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血染倚天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冲在最前面,他看到过河的鲜卑人都倒下了,河南岸只剩下老弱妇孺和失去抵抗意志的鲜卑军人,就下令骑兵减慢速度,逼近鲜卑人。
骑兵们居高临下俯视着在河南岸的几千异族人。鲜卑人在发抖,眼中透露出末日降临的恐惧。他们知道,自己掠食者的命运已经终结,现在自己悲惨的命运已经注定,回到家乡苟活残生已经是不可企及的梦想了。直到这一刻,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鲜卑人才真切地的感受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到了,掠夺的代价就是他们的生命,这代价过于高昂了些。
有一个鲜卑小孩忍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哭了出来。他的妈妈连忙堵住了他的嘴,生怕激怒马上的铁甲煞神。哭声隐隐从手指缝里传出来,慢慢地,扩展为一片压抑的饮泣。
王琦命令大部队打扫战场,他的命令是:“命令各军医务团迅速抢救我军伤员和鲜卑人的战马。死了的异族人和受重伤的一起埋了,记住,让活着的鲜卑人自己动手,要是他们不干,立刻宰了。没受伤的和轻伤的鲜卑人是第1兵团的财产,要是他们不反抗,留着他们,一律送到矿山去挖煤。”
军医和护士接到命令,在士兵的保护下救治伤员。专门训练的仵作也开始为战死的第1兵团军人整容,然后用麻布包裹好遗体,身份木牌上的信息一一登记后,把木牌挂在麻布上。等到在附近买到棺材后,再分别装殓起来。
鲜卑人或趴或蹲,流着血,在一边羡慕地看着医务兵救治伤员。
轻伤员登上驴车、骡车,返回了城南的大本营。经过处置的重伤员和死者的遗体也被抬上车,运回大本营。
在手持刀枪的步兵胁迫下,鲜卑人把重伤的和死亡的族人抬到一起后,开始在他们身边挖坑。有几个鲜卑人妄图趁乱逃命,随即被在一旁警戒的弓兵射成了刺猬。坑挖好了,鲜卑人默默地把死去的族人埋进去。步兵让他们把重伤的族人一起活埋时,鲜卑人开始了骚动。
韩当、郭静一声令下,铁甲步兵抡刀就砍,不肯埋人的鲜卑人立刻倒下了一大片。鲜卑人没有办法,只好把重伤员和刚才被杀的族人一起埋了。
剩下的鲜卑人,大都身负各种轻伤,他们埋葬完族人,茫然地等待着命运之神对自己的判决。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并没有遭到屠杀,相反,留下的医务兵把药物和绷带扔给了这些第1兵团的财产,让他们自己治疗。
一个凶悍的鲜卑人拒绝了医务兵的药物和绷带,狠很地用脚踩踏无辜的药品、绷带。立刻,他被步兵拉出人群,乱刀砍死。其他人再也不敢反抗,默默地拣起药物、绷带,开始包扎伤口。
王琦把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了各军军长助理负责后,率领高级将领们回到大本营。颜良、沮授押着俘虏和缴获的物资,全军渡河。回到河南岸,和赵云会合后,大家一起返回大营。
次日上午,在中军帐前搭起了一个临时审判台。审判台上,王琦居中而坐,众将在他左右就座。王琦告诉赵雨说,要吊死鲜卑人,吓得赵雨没敢跟来。
审判台后,凤凰旗和黑猫旗迎风飘扬,后面是赵云和三位军长的将旗。对着审判台的,是一排绞刑架,杀气腾腾的刽子手已经待命。
十几个被俘的头领,被五花大绑带到了台下,踢倒在地,准备接受王琦等人的审问。经过审问,知道了这些鲜卑人是拓跋鲜卑的一个部族,归檀石槐管辖。部族大头领已经战死,现在这些俘虏中地位最高的是该部族的一个长老。
审问时,一个鲜卑骑士不服,道:“你们汉人奸诈得很,藏起来,我们没有准备,你们不是武士!”
王琦突然想到蒲元说他的倚天剑未饮人血的话,心想:“剑啊剑,今天让你开开荤!再说,我也得历练历练,多点煞气。”
王琦拉出倚天剑,走下帅台,典韦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王琦走到那鲜卑武士面前,围着他身边转了一圈,突然一剑刺在那鲜卑人的腿上。
那鲜卑人狂叫一声,拼命挣扎。这也是王琦第一次对活生生的人使用暴力,王琦心脏狂跳,努力使自己尽量平静。
王琦道:“这里,是大汉天下,你来干什么?”
那鲜卑人忍痛道:“我们鲜卑人眼里,没有什么大汉天下,到处都是我们鲜卑勇士的猎场。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要抢你们!”
王琦冷笑道:“你们这些蛮横的家伙,横行抢掠,无非仗恃着仗着骑术精良,今天我大汉天兵就要就给你个厉害尝尝。”说罢,挥动佩剑,无声无息地砍断了那鲜卑人的一条大腿。
在那人的嚎叫声中,王琦大声道:“既然你们认为谁厉害就可以去劫掠别人,我告诉你们,我大汉精兵比你们厉害得多!”
