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常山太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光和三年十月,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同时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着,王琦得以把精力转向了战略方面。
自从来到三国时代,王琦就决心一统天下,一个稳固的基地对于迈出统一大业的第一步是必不可少的。王琦想来想去,下定决心先从就近的常山郡开始下手。至于采用什么方法,王琦想到了在自己来的那个时空里,官商勾结,互用互利的手段,认为不妨拿来一用。
一问赵云,王琦吓了一跳,常山郡太守居然是杨修!
杨修,字德祖,乃太尉杨彪之子。太尉可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啊,那杨修既为太子党,想来必然目空一切。杨修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乃舌辩之士,自恃其才,小觑天下英雄,这样的人可不好对付。
王琦下定决心,杨修再难对付,也要把他拿下,否则还谈什么称王称霸!
对付杨修之策,王琦定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要把杨修收服,让他成为自己的手下。中策是收买杨修,和他互相勾结。如果杨修只是有才学而没有小聪明,就难办了。下策则要挟、绑架甚至杀杨修以代之,直接接掌常州郡。这样做有两个危险,一是常山郡的官员和武装力量不易接管,二是杨修的后台可是大佬杨彪。
第一步,王琦让颜良、赵云带着厚礼,先后去拜访杨修,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杨修身为地方长官,对眼皮下面出了王琦这么个人物,招兵买马地干了个不亦乐乎,早就在关注中,这次颜良、赵云声称奉王琦之命前来拜访,焉能不见?再说,颜良、赵云毕竟是本郡士绅,杨修虽然瞧不起武人,但怎么也得顾念乡土情分,况且两人也不是空手而来,当然更要热情款待。
颜良、赵云按照王琦的叮嘱,言谈之间使出吃奶的力气捧杨修,专捡杨修爱听的话说,得到机会更要不断渗透,让杨修知道王琦乃当世英雄。
颜良乃一勇之夫,言语之间虽然不是那么到位,但诚挚无比。以杨修的聪明劲儿,唠了几句话,就明白了颜良的为人,对颜良的话并无怀疑。
等到赵云来访,杨修一见之下,见赵云虽然年轻,但英华内敛,以杨修的眼力,当然看得出来赵云来日发展不可限量。谈到主公时,赵云一字一句都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让杨修对王琦更是刮目相看。
又过了几天,张?高冠儒服,带着王琦亲自精选的不但贵重,而且适合于杨修文人身份,让杨修看了想不喜欢都难的礼物登门拜访杨修。以儒学修养而论,张?和杨修确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好给了杨修显示自己才学的空间,也让张?有机会在这个空间里颂扬王琦。另外,王琦还交给张?一个任务,就是深入了解杨修的水平。
这三个人的来访,充分挑起了杨修对王琦的好奇心。自从张?走后,杨修就盼着王琦亲自登门。可是,几天过去了,王琦始终没来。杨修很想去找王琦,可是觉得自己是一郡之长官,不好意思主动登别人的门。
等啊等啊,王琦没有等来,赵云倒是来了,来替王琦邀请杨修到赵云家里参观士兵演练,并研讨典籍。杨修本来就想去,当下借这个台阶答应下来。
到了约定的日子,杨修身着官服,带了100名卫兵,摆齐全套太守仪仗,准备出发。
出得府门,颜良率50名士兵在门外等候,领着杨修一行人等往赵云家。
出得城门,高顺领着150名士兵等着他们。颜良一到,两人带的200名士兵迅速合在一起,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高戒备程度行军的要求,在前面引领。
其实,从这时起,王琦就开始向杨修展示他的队伍了。杨修骑着马到无所谓,他的人几乎跟不上颜良和高顺队伍的中速行军。高顺控制住速度,让杨修的人既累得半死,又刚好不被丢掉。
到了赵云家,杨修吃了第一惊。原来的院子已经被整齐排列的帐篷所包围,赵云的家变成了军营。
赵云站在辕门外,等候杨修。杨修本来不想下马,见赵云站在路中间,没有请自己骑马入营的意思,只好下马,和赵云见礼。
