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强弓硬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弓是冷兵器时代战争中远距离打击的利器,自从人类开始了战争,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无法替代的。
作为人类发明的第一种专用射击兵器,弓和跟肉搏武器不同,当弓失去箭镞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任何杀伤作用了。
弓的射程是其它武器所不能比的,这种射程为战士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敌人的近战武器发挥作用之前,就伤害乃至杀死对方。从战术上说,弓箭使人类的杀伤范围空间增大,这就提供了创建新战术的可能性并极大的提高了选择战术的灵活性。
自己不冒风险就杀死敌人,是军事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心理上说,弓给予人类不冒风险就杀死敌人的手段。另一方面,没有弓箭的敌人,被伤害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甚至可能陷入还不了手的绝望境地,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到了六月末,蒲元负责研制的轻骑兵用的十字弓和弓兵用的远射弩也研制成功了。
十字弓形体较短,但力量很强,发射初速很快,与普通弓相比,它的穿透力更强,威力更大。
十字弓有一个钢制的比较小但十分坚固的弓架,与箭杆在其顶端部位交叉成十字形状。十字弓有一槽口,用来卡夹弓弦,弓架上有一个发箭扳机。
骑兵无法骑在马上用手力或臂力直接拉开弓,从而产生使箭达到较高初速所需要的张力,因此,十字弓需要采用机械装置来提高弓的张力。
蒲元率领后勤部的研究人员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了十字弓的卷绕机。卷绕机包括一组制作精巧的杠杆和齿轮,用杠杆推动一端装有弯钩的铁齿轴,使嵌齿轮转动,弯钩抓住弓绳并使之绷紧。这种装置既简单又灵便,轻骑兵骑在马上也能使用。样品送到王琦处审查时,连赵雨都能通过卷绕机张开弩弦。
为了提高弓弦的强度,十字弓的弓弦用钢丝绞成。这么一来,由于弓弦的重量几乎跟箭差不多,耗费了的很大一部分能量,对十字弓的射程影响很大,有效射程只能达到200米。不过,考虑到轻骑兵以机动性为制胜的主要因素,发箭的时机要尽量接近敌军,十字弓对于轻骑兵来说,最为着重的是威力,在射程方面就做出了牺牲。
对于专业弓弩手来说,最重要的则是远距离杀伤能力。
汉末,弓箭的最大射程在200米以上,但有效射程只有最大射程的一半或者以下。在两军交战时,弓兵的射击距离不超过150米。这么短的距离,敌人转眼之间就能杀到。两军接战后,再射箭,就只能连自己人一起干掉了。这段时间内,弓兵不过能进行3轮到5轮的齐射。
弓完全要靠士兵手的力量张开弓弦,再用很大的力气保持姿态,等待发射命令,待命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精确性。在放出箭的瞬间,手臂难以避免抖动,也会对射击的准确程度带来影响。
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弓的强度而加大威力和射程,但是弓越硬,所需张力也就越大,弓兵更容易疲劳,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
蒲元针对弓的这些问题,在秦弩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研制出新型的弩。这种弩的最大射程达到7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00米到400米之间。
王琦把这种弩命名为穿云弩,批准后勤部批量生产。同时,弓兵改称弩兵,弓兵师改称弩兵师。
穿云弩设有机械张弦装置,采用和十字弓一样的卷绕机张弦。弩弦张开后,由弩机固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为了增强弩力,在弩机外加装铜廓,然后再装嵌入木弩臂中。
弩与弓的根本区别在于弩不须在引弓的同时瞄准,还可以延时发射。弩弦张开后先扣在弩机上,形成准备完毕的待机发射态势,指挥者可以等到最有利的时机再下达发射命令。
穿云弩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扳机的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避免了放箭瞬间带来的谐振,使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士兵得到命令后扣动称为悬刀的扳机,即可释弦放箭,既可从容瞄准以提高命中率,也可以多弩齐射,形成突发而威猛的袭击。