王琦决心拿这个异族开个头,杀个人,一剑砍在那鲜卑人的脖子上,头颅落在地上,那人轰然倒地。

王琦高高举起滴血的倚天剑,指天狂喊:“四方蛮族,若有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在场的第1兵团将士热血沸腾,一起举起兵器,大喊道:“若有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血顺着剑柄滴在王琦嘴边,王琦伸舌头一抿,一股血腥气冲来。王琦忍着呕吐的感觉,回剑入鞘,狠狠地瞪着其他俘虏。
王琦把这些鲜卑头领逐个看了一遍,下令除了那个长老以外,全部绞死。
看着绞刑架上摇摇晃晃的族人,大长老吓得小便失禁,瘫倒在地。王琦下令把大长老松到俘虏营监禁,然后和众将回到中军帐开会。
此战的统计结果已经报送到了中军帐,摆在圆桌上每个人的位置,等众将审阅。这一战,第1兵团有阵亡442人,重伤无法治愈者472人,轻伤者超过2000人。死伤最多的是第4军的步兵,以下依次是第1军的步兵、第1骑兵师的骑兵,第3军则伤亡甚微,弓兵毫发无伤。
鲜卑方面,12000骑兵有7000人阵亡或重伤,都埋在了坑里。随行的7万家属中,有2万多人来不及渡河,其中被第3军屠杀了1万多人。俘虏一共有65000人,以老弱妇孺为主。
此战中,第1兵团最大的收获是马匹。在战斗中,鲜卑骑兵骑着的战马有一半死于当场,活着的也大多带伤。没受伤的和轻伤的战马被围了起来,兽医已经在为伤马治伤。因为鲜卑骑兵习惯每人带好几匹马,这次第1兵团一共缴获优良战马21000匹。
后勤部预先征召了大量的屠夫和伙夫,这时忙着杀掉重伤的战马,把死马肉腌制成咸肉,储藏起来,当作过冬的军粮。鲜卑人的随身财产,包括金银财物,服装织物、车辆帐篷、牛羊、车辆、武器等的数量还在统计。
众将看完战报,开始总结此战的经验,商量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各人汇报了自己率部作战的具体经过,颜良也报告说自己没有渡河列阵,而是在河北迎敌。赵云询问颜良这样做的原因,颜良回答道:“不等敌人全部渡河,敌人的前军就已经被我军消灭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定往回跑了。到时,河两岸一片混乱,如果一定要按原计划,我军就会无处列阵,只能和敌人混战一场。因此,我军先杀光北岸抵抗的异族人,在北岸列阵。为了留住敌人的马,我军还给敌人在岸上留下了30米的空间,让他们的马上岸后才动手。”
王琦点点头,赞许道:“维文做得对,能随机应变,我很高兴。”
颜良老脸通红,嗫嗫道:“主公……这都是高参的主意,我……”
大家不由得一阵大笑,然后继续总结。
伤亡现象主要出现在两军相交后,死亡者多为钝兵器击中头部造成。为此,众将通过研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大弓箭的射程,研制能减轻钝兵器伤害的头盔。此外,步兵标准长矛的长度改为4米长。
在战术运用上,大家一致认为重装步兵方阵的防守战术对付鲜卑骑兵效果不错。用步兵方阵和骑兵对攻,杀伤力虽有提高,但己方伤亡也大,应该避免再次使用。至于骑兵作战的阵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于下一步的作战方略,大家意见很不统一。
颜良、典韦、杨修建议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按照预定计划,打到弹汗山去,抄鲜卑人的老巢。
赵云、沮授、高顺、程普不同意继续战斗,认为步兵方阵虽然可以用防守阵式对付鲜卑骑兵,但是在弹汗山一带聚集了数万鲜卑士卒,无法单独击破,更无法形成包围,远路攻打弹汗山,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大家争论了一阵,慢慢地停了下来,望着王琦。
王琦道:“我们的战士,是我们最宝贵的财产。以后要争霸天下,正要依赖这些战士。这次我们远征鲜卑,目的是掠夺。现在,我们抢了异族2万战马,6万多奴隶,还有不少辎重、钱财,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如果我们继续进军,鹿死谁手,实属未知。况且,即使获胜,也不免损兵折将。因此,我决定,回军冀州,继续扩军、练兵,再图大胜。”
接着,大家还商量了记功办法,决定设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对立功者,不但颁发相应的勋章和证书,还分别发放奖金3贯、2贯、1贯铜钱。本次战斗,共有5000人获立战功,共发放了1万贯钱奖金。
作者按:清末著名蒙古史学者沈曾植经过用鲜卑语和蒙古语相比较之后,认为“蒙古语与鲜卑语相去无几”。从地域上看,鲜卑起源于今额尔古纳河东南的大鲜卑山,后来的活动地区也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可见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大漠南北的很多民族都使用它,现在的蒙古族语言就源自东胡语言。
为行文方便,文中汉人和鲜卑人对话时没有请翻译,请各位方家不必深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