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曹州出降 水火无情榆林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回
天开皇帝曹州出降水火无情榆林平定
却说白泰官进了曹州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郑成功派张长公与张衡等来到了山东,山东的反雉发抗清运动,在高苑等处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前明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督师剿贼,走到保定兵溃,被迫降了李自成,后来又归顺了大清,声名俱损。在清廷任弘文院大学士,充[明史]总裁官,也是朝廷重臣。这些‘明臣降顺又降清,三朝元老大忠臣’们,在不给汉人留半分体面的雉发令面前,也奋起反抗了。改朝换代是一回事,以夷俗改变华夏毛发衣冠是另一回事,哪个汉人愿意脑后拖着根猪尾巴?
在天地会的鼓动之下,李建泰在太平起兵,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影响很大。韩昭宣,虞胤,濮州乡官叶廷秀,江苏沛县著名文人阎尔梅等,都‘欲假为绿林、新市之资,以图南阳’,中兴大汉,他们的醒悟来得晚了点。满人一直是奴隶制,赏赐军功都是分发汉人奴隶。入关之后,以北京地区为中心,八旗跑马圈占旗庄,圈占的房产田产就归旗人所有.不愿意离开家园的汉人们只能投充为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生杀予夺都在主子一句话,女奴们全都是主子案板上的肉。
旗奴不下数百万之多,每年不堪忍受逃走的就有五六万之多。每年自杀的女奴们报上去的就是二三千人,连李建泰等一品大员都看不过去了。为了遏制逃人,清廷又制订了严厉的[逃人法],这就是国家的法律,无论官民都必须得服从,强权的法律就是强盗的法律。
强盗们剥夺别人的权利,无限增强自己的权利。剥夺别人的自由,无限加大自己的自由,这就是强盗的法律。强盗的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制订的,国民们必须遵守。在[逃人法]面前,父亲不敢收留保护自己的子女,母亲不敢容留藏匿自己的姐妹.他们见了逃人必须主动举报,否则全家处死。全国都处于恐怖之中,爵封亲王的耿仲明,因为藏匿了亲属触犯了[逃人法],被迫自缢而死,免得连累全家。汉人都成了满奴,确定的是异族统治,官员们是不敢惩办作恶多端的满人的。
稍存羞耻之心的汉人士大夫们,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反雉发运动.江湖人士以武力反抗,江南北八侠抱种族主义之说,流传了三百年,载于史册。八侠是出于延平王郑成功帐下的,天地会也是郑成功与江湖百余名豪杰首领,歃血为盟组织起来的,活动了三百年,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没有会党的参与,就没有辛亥革命,连太平天国运动都不会发生。
张长公,张衡等人四处奔走,山东义士组织了起来。顾炎武,黄宗羲兄弟,冯效舜等也到处宣传,山东全省动荡不安。高苑知县武振华见贼寇蠢蠢欲动,号召效忠于朝廷的乡绅们组建民团,维持地方。顺民一律雉发,刁民一律砍头,黑云压城城欲摧。张衡是不愿意降清,才随同郑鸿逵东下的.乙邦才在扬州殉国,青史留名,张衡也想死得其所。
张长公是山东一带有影响的人物,他一到山东,就聚合起武定钱大勇,沾化陈英,阳信刘文波,海丰张正明,冠县裴守政,柏乡刘丝桐,黑山王奎光,峄山丁明吾,梁镇周魁轩,高唐蔡乃憨,石柳寨周桂轩,东平山崔三楞,夏津宋鸭蛋,河坝陈国造,水鬼三帽檐,东昌丁维岳,堂邑杨云山,阳谷张尧中,十八路首领在寿张秘密聚会,开香堂,喝血酒,共倡大义。
张长公对众人道;‘清廷以四郡三十六座城池招降延平王,可以世代相传,永镇闽南,听封不听宣.唯一的条件就是雉发,延平王一口回绝了。这是民族大义,难道今日就出不来岳飞,文天祥么?人早晚都有一死,与其忍辱偷生,不如奋起一战。十万满人怎么能够奴役亿万汉人?只因为人无廉耻之心,汉奸多多。别看吴三桂与东江三王贵为亲王,将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遗臭千古。他们定然断子绝孙,下场还不如我等。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死,虽死犹荣.为异族做鹰犬残害同类,猪狗不如。’