穿云弩上还安装了类似现代步枪上标尺的瞄准器,称为望山,望山上用于瞄准发射用的刻度共分10度,士兵根据指挥员的命令统一发箭的角度,使箭着点最大程度得以集中。
至于王琦设想的连弩,始终未能研制成功。试制时,不是结构过于复杂,就是体积过于庞大,或者是靠牺牲射程来提高射速。最搞笑的样品虽然完全可以连发,但是复杂无比的结构使这把连弩的射速还比不上手工发射。这些连弩样品无一可用,只好作罢。

王琦看着这些经过实验,证明已经不行的样品,心想:“妈的,看来我还得等到诸葛亮成为我的人,才能造出诸葛连弩来了。”
虽然不能连发,王琦对穿云弩的性能还是很满意的。
在曲梁兵工厂新建立的弓弩分厂里,按照统一的制作标准,十字弓和穿云弩的各部件在各自的流水线上制造,最后在各自的总装车间完成。这么做的好处不但利于保密,而且标准部件可以互换。在战场上,后勤人员可以把损坏的十字弓和穿云弩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另外,在十字弓和穿云弩的设计中,尽量采用了弓弩通用的部件。
同时投入生产的还有经过改良的箭。
王琦根据22世纪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出新型三棱箭头。箭头拥有三个完全对称的流线型锋利棱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低箭在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使箭头顺利穿透铠甲,直达人体深处。箭头还带有倒钩及血槽,使箭射入人体后很难拔出,给敌人带来更大的伤害,杀伤力大幅度提高。
此外,王琦还设计了方镞穿甲箭,箭头为方形,穿透力更强,甚至可以穿透连环铠。不过,这种箭不但重量增大,方形箭镞的空气阻力也加大了,射程只有三棱箭的70%,用于十字弓时有效射程不超过150米,用于穿云弩时有效射程不超过300米。
如果这种弓、弩、箭流传出去,就会让敌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尤其是方镞穿甲箭可以穿透连环铠,更是己方的克星。因此,弓、弩、箭属于绝密设计,兵工厂、钢铁厂的保密工作进一步加强,工厂外围筑了双层高墙,墙外墙内都有士兵昼夜巡逻。内层巡逻兵被授权可以不经请示,直接格杀拒绝接受检查的人或者不能出示有效身份证明而又意图逃跑的人。涉及核心技术的工人的住所都迁到了厂内保密区域,没有后勤部部长或次长的允许不得外出。
根据预算,一把十字弓的造价为10贯,一把穿云弩的造价为5贯,每只钢镞箭的造价为500钱。5个轻骑兵师共需十字弓15000把,造价为15万贯。5个弩兵师共需穿云弩15000把,造价为75000贯钱。加上15万只钢镞箭75000贯钱,一共30万贯。十字弓和穿云弩的量产又使账面上出现了3万贯赤字,好在新车间的预算已经包括在大开发的总预算里,不然,又是一大笔钱。
作者按: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兵器问世伊始,就分为劈刺式和投掷式两大类。史前人类所用的棍棒是最原始的劈刺式兵器,最早的投掷式兵器是人类投向敌人或猎物的石块。
在《圣经》里,就有投石兵在作战阵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记载。投掷石块逐渐改为投掷尖利的棍棒,后来就演变为投枪、标枪和曲形硬木飞镖。弓问世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在发明黑火药之前,它一直是士兵手中基本的投射式兵器。在人类历史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中东、印度和中国早就使用弓箭。在公元十六世纪之前,弓始终是中**队最重要的手提兵器。在既有重装弓箭兵又有轻装弓箭兵的亚述军队中,弓也是主要兵器。
为了有效地使用弓,士兵必须经过反复不断的技术训练,同时,还需要适宜于作战的开阔地形。因此,它成为了一种具有专门技术的士兵手中的兵器。
在十字军东征的几个世纪里,兵器和盔甲有几项重大改进,其中最重要的要算十字弓了。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军队曾采用过类似武器,但很快便销声匿迹了。到了11世纪初期,十字弓重新出现在西欧,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十字军才把它改进成重骑兵使用的战术兵器。十字弓经过不断完善并逐步提高作战性能,在欧洲大陆一直延用到了公元16世纪。1139年,梵蒂冈颁布一项法令,禁止在基督教徒之间的战争中使用十字弓,这就间接证明了它的强大威力。但是。用十字弓对付穆斯林或其他异教徒则被认为是完全合法的,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对使用武器进行限制的法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