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满江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修本舌辩之士,这次一上来就被大家抢走话题,心有不甘。他看在座各人,典韦身份不低,却始终一言不发,又见典韦面相粗豪,不似能言之人,就想从典韦那里来个突破。于是,杨修对典韦道:“各位将军之言,修受益不浅,还请子长将军教我。”
没想到典韦闻言,想也不想,大声道:“韦粗陋不文,责在保护主公,无以教太守。韦只知主公若有不测,则天下危殆。故卫护主公之责,重于泰山。主公安,韦则建万世之功。”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这一席话让杨修吃了第六惊。他本想在典韦这里扳回一着,没想道王琦早就料到杨修必会针对典韦发问,早就让高顺编了这一套话,叫典韦记熟,果然收到奇兵之效。
趁着杨修一时失神,颜良开始炫耀王琦大军的厉害,把骑兵、步兵、训练兵的厉害足尺加三,讲了一遍。
杨修缓过心神,他可不知典韦就会这么一句,只当各位将军口才超人,就想拿侍立在旁的令狐翀开刀。不料,令狐翀竟不答应。杨修不知所以,望向王琦。
令狐翀这招,王琦事先却无准备,见令狐翀不答话,也觉得奇怪,随即对令狐翀道:“太守问话,不可不答。”
令狐翀这才恭恭敬敬地对杨修道:“主公与众位将军在此,焉有属下说话之地。况属下资质鲁钝,恐言语不当,有损主公令名。还请太守谅解。”竟然识破了杨修之计,来了个一口拒绝。
杨修再吃第七惊,万没想道王琦将军厉害,低级军官竟然也有如此见识,一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王琦见状,知道时机也差不多了,遂长吟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杨修只觉得耳朵“嗡”的一声,热血直冲到头顶。杨修本来单眉细眼,貌白神清,现在变成双眼大睁,满面通红。
这句武穆千古名句让在座各人热血沸腾,赵云道:“主公,斯言壮哉!”
王琦又语重心长地对杨修道:“德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在22世纪,当属盗版,在三国时代可是王琦原创作品。
杨修一天吃了七惊,又听赵云等人“主公主公”地叫个没完,心里实际上已经默认了这位神奇的主公,再加上这时王琦说出来《满江红》中的绝句,正是恰到好处,一时无法克制,脱口而出:“主公,修不才,愿为主公效力!”
王琦的一番心血终于没有白费,心里都乐开了花,不过脸上还得强忍着,尽量平静地道:“德祖大才,又为朝廷太守,今归于我,必可为我臂助,德祖亦可为少将。”
杨修军服早就穿上了,事已至此,欣然领命。
然后,王琦使个眼色,赵云等知机,纷纷告辞,连典韦都退到了门外。
既然已经是自己人了,王琦自要以诚相待。王琦精辟地分析了他“夜观天象”看出来的天下大势,坦白地告诉杨修虽然自己胸怀大志,但没有落脚之地,难以发展,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为了招揽杨修设下的种种计谋都告诉了杨修。
杨修被王琦“夜观天象”所震慑,为王琦分析局势之明白而折服,为王琦的坦诚而感动,虽然多少有些中计的羞愧,但也算不了什么了。
为表示忠心,杨修表示要把常山郡所辖士卒共7000人都交给王琦。王琦也没客气,马上表示接受。
随后,王琦指示杨修道:“德祖,这些常山士卒虽然全交给了我,但表面文章还得另做。表面上,我率军投入常山郡,所部编为官兵,你委派我训练士卒。实际上,你把全郡士兵集结起来,除了留些老弱残兵维持地方治安以外,全部拉到此处,重新整编、装备,练成精兵。”
杨修军装也不脱了,直接回到太守府,命令常山郡辖下各县将大多数士兵调到真定轮训。杨修又行文冀州府衙,申请任命王琦、赵云、颜良、张郃四人为常山郡都尉,负责训练常山郡士卒。
半个月后,冀州公文到了,任命四人为都尉。各县的士兵共6000多人陆续到达真定,赵云的庄院装不下这么多人了,王琦干脆正式接管了常山郡的官方兵营,把全部部队移到那里。
与此同时,赵云直属的采购部队也成绩斐然,保证了制造兵器的原料供应,。为了部队早日全部装备上连环铠,赵云大量招聘铁匠,要求也降低到只要稍有经验就行。
随着骑兵团的正式成立,骑兵装备的现代化摆上了日程。对骑兵装备的改革主要有战马用的连环铠、马刀、马鞍、马镫、马蹄铁。