两人寒暄几句,赵云道:“我家主公在演武场等候,太守请。”说完,在前面领路,走入辕门,高顺也领着双方士兵鱼贯而入。
原来的练武场在赵云家院里,现在已经不够大了。新辟的演武场在辕门和赵云家院子之间。演武场上搭了一座将台,将台上立着一根旗杆,旗杆上一面绣着火凤凰的黄色军旗猎猎飘扬。王琦穿着连环铠,在台下等候,这怪异的装束让杨修吃了第二惊。
见杨修走过来,王琦抢上两步,躬身道:“太守驾到,琦深感荣幸。”

杨修还礼,道:“蒙崇德公盛情相邀,修亦感荣幸。”
王琦没有继续说客气话,道:“请太守登台。”说完侧身等候杨修登台。
将台挺高,台阶修得很陡,而且没有扶手,杨修只好小心翼翼地慢慢走上去。王琦、赵云随后登台。
台上,支着一把伞盖,伞盖下铺着席,摆着矮几。上台以后,王琦和杨修落座。赵云也穿上了连环铠,手持令旗,站在一旁。
得到王琦允许后,赵云挥动令旗,开始阅兵。
这次检阅部队,是这支部队第一次受阅。王琦要通过这次阅兵,检验训练成果,更要在杨修面前显示实力。
这时,连环铠已经足以装备包括训练团在内的每个士兵,所以,受阅部队都直接把连环铠穿在外边,不再外罩皮甲。
首先通过将台的是颜良和他的225名骑兵。颜良高举大刀,独自在前,后面是排成15×15的骑兵方阵。颜良和排在方阵外围的骑兵,战马上也已经装备了连环马铠。
颜良领着骑兵慢速通过将台,渐渐走远,将台前却没有士兵继续通过。杨修心里奇怪,不明所以,也不好意思问王琦,只好伸长脖子往骑兵走去的方向看。
远处,骑兵队伍转了过来,重新整队。然后,在颜良的带领下,骑兵开始一排一排地启动,逐渐达到冲锋速度。骑士们挥舞着武器,以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掠过将台,杀声震天,蹄声隆隆,尘土四起。
半晌,骑兵再次远去,尘土慢慢平息,吃了第三惊的杨修也暂时平静下来。
张?带领步兵上场了。张?身处方阵之中,1000人的队伍排成宽40人,纵深25人的方阵,演练擒敌拳和破阵刀、冲锋剑。演武场上,众人鸦雀无声,只有甲声和拳风、刀风、剑风混在一起的慑人声音。
杨修虽然出身簪缨世家,自小见惯了武人风采,但从未见过这样的铁甲雄师,于是,杨修吃了第四惊。
午饭后,吃了四惊的杨修来到客厅,准备和王琦研究典籍。实际上,杨修更想借此机会在文这方面压倒众人。
赵云、张?、高顺、颜良、典韦全部到场。王琦和杨修先自我介绍,王琦接着把高顺、典韦介绍给杨修。大家落座后,令狐?照例在一旁侍立。
大家全部身穿新式作训服,脚穿皮靴,不佩刀剑,赵云等还佩带着将军军衔,各人英姿飒爽。这等奇装异服让杨修吃了第五惊。
大家介绍完毕,杨修也顾不上研究典籍,先要研究军装。王琦早有准备,叫令狐?呈上一套军装,让杨修试穿。
杨修喜出望外,也顾不上客气了,就在客厅更衣。军装穿上后,长短肥瘦,无不合身,连皮靴都恰到好处,简直就像为杨修定做的一般。实际上,这套军装确实是给杨修定做的。
杨修穿戴整齐,走了几步,洋洋自得。杨修刚想道谢,猛见自己的穿着和在座的王琦的手下一模一样,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堂堂太守,这岂不是也变成了王琦的手下了?
杨修连忙咽下道谢的话,就想换回衣服。但令狐?早就知机地把杨修的衣服抱走了。杨修一时无法,也不好明要,又见大家脸上也没有嘲笑的意思,略一沉思,坐了下来。
杨修重新落座后,王琦道:“太守光临,琦不胜荣幸。久闻太守博学,愿恭聆教诲。”
杨修连忙谦逊了几句,就想言归正传,开始研究典籍。
可是,赵云接过话茬,又是一顶高帽飞来,道:“太守身着戎装,于儒雅中更见英武,果然气概非凡。”
杨修听赵云把这种毫无防御力的衣服称为戎装,心中奇怪,不由得向赵云发问出来,由研究典籍改为了继续研究戎装。
于是,赵云就把王琦军队的建制、军装、军衔、单兵装备等一一和杨修讲起,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杨修听得津津有味,连自己也肩扛一颗金星,无形中变成了王琦手下少将都忽略了。
赵云讲完,高顺接过话题,开讲主公的雄才大略。考虑到杨修毕竟是朝廷官员,涉及到称王称帝一类的话题一概用词隐讳,一语带过。高顺为人沉默寡言,这一番话说来,更是字字千钧。
接着,张?接过接力棒,开始和杨修研究典籍。不过,张?引经据典,开始追忆历代英雄,转弯抹角地不断暗示杨修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能仗父辈余荫,要志在千里,跟随明主,成就功名。
作者按:汉代武官多以尉为名。国有太尉,掌武事。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