀入清营,往来冲突,清兵闪开了一条大道。二将杀入阵中,直取中军大帐.火光中梁化凤披挂整齐,毫无躲避之意。张天禄,许大成心中大喜,打个手式,二人打马一起冲了过去.只听得一声巨响,二将落入了陷阱,伏兵齐出,将乱箭向二人乱射。张天禄将许大成托举上肩,飞出陷阱之外,许大成杀死了十几个清兵。
许大成夺过了一杆铁枪,张天禄拉住枪杆一跃而出。二人奋不顾身扑向梁化凤,梁化凤吃了一惊。就是猛虎也跳不出陷阱,这两个贼寇名不虚传。梁化凤打马而走,二将紧追不舍。梁化凤将衣甲挂在树上,二将黑暗中不辨真假,刀砍枪刺,等发现中了金蝉脱壳之计,梁化凤已经逃到了神机营。
梁化凤以红灯为号令,十八营滚动而来。战车将贼寇团团围住,枪炮箭矢如狂风暴雨般的射向阵中,二将倒地而死,陷入阵中的义军未能逃出一个.梁化凤战后叹道;‘好玄,此番大意,险些中了贼人毒手。以后对这些贼寇不可等闲视之,须阵中有阵,计中有计,让其难脱天罗地网。’
梁化凤割下了二将的头颅,连同八个罗汉的头颅挑在旗竿上,向城中骂阵。谷王见状心胆欲裂,沈海也是心惊。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冲破重围,向孝义张尔德部求救.沈海与张尔德争夺势力范围多年,各不相让,一山难容二虎。两下争斗了十几年,两个山寨互不往来,如同仇人一般,抗清之后也互不理睬。
冯效禹借重延平王郑成功的名义,劝二人放下私人恩怨,以国家民族为重。沈海与张尔德虽说都是粗人,道理还是懂一些的,就听从了劝告,与十六家寨主共同歃血盟誓;相互支援,共逐鞑虏,再造汉家江山。起初各山寨兵马都不多,大股三五百人,小股七八十人,以打劫过往客商与勒索大户为主。经过冯效禹等人的奔走,小股聚起了大股,不愿意雉发的仁人志士纷纷加入,攻城破郡,就把场面扯大了。
这些江湖人物与官军不同,没有什么选择。无论明军还是清兵来了,都是围剿,属于贼寇一类。清廷也不予招抚,就是斩草除根。姜瓖不反,他们也闹不起来。前明的官吏文武遍及城乡,摇身一变,又成了大清的臣子,对于这些山贼土寇们还是毫不留情的。姜瓖一声复衣冠,闹得下面的将士们也都随着反了,贼寇自然没人管了。冯效禹组织天地会,与这些江湖好汉一拍即合。他们过去是反朝廷,现在还是反朝廷。
张尔德见了冯效禹的来信,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沈海一被消灭,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想要保住自家,只能与沈海共同对敌。张尔德拥兵六千,是个巨贼。留下三千人马把守孝义,将士们的家眷老营全进了孝义,整村整族的人们加入了反雉发大战。张尔德亲自率兵三千前往汾州救援,同时派人前往潞安,曹家堡,记古寨,善信堡,介休,平遥,祁城,徐沟等处求援。这些结盟的寨主们都占领了城镇,各领三五千兵马不等。
梁化凤冷笑一声道;‘来的越多越好,省得费事.’梁化凤命大将张雷率五百骑兵多竖战旗,从别路向孝义杀了过去.张尔德大惊,孝义乃是根本所在,万万失不得。顾不得汾州,急忙回兵救援.梁化凤早已算定,伏兵黑瞎子沟,就等着回援的贼寇入瓮。若知张尔德能否逃出劫数?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