谢迁高声骂道;‘孙之獬那个老王八蛋不得好死,就是他怂恿满人下的雉发令,无耻之极。还是个进士呢,白读圣贤之书,猪狗不如。等我打进淄川,把头发给他种上,为百万生灵报仇雪恨。’
冯效舜道;‘孙之獬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早就丧失了人性,唯利是图。魏忠贤得势时,他主修[三朝要典],为魏忠贤歌功颂德,极尽谄媚。烈皇帝拨乱反正,惩办魏忠贤及其阉党,他抱着[三朝要典]哭告太庙,死抱着不放,为其招魂。魏忠贤一伙残害忠良,致使朱明王朝元气尽丧,祸乱不息,宗庙沦丧。满人一进入北京,孙之獬挖空心司投机钻营,连降臣们都为之脸红,无耻之尤。他上奏多尔衮道;‘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这样的汉奸应该千刀万剐,死了也得进入十八层地狱。’
众人慷慨激昂,决心以死抗争。谢迁回去之后,见武振华这个狗官张罗的挺欢,就先拿他开刀。县城守军一营五百人,被上面调走二百人攻打曹州,城中不足三百清兵。谢迁与城里义士里应外合攻下了高苑,武振华这个狗官被吊在城楼上任人打骂,三日后方才断气。乡绅们见贼寇势大,都保住寨子不敢出来。长毛与短毛互不相犯.高苑县城中的丁壮都照册点名,编入军中,谢迁的兵力从三百余人猛增到了三千余人。
曹仁父等人伤势基本痊愈,随同郑军参加了几次大战。冯效尧从曹州来信,郑成功请来了八侠,让他们前往曹州救出天德皇帝,郑成功也需要一位命世之主。满人无力南顾,郑军发展的很快,已经打到了广东,打到了浙东.永历朝廷的孙可望挟天子而令诸侯,逼永历禅让,郑成功对永历皇帝很是失望。鲁王已经自动撤消了监国,得靠着郑军的掩护才能苟延残喘。郑军人心不稳,郑芝龙的旧日将领们都不太服气郑成功,有些尾大不掉.郑成功需要一位真正的明朝皇帝,就名正言顺了。
冯效尧派出使臣见到了郑亲王,递上了国书。约定明日黄昏君臣出城投降,生死任由清廷处置。天开皇帝再三晓喻清郑亲王;曹州军民百姓是无辜的,是不得人心的雉发令激起的民变。只要留发复衣冠,给汉人留些体面,自己愿承担一切责任。
曹州城上拉起了一道道长幅白布,上书‘复发留衣冠,天下即太平’。城中告诉围城的清兵;日落黄昏,天开皇帝与文武大臣们自缚,前往清营投降.国君衔玉抬着棺木,上半身**,任凭敌方处置。
红夷大炮每尊重达二三千斤,一路上过河修桥行进的很慢,火器营不到,清兵是打不进曹州的。曹州军民明知道必死无疑,并无降意,天开皇帝主动出降,其中莫非有诈?
郑亲王认为这是诈降,天开皇帝后面就是敢死队,是乱贼的决死之战。郑亲王从三面秘密抽调兵马做好了大战的准备.黄昏之时,曹州反贼果然打开了城门,天开皇帝君臣数十人出来了。反贼的兵马大元帅李化鲸,清兵是认识的.李化鲸作为天开皇帝的使臣,先来到了清营,宣读出降诏书,然后束手就擒,看起来此事不假。围城的清兵们都想一睹天开皇帝的风采,纷纷向东门涌来。清兵一乱就有了机会,天德皇帝与朝元,白泰官换上了清军的服饰,趁乱混了出去,没有引起注意。
如此轻易的擒获了贼首,郑亲王也有些意外.清军骑兵不下三万,曹州反贼逃是逃不掉的。见天开皇帝剃着光头,气度不凡,确实有帝王的气派。李化鲸等贼魁们也都很坦然,只是请求赦免曹州百姓,其他别无所求。赦免是不可能的,郑亲王得到的死令;屠了曹州,鸡犬不留。火器营一到,红夷大炮将城墙轰倒,清兵从缺口涌入,屠了曹州,曹州未能逃出一个活人来。
贼人首领们被押往京城,主要是审问李化鲸,李洪基,刘之干,刘继先等人,与刘泽清的私下往来。对于刘泽清的卑劣,人们都很恼怒,没人为他隐瞒什么.刘泽清参与谋反之事就证据确凿了,婢女揭发刘泽清是烧过两封曹州来的信件,刘泽清也承认有一封是明东平侯的诰命,但他解释说是弘光朝的。刑部官员指着刘泽清大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老狼,朝廷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官居一品,把你当老太爷养着还不知足,你还算是个人么?’
