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去宽甸(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事!”李信挥了下手,看见那名问话的亲兵已经吓地再度跪在地上不能抬头,说道:“我家中的确没有其他人了。”
“大人怎能自称‘我’?!”一名亲兵诚惶诚恐地跪了下,说道:“大人已经身为千总,以后万不要辱没了自己!”
李信见那问话的亲兵脸都吓青了,开口道:“但。。。。。。”
“大人!”年岁最大的亲兵见李信想帮那名亲兵说话,还想开口,其他的几人就立刻小声劝道:“军中不能乱了体统,这人还是该打!”
李信本来还想劝劝,但自己不劝倒好,一劝那名问话的亲兵反而又被众人呵斥了一番,顿时也不再开口。
“哥!”
粗布帘子被掀了开来,柳国忠那张瘦脸出现在了几人的面前,柳国忠在操练场选亲兵之前就被金信直拉了出去,直到现在才回了来,没见道李信,问了许多人才寻到这里,见营帐里人挺多,惊奇地瞧了瞧李信。
几名新挑选出来的亲兵并没有见过柳国忠,但是听闻柳国忠喊李信大哥,立刻都站了起来,同时向柳国忠行礼。
“这几个就是大哥的亲兵吧!”柳国忠看到几人向自己行礼,也没多大表示,这时代的尊卑是随着地位自然变化的,李信不清楚,柳国忠年小可是明白的很,一进营帐就找了个离李信最近的位子坐下。
“恩。”李信点了点头,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兄弟,柳国忠。”
“参见二老爷!”几位亲兵讨好地叫道。
“好,好!”柳国忠嬉笑道,然后摆了个面孔,对几人说道:“我哥就我一个家兵,若是你们做的好,以后也可跟我一起。”
家兵?李信听得云里雾里,但是几个亲兵却是乐开了花,刚刚那个问话的亲兵原本就是想问李信是否有家兵,但却被众人喝斥了半天,见柳国忠把话提了出来,一个个立时眉开眼笑。
“好了,好了!”柳国忠根本不给几人开口说话的机会,大大咧咧地让几个亲兵先行出去,几个亲兵这次而来一是为了拜见新主,二就是为了地位的问题,现在两件事都又了着落,立刻欢喜地告退而出。
等到几名亲兵的脚步声远去,柳国忠才回复了小孩模样,见李信纳闷地盯着自己,笑嘻嘻地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包袱放到桌面上,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摸出了一张纸,大声叫道:“哥!发了!”
李信眉头皱了皱,柳国忠自从跟着自己来到宁远后,似乎对于钱财有了一种深深地执着,李信对于柳国忠的这种发展十分担心。
柳国忠轻轻地将那个包袱小心地打了开,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砸碎银色立时落入了李信的眼中,柳国忠还嫌不够,又把手上那张纸铺到了那堆银子上,纸上最醒目的地方赫然写着“一百两”。
“哪来这么多钱?”李信清楚地记得孔有德交给他和柳国忠两人的钱合计不到三十两,这些天用下来也花费了不少,现在不减反多。
“呵呵”柳国忠笑呵呵地回答:“前边设立赌局的时候赢了不少,刚刚金大哥又拿了这一百两说是要孝敬哥来着。”
“哦,那就好。”李信一听到这钱来路“光明”也动起了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他可没有一点要反腐倡廉的觉悟,穷了这么久,有人送钱来,不收那就是装纯了。

“哥,那些是亲兵吧。”柳国忠低头问了句,不安地挠动这两只手,紧张地看着李信,怕李信听不懂,追问道:“俺也想给哥当亲兵!”
“那还跑得了你!”李信撇了撇嘴,如果不把柳国忠放道身边,还真怕被手下几个把总给教坏了。
随后两个月中,李信同属下渡过了友好而又愉快的一段时光,祖大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小舅子被李信顶替而有所不满,相反,对于李信所部的物资调拨都很是慷慨。对于军营里的事情,把总们自知不能阻止李信的渗入,因此也就顺其自然,李信的几名亲兵开始在军营内充当宪兵队的角色,不过李信也一直很小心的没有触及他们的底线,关于军需财务上的事情,双方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及。
不过唯一有所意外的是,李信终究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除了一开始接受了几位把总送来的银两之外,随后的银子都用来改善了士兵的伙食,当然,这件事情李信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几个柳国忠和几名亲兵却也没有保密地必要,在有心人的吹嘘之下,李信头上多了个“爱兵如子”的光环,而在这个榜样之下,几个把总也暂时收敛了一会,军中的伙食比以往也好了许多。
而在军备方面,除了祖大寿极为合作之外,宁远城方面也是尽量满足李信的要求,自从柳国忠一次发现无论李信在军备上提出的要求都会被满足后,柳国忠和金信直开始疯狂地为李信的部队套取装备,盔甲,刀枪,弓箭,只要是能搞到手的都弄到军营里,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能卖,但让士兵们都装备起来看着也是不错的,士兵们也从这些事情当中渐渐觉得自己的上官很有前途,加上李信为将的人品同关宁其他人相比的确好上不少,在不违犯几名把总的前提下,无论是战兵还是辅兵,都真正开始接受李信千总的身份,而不把他当做是摆设。
到了五月,从天启初年开始的辽东汉民大暴动终于进入了一个大**,无数的汉民暴动都正在实施或者酝酿已久,在李信成为千总后不久,毛文龙敏锐地察觉出了这一征兆,刚刚遭受到后金打击的东江镇(注:天启五年正月,后金攻旅顺,明军损失惨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毛文龙决定伺机出击,多次上书孙承宗,希望辽西一线能够在军力上有所支援。
孙承宗考虑到关宁铁骑成营已久,兵势日盛,再加上辽东形势确实大好,终于决定适当地增加对于东江的支援,从关宁铁骑中挑选出精壮之士调往宽甸战场。
这个消息顿时在关宁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人都记起了年初在旅顺牺牲的万余明军,那里面大多都是前几次弛援旅顺的关宁铁骑,现在却一个人都没回来,此次孙承宗欲再调人,各个大营都避之不及,无奈之下的孙承宗只好从各营抽取兵丁,临时组织一个队伍支援东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