骑兵作战跟步战、车战完全不同。快速运动中的骑兵,做出战术动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骑兵作战时,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这样,剑具有的刺击功能发挥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而两面的刃只能有一面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用马刀劈砍敌人,成为最有效的战术。

根据这种理论,王琦参考22世纪博物馆里陈列的20世纪骑兵马刀的样式,设计了马刀,开始批量锻造。王琦设计的马刀长1。3米,刀身狭长,弯脊,有尖锋;刀柄与刀身之间是大面积圆形护手,用来保护骑兵的手;刀柄末端有环,用来在作战时把马刀绑在骑兵的臂上,以免马刀失手掉落。
根据王琦的计划,未来大军团作战的王牌是骑兵。骑兵第一轮攻击是长矛刺击,巨大的反作用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骑兵撞下马。为了保持持续的战斗力,必须让骑兵始终骑在马上。为此,王琦改良了马鞍,在马鞍两边安上环状皮带,绕过马腹,把马鞍固定在马身上。马鞍改用木头骨架、皮革、棉垫复合制成,的前面和后面翘起,成桥形,使骑兵能更稳妥更舒适地骑在马上。马鞍上安装了挂兵器的架子,让骑兵在行军或用马刀格斗时可以挂起长兵器,称为得胜勾。马鞍两旁配备了马镫,骑兵双腳踏在马镫上,容易保持平衡,在冲锋中双手更容易挥动兵器,既可以借力,又可以利用马镫敲击马腹来控制战马。
一匹战马训练不易,成本高昂,但马蹄一旦磨损,战马就会变成瘸马。为了保护马蹄,王琦让铁匠锻造马蹄铁和专用铁钉,给战马安上铁蹄。
其实,目前的骑兵只能算是轻骑兵,按照王琦的规划,以后要建立装备金属板甲、金属头盔、骑兵长矛的真正的重骑兵。但是,以现在的骑兵训练度和战马的水平,建立重步兵部队还有待时日。
不过,王琦深信,马鞍、马镫、马蹄铁都完备时,骑兵就会成为驾驭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力量。有了这些辅助装备,重骑兵早晚会建成。
除了对骑兵装备的改革,重步兵的装备改革也在同时进行。按照王琦的构想,重步兵的标准装备要包括连环铠、长矛、刀或剑、盾牌。这些装备如果全部自己生产,产能明显不足,只好在市面上采购,先凑合着用。
王琦对赵云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武器工业。”赵云当然听不明白,于是,王琦就这些高深名词详加阐述。赵云领会了王琦的精神后,深以为然,随即加派采购队伍,以班为单位,四处采购。
为了防止经手人员从中取利,王琦再三叮嘱赵云一定要加强对账目的核查,所有涉及钱财支出都要至少安排两个人一起办理。
采购目录主要内容包括:为了保证连环铠和新式骑兵装备的制造,需要大量采购铁矿石、木炭。为了组建完全建制的骑兵团,需要采购大量马匹,赵云特别下令,可以高价买马。
士兵日渐增多,冬天就要到了,需要大量储备粮食、蔬菜、草料、柴禾。同时,这支采购队伍还要尽量多地招募新兵和铁匠。
通过成本核算,一件士兵用连环铠为5贯钱,一件马用连环铠为15贯钱,一把马刀为20贯钱。一匹马价格不等,平均算起来也得30贯钱,喂饱这家伙一年得2贯铜钱。
在东汉末年,只有上层社会和富裕人家才一日三餐,普通百姓只能一日两餐,以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习惯。早餐称为大食,因为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吃的多些。下午再吃一顿,称为小食,因为就要天黑了,不用再去劳动,所以吃得少些,饿了就忍着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王琦为了保证士兵能够全天参加高强度的训练,也为了最大程度地鼓舞士气,给士兵每天开三餐,而且尽量加强营养。按这种“奢侈”的吃法,一个士兵每年的伙食费要2贯铜钱。
按王琦的计划,第一步要拥兵万人,其中骑兵1000人。这就得造兵甲1万件,马甲1000件,马刀1000把。
粮食、辎重不但要供给当前消耗,按王琦的要求要达到一年的储备。再加上军饷、军装和买马花出去的钱,王琦大约得花出去20万贯钱,这相当于王琦全部身家的七分之一。扣除已经花出的钱和准备花的钱,王琦还剩下的家底折合130万贯钱。
王琦志在天下,这些钱虽然流水也似地花出去,王琦眉也不皱一下,倒是步步紧跟的典韦替他舍不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