刘泽清辩解道;‘我若是参乱,贼人逼我开门时,我早就出去了,何必等到今日?我知道那些人想把我拉下水,临死也要找个垫背的,可不能中了贼人之计。女贼陈桂劝我谋反,是我命人把她从后院墙硬扔出去的,有下人为我作证。我与曹州久不往来,那边的事情一概不知,我才是真正的冤枉呢。’

吴达海冷笑道;‘你还冤?当年本朝出银十万你就让开了大道,大军下山东七十余城,陷三位藩王。福王封你为东平伯,裂土分疆,你有何战功?还不是照样率十万大军,主动归顺了本朝,有何良心而言?你不但忘恩负义,而且淫暴过人。日食两个活人脑的是不是你?克扣将士粮饷修造府第的是不是你?你要是冤的话,天下就没有不冤的了。’
刘泽清哀求道;‘念我率部不战而降,可否留我一条活命,效忠于本朝?南疆反贼多有我的旧部,愿戴罪立功前往招降,死了也是大清的忠良。’
吴达海道;‘你说我满人都是虾子烧肉,不会用人,享国不长了。摄政王是想吃你这个虾子烧肉呢。到了此时还想活命,你的那条狗命就那么值钱?不管你认不认罪,证据都足够了.你私下烧了两大捆文书,全是谋反的证据。你的旧部大多参乱,没有你的指使,怎么可能?
刘泽清被判死刑,刘母流落街头无人肯收留,冻饿而死。李化鲸,李洪基,刘之干,刘继先等都是死刑,按大逆不道谋反罪全是剐刑。前明那些降顺又降清的官员们,整户整族的被杀,徒然担了个耻辱的罪名。他们大多是天下有名的显赫人物,国家的栋梁,国难当头,露出了极端自私自利的真面目,希图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结果声名俱损。
天开皇帝也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夫妻二人都做了无名英雄。天地会如同一个火种,在熊熊燃烧,谢迁率部又攻克了新城,攻破了长山县,活捉清知县周懋臣,将库银席卷而去。十八路烟尘随之而起,遍地烽火,义军攻克了沾化,阳信,海丰,峄山,蒙阴,高邑,陈家楼,阳谷,堂邑等处,满清文武官员被杀几十个,义军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
谢迁率领义军突然进抵淄川城下,城中义士丁可泽等充当内应,第二天凌晨破城,擒获了主张雉发易服的大汉奸孙之獬。孙之獬是个进士,天下有名的大儒.争名夺利无孔不入,归顺了满人之后,全家率先雉发易服,连说话都改成满语了。汉人降官只有孙之獬,冯铨,李若琳三家如此,遭到嘲弄之后,索性将天下人全都拉下水。为了讨取主子的欢心,孙之獬无所不用其极,他是山东人的耻辱。
孙之獬七十多岁了,上窜下跳做的都是无耻之事,连同僚都瞧不起他。他曾斥家财为满清保卫淄川,被保举进京,官授兵部侍郎,对满人主子感激得无以复加。清军攻下九江,那一带的明军将领是孙之獬的亲戚,主动要求前往劝降,十几万明军全部解体.孙之獬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成为了大清的丞相。孙之獬比满人还要苛刻,淄川的岳王庙是他带着七个儿孙,把岳飞与秦桧夫妻的位置颠倒了过来,秦桧夫妇坐在上面,下面跪着的是岳飞,张宪,岳云三人。孙之獬认为;秦桧杀了一个岳飞,换取了南宋四十年儿皇帝的稳定,有功无过.金人就是满人的先人,起初国号为后金,反对金人就是反对满人。
孙之獬的无耻引起了众怒,众降臣们一顿乱咬将他咬了下去,被清廷夺官闲住。抓住孙之獬之后,谢迁深恨其无耻,用锥子遍刺其身,插上头发,恨声不绝地骂道:‘我为汝种发!’孙之獬自知众怒难犯,已无活理,索性破口大骂。义军将其口缝上,凌迟而死,还把他在城中的孙子、曾孙杀了个干净,妻妾当着孙之獬之面凌辱而死。
孙之獬之死引发了一场争论,冯铨等人认为应该表彰其忠烈,复其官职,设庙祭奠。反对的声音是强烈的,清廷只好作罢,不予提起。满人最终选择了不毁天下的岳王庙,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也不毁,提出了满汉一家的口号,满人是领导民族。人心不死,对于孙之獬等人,民间是没什么争议,就是个汉奸无耻之徒。顾炎武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开心,特作[淄川行]一首志庆: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三省清军平定了曹县,就向淄川一带杀了过来。义军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号令,很快的就被清兵分别镇压了下去。谢迁率义军据守淄川城两月之久,被清军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淄州失守。作乱的城池一律屠城,雉发大战是没有什么好讲的。不肯雉发的就是反贼,杀无赦,这是上面的命令。清兵铁蹄纵横,平原野战义军屡战屡败,张长公也是无计可施。
