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发令江北大乱 复衣冠汉人抗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回
雉发令江北大乱复衣冠汉人抗争
却说冯效尧奔波七个月有余,说服了抗清志士们,京城内外同期发动,定为十月一日。没想到一个小人物却搅了大局,引起了清廷的注意。天津以南靠近山东边境的庆云寨,寨主是杨思海,手下有三百多人,也有做皇帝的野心。其实每一个男人都想做皇帝,但只是做梦,而杨思海却打算梦想成真。杨思海与三河的寡妇张氏有染,见民心思乱,只要亮出朱明藩王的旗号,不愿为满奴的汉人们就蜂拥而来。雉发令引起的震动是摄政王也没有料到的,‘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的传言在大臣中间公开谈论,普遍认为雉发令是祸乱之根源。
摄政王与满蒙亲贵商量之后,认为绝不可退让,否则满人将失去所到手的一切。几十万满人在亿万汉人中间,显得是寥寥无几,亿万汉人能认可被满人所奴役么?杀二十万颗人头能保持满人政权二十年,那就杀二十万。杀二百万颗人头能保持满人政权二百年,那就杀二百万。汉人的反应是强烈的,说明口服心不服,需要实行铁血政策,彻底摧毁汉人的反抗意志。这样一来,需要砍的不是二百万而是二千万颗人头。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利用汉人习惯于窝里斗的陋习驱虎吞狼,用汉人降兵斩杀汉人,满人可以坐收渔人之利。汉人将士们只要发足粮饷,是忠于新朝的.人性都是自私的,尤其是汉人,氏族与家族利益比任何利益都重要.汉人祖祖辈辈都是聚族而居的,对于国家民族不那么重视,谁做皇帝百姓都得上缴皇粮国税。改朝换代是常有之事,不过是换了批大小强盗头领就是了,哪个不是鱼肉百姓?没什么不同。满人做皇帝或是蒙古人做皇帝,对百姓而言,都无所谓.雉发易服可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向汉人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挑战,是变夏为夷,是迫使汉人背祖离宗,牵涉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这是要消灭大汉民族。
杨思海见民心思乱,便自称是天启皇帝的太子,张氏自称为皇后。天启皇帝从来没生过太子,但百姓并不清楚.历朝历代都讲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愚民是为了更好的驭民.就连近在咫尺的天津百姓,都闹不清天启皇帝是否生过皇子?杨思海一打出皇太子的旗号,还真的起了作用,数千抗清义士闻讯而来,就把局面扯大了。人们主要是逃避雉发,需要个抗争的领导人物,不管他是谁?雉法令极大的挫伤了汉人的自尊心,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甚至于超过了改朝换代的严重性。
山寨首领张天保刻制明朝印信,四处分发,想把抗清武装聚拢于他们的麾下。山寨中打出明朝旗帜,大肆招兵买马。大户们都以捐助的名义被山寨里搜刮一空,留下了一张如同废纸的官凭印信.杨思海大封文武百官,穿着唱戏的龙袍,头戴冲天冠,自称‘天开皇帝’。世世代代都是土里刨食的穷棒子们,当上了文官武将,如同演大戏一般,人人都很兴奋。
京城周围早已变成了旗庄,原来的百姓都遭到驱逐,只有静海一带还没有成为旗庄,距离北京最近。冯效尧原打算用此山寨攻入静海,走武清直捣北京,这是一只重要的棋子,不可先发。杨思海人马并不算多,冯效尧也没告诉他全部的计划,一乱势必引起清廷的警觉。果然不出所料,多铎匆忙从湖北调兵遣将,加强天津方面的防卫。责令天津巡抚李犹龙派兵进剿,务必将乱贼消灭于初起之时。总兵苏屏翰率三千清兵向山寨杀了过来,声势浩大,追剿土寇从未动用过这么多的兵力。清廷决心以泰山压卵之势,来他个杀一儆百。
冯效尧没有想到杨思海提前发动,更没想到他竟然打出了天开皇帝的旗号,各地抗清义士还以为与天德皇帝是一回事呢。事已至此,杨思海若败,势必影响下一步行动。冯效尧为了稳住大局,说服八侠随他一起前往助战。
杨思海的三四千人都是乌合之众,见清军一到,就都退入山寨不敢迎战。清军火炮很猛,炸得杨军血肉横飞,死伤无数,三四千人一哄而散。正在紧要关头,冯效尧与八侠率三百义士赶到。见清军阵后防守松懈,突然发动猛攻,打清军一个冷不防,清军阵脚大乱.苏总兵连砍三个逃兵还是制止不住溃败,连自己也被溃军卷走了。八侠各显神通,从阵后杀到阵前,清军丢下大炮大败而逃。甘凤池的乱石,吕四娘的飞钱,比枪炮还要厉害。
打退了清兵之后,援军进入山寨.见到了众人杨思海也觉得很惭愧,主动撤下了天开皇帝的称号,愿意接受天地会的主张。冯效尧并没有太多的责备,只是告诉他;天德皇帝已进入了山东,十月一日就要登基,有太祖高皇帝的传国玉玺与历代皇帝的传位诏书,不可乱了君臣的名份。只要接受了天地会宗旨,联合抗清,就是一家人.责其收拢旧部人马,随时听从统一号令,以十月一日为准,京内外大举行动。
这次惨败惊动了清廷,李犹龙与苏屏翰被撤职拿办,增派满人统领镇守天津,以防有变。为了调开清军的警戒部队,冯效尧联合各山寨,合力攻打天津之南大运河边上重要的县城静海。清兵调集援兵解了静海之围,清军的防务出现了空隙。冯效尧以曹州为中心,说服了近百伙抗清武装组成了榆林军,李化鲸,程万占等百余名首领歃血为盟,共同联合抗清,光复汉家江山。
冯效尧清楚各山寨普遍粮饷器械不足,想要举事,必须先拿下一处重镇,补充军事物资。冯效尧对众人说道;‘曹州是起事根本所在,不宜过早发动,惊动满鞑子。河北东明城是清军的粮饷集散之处,防守很严,火器与火炮很多,攻打北京时不可或缺,可于东明取之。’
李化鲸道;‘我曹州二十处山寨,可出动二万人马袭取东明,只是城中缺少内应,恐怕坚城难下。’程万占是刘泽清的庄头,庄户三百余家暗地里都加入了天地会,就等着十月一日发动的号令,也是缺少军械粮饷。程万占主动请缨道;‘我可潜入北京,说动我家主公脱离虎口,前往东明城.我率庄户作为内应,东明可以拿下。’
冯效尧笑着摇了摇头道;‘如此一来,满人先已惊动,众位首领不必忧虑此事,我已做了安排.有我十人混入东明,即可战败清兵千人,大军于城外等候搬运粮草器械就是了。’冯效尧夫妇与八侠分头混进城里,东明城位居河北,是商贸往来重镇,客流很多。清兵约一千二百余人,城头上有四十八门火炮,每个城门为十二门炮。清兵镇将为崇文敏,为人很是狡诈。每日里亲自巡城,见了疑犯就抓,屈死在狱中的不知道能有多少?
曹仁父等七人一直是假扮戏班子行走江湖的,冯效尧已经雉发,又是书生打扮,也没引起注意。崇文敏见了因是个和尚,而且满脸杀气,就起了疑心。前明的遗民假扮成和尚的数不胜数,都是作乱的根源,莫非东明城中潜进了贼人?
崇文敏越想越害怕,就对全城新来的客人进行了一番秘密大排查,发现新来的戏班子很是可疑。了因和尚进城之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根本就不像个游僧。戏班子也是出手大方,见了公差也不那么畏缩,与那酒肉和尚眉来眼去的,一看就是同党。崇文敏换下官服,一身儒生装扮来到了客栈,假装请戏班子为老母作寿,地点是在船上,报酬优厚。行走江湖之人第一就是个忍字,可看那班主眉宇之间,乃是英雄气概。这一来可难住了曹仁父,不答应又怕露出破绽,答应下来又无法脱身.只好推托说早已有约,掌灯时就要开锣登场。
崇文敏再三恳求,哪怕众人上船露一下面也行,也算尽了孝子之心。兵荒马乱的,戏班子难请,正逢老母七十大寿,老母就喜欢看武打。只要演上一出即可,绝不耽误别处的演出。万般无奈,曹仁父之好答应下来.稍事准备,马上就去。崇文敏留下了十两定金,嘱咐随从留下,千万引领众位豪杰到船上一见,然后告辞而去,在船上专候。白泰官眼贼,一眼就看穿了这是清廷的奸细,低声提醒众人注意。曹仁父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答应下来,就是刀山火海也闯他一闯。’众人并没把清兵放在眼里,也不知此事是真还是个圈套?