濮州、范县一带,由于天灾**不断,自从刘泽清让开大道,清兵南下破山东七十余城之后,遍地荒芜。榆钱落地,久皆成树。从前以任七、张七为首的饥民啸聚其中,号称百万,被称为榆林贼。他们利用茂密的榆林作掩护,在地下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长达数百里。张长公等抗清力量,利用这些地道与清军进行周旋,地下通道蔓延到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处。
清军处处挨打,却捉不到贼人的影子,败报连连传到了山西摄政王之手。摄政王决定以汉制汉,命张存仁出任三省总督,统一事权,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剿平榆林贼。张存仁是大清的忠良,到任之后,拜访地方乡绅,不耻下问,心中有了破榆林贼的妙计。张存仁命部将张胆领兵砍伐焚烧榆林,烈火冲天,数百里全都是林火。这么一来,榆林军可是吃不住劲了,有的被烟熏死,有的被火烧死,张长公,张衡,梁敏等义军首领全都遇难,没死的被清兵引黄河水灌进地道淹死,不知死者能有多少?
榆林军崩溃了,没死的四散逃命,被清军分头截杀,鲜有活命之人。清将沙儿胡达统领满汉骑兵由土人带路,将藏匿的残贼搜出杀死,这一带就都是顺民了。雉发大战满清在山东,河南,河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把主要兵力放在了大西北方面。冯效舜虽然雉了发,而且是个读书人,却没能逃过清兵的魔爪。在过临清时,巧遇叔叔冯铨之子冯源淮,被冯源淮举报下了大牢,定为死罪。冯铨听到这些只是叹了口气,啥也没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是跟爹学的。
却说天德皇帝,朝元,白泰官混出了清营,与曹仁父等七人会合,就向浙江而来。在射阳与满人游骑狭路相逢,展开了激战。浙江一马平川,满人占据了优势。众人力战到天黑方才脱身,天德皇帝已是身负重伤,无法继续南行了。众人无奈,只好将其藏匿于南少林寺,交与陈氏兄弟照应,八侠就奔郑成功处复命。得知天德皇帝生死未卜,郑成功只好将拥立天德皇帝一事暂且放下,借用永历所封的延平王号令部下。山东一败,南北信息不通,郑成功也不清楚山西等处如今是什么情况?
天德皇帝离开之后,谷王与十八罗汉在山西扩大势力,围了平阳。平阳是山西与直隶的接壤之处,过了平阳就是宣化,蔚州,威逼北京。英亲王见贼寇野心不小,急令各部驰援平阳,十八罗汉与清军展开了激战。满人兵力不足,英亲王就调来了左梦庚与谷王对阵。左梦庚兵败之后,带着四五十万左良玉的部下降了清廷,官封一品。对于这些降人,满人并不在意,总是用他们打头阵。十八罗汉一出,将左梦庚的一万大军打的七零八落,铁柱僧一人就杀死了有名的将领一十七位员。
英亲王大惊,看起来这股贼寇非同小可,乃是劲敌。铁柱僧一条铁禅杖,在清军阵中横扫一片,枪炮不惧,就是骑兵也不是他的对手。十七罗汉个个身手不凡,都在练着硬气功,日食活人脑三个,这些武僧已变成了杀人魔王。摄政王下决心;一腾出手来就收拾天下武僧,铲平少林,毁掉五台山,让乱臣贼子无藏身之处。
英亲王调来了王牌军,是假死的梁化凤,一直龟缩不出,怕吕氏姐妹与他寻仇。梁化凤临危受命,带着三千铁甲兵,三百辆战车向平阳杀了过来。十八罗汉率军迎战,只见清军将战车排成横阵,火炮如雨点般的轰击过来。谷王的三千兵马一哄而散,谷王与十八罗汉弃营而走,梁化凤出动骑兵随后追杀。这一场大战,谷王与十八罗汉大败亏输,随行的不过一二百人,向西北方向逃了过去。若知谷王与十八罗汉后来如何?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