崇文敏暗暗布置人马,在船上布下伏兵。他的官船埋伏了二十名刀斧手,二三十只小船,每船十名彪形大汉,专等假戏班子前来入瓮。众人略略准备了一下,架不住留下的随从一个劲的相请,只好随其前往。河边确实停靠了一艘彩船,两侧张贴着大大的‘寿’字.有丫环与仆人进进出出,像个大户人家祝寿的样子。
随从将众人引领到船上,崇文敏还是儒生打扮,连连道谢,下令开船。船上鼓乐齐鸣,显得很是热闹.老太太满头银发,长的很富态,一看就是官宦人家。正张罗着演上一出,老太太忽然跌倒在地,闭目不语。崇文敏假做着急,喊来了一只小船,将老太太等人送上船去.他跳上了另外一条船上,向众人道一声‘少陪’,就匆匆将船划开十几步开外。
见老太太的船只已是划走,崇文敏摘下了假面具,向假戏班子喊道;‘大胆狂徒,本官明察秋毫,早已发现尔等乃是反贼的内应,欲取我东明城。那个恶僧想必此时已被罗网套住,尔等也休想逃脱。三十六门铜炮已对准了尔等,束手就擒供出同党,或许能法外开恩,否则让尔等粉身碎骨。’
曹仁父道;‘青天大老爷冤枉我等了,我们初来乍到,如何便成了反贼?如若不信,可搜查我处的行头,看有证据没有?如若不许我等在此处停留,我们立刻出城别走,绝不容留片刻。’
崇文敏冷笑道;‘想的倒美,将士们听令;将这些贼人都给我牢牢捆住,休要放走一个。’二十名清兵一涌而上,就来捆人.众人万般无奈,就与清兵打斗在一起。崇文敏见清兵不是假戏班子的对手,连连高呼放炮。各船的清兵怕伤及自家人,不敢动手,崇文敏下令道;‘不服从本官军令者杀无赦,船上的弟兄们就算是为国尽忠了。’
甘凤池与白泰官生长于秦淮河畔,水性都很好。二人趁乱跳入水里,游向崇文敏乘坐的那只小船.甘凤池在河中摸到一块大石头,将那载有七八个人的船只一石头砸沉,崇文敏连喊救命,被白泰官按进了水里。清兵一齐放炮,众人不管会水不会水的都跳入水中,官船被轰得粉碎,二十名清兵也被打死。众人向岸上挣扎,清兵驾船追了上来,枪炮箭弩如雨点般的落下.甘凤池,曹仁父等人身上都中了箭,众人帮扶着往岸边游去。
冯效尧夫妇与吕四娘住在另一处客栈,约好天黑时在此处取齐,全城放火,趁乱夺下南城门,放大军进入。天色已黑却没见人影,河边传来了枪炮之声,冯效尧情知不好,连忙与吕一娘,吕四娘向河边奔去。远远望去,河上火把通明,杀声震耳,看起来凶多吉少。冯效尧连忙打发吕四娘前往了因挂单的[东明寺]求救,夫妻二人继续向河岸奔去。河岸上也出现了三百多名清兵,正在严阵以待,口口声声捉拿反贼。吕一娘命丈夫拾取碎石,挥手向清兵四处乱打。清兵手持盾牌围了上来,吕一娘金刚指大显神威,点上就透,双方混战在一起。
却说吕四娘来到了[东明寺],却见五六十清兵已用铁网将了因死死的罩住.了因是酒醉未醒时被清兵困住的,气得咆哮如雷,就是挣脱不开。清兵的刀剑穿不透了因的厚皮囊,落下的箭矢也有个三五十支。两下正在僵持不下,吕四娘挥剑连毙七八名彪形大汉,其余的一哄而走。
了因跳将起来就去追杀那些清兵,吕四娘喊道;‘快去河边救人,戏班子恐怕已遭了毒手。’二人奔河边而来,见清兵围住冯效尧,吕一娘正在拼杀,了因大吼一声杀了过去.清兵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被了因的铁禅杖打得七零八落。
岸边正在激战,清兵前后夹击,占天时地利,众英雄情况危急。了因,吕一娘,吕四娘一齐杀入,清兵抵挡不住,被三人杀散,才把五位豪杰救上岸来。船上清兵铜炮乱放,众人且战且走。了因独自断后,向南门杀了过来。白泰官心中大怒,不官他是官房还是民房,四处放火,城中一片火海。李化鲸的榆园军已从曹州赶到,守军见反贼势大,弃城而逃,东明城就落入了榆林军之手。
义军险胜,冯效尧也有些后怕,全怪自己考虑不周,小看了清军的官吏。有相当一部分汉人官员,已经成为了满清的忠良,满清的足额发饷,也使得过去望风溃逃的汉人军队有了一些战斗力。此战缴获了几十门火炮与大批的器械,赤手空拳的榆林军有个模样了。此战鼓舞了义军的士气,清兵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只要万众一心,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曹仁父,甘凤池等人都负了伤,好在没危及性命,就回到曹县山寨养伤。攻占东明是八月初,全军趁着锐气,攻占了曹州城及周围的曹县、定陶与城武县城,榆林军名声大噪。
其他地区的抗清武装也揭竿而起,如燎原烈火,烧遍了整个山东.清丰、南乐等军事重镇都落入榆林军之手.九月初,榆林军合兵二万攻打巨野。清军加强了城防,城里的乡绅们苦于城破之后,被榆林军抢掠一空,也出钱出人协助清军守城。忠于满清的乡绅以保家卫国的名义组建了民团,与榆林军为敌,他们才是抗清志士们最大的敌人。敌我阵营是很分明的;忠于满清的都雉发易服,脑后拖了根猪尾巴。抗清义士全都是留发复衣冠,被称为长毛贼,见了长毛贼杀无赦。
榆林军缺少重炮,巨野城没能攻打下来。清军援兵陆续赶到,榆林军流动作战,李化鲸率部渡过黄河,袭击归德。形势比冯效尧预想的发展要快,被激怒的汉人们如同**,许多被旗人霸占家园的流民们也都加入了榆林军.他们的口号是;‘打回老家去,收回我祖业’。旗庄里不愿意离开家园,被迫投充为奴的农奴们也动了起来,准备十月一日大举行动,杀死满人主子,打进北京城。
九月中旬,前明副将刘之炳率部起义,加入了抗清大军,包围了兰阳城,开封告急。九月下旬,整个靠近开封的黄河北岸,全部落入抗清队伍手中.山东,河南,河北遍地烽火。清廷震惊了,留守关外的吉林,黑龙江满八旗队伍陆续进入北京,加强警戒,全城戒严,草木皆兵。多尔衮与众亲王陷在山西拔不出腿来,多铎独木难支,只能以杀伐立威。在满人眼中,汉人就没一个可信的,只能用其奔走,绝对不能让汉人掌握实权.此告示以碑文形式竖立于政府六部,汉人官员对此碑侧目而视。这些石碑始终存在,成为祖制.康熙为了笼络汉人,下令将六部碑文用红绸罩上,免得汉人大臣过于难堪.其实哪一个人都心里明镜似的,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十月一日,天德皇帝在曹县正式登基.晋封刘泽清为东平侯,比原先的东平伯又高了一等。谁知刘泽清首鼠两端,只想坐享其成,并不想涉险.嘱咐家人们;不许曹县来的人进入府里,任何人求见,都以身患重病为由,拒而不见。刘泽清的旧部将领秘密北上的不少,他们都被剥夺了兵权,就等着刘泽清一声令下,就杀向北京,与旗奴们汇合.没想到刘泽清听说吉林,黑龙江满兵进了北京,就吓得缩了回去。这是刘泽清的老习惯,遇事先从私利上盘算盘算。事到临头,连侄儿刘之干都不肯见了.刘之干打发妻子陈桂,从刘府后墙头翻了进去,催促其快些颁布行动命令。
十月一日,刘之干率千人攻下了单县.主要将领乃是郑隆芳,姚文昌,这二位原来都是刘泽清帐下的大将.刘之干假扮僧人,千里迢迢将此二位将领从南方请了过来,主持大局.见刘泽清没了动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按原计划采取了行动。刘泽清不动,旗奴们起事群龙无首,分别遭到了血腥的镇压,男女老少被屠无数。如此一来,京城内就没有发动起来,紫禁城内的太监们白白做好了准备,功亏一篑。
刘泽清的首鼠两端,并没有消除清廷对他的怀疑.对刘泽清的秘密控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一次又有了新的证据.刘泽清想要首鼠两端,满人主子也不肯放过了。欲知清廷将如何对待刘泽清这位降将?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