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黄巾余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年底,王琦治下的冀州、青州、幽州、黄州、东州一片升平,政清民和,国库殷实,粮草充足。
因此,王琦颁布命令,让财政部给所有官兵发放年终奖金,让大家过一个富足的春节。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春节到了,得到了奖金的官兵们轮流放假,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和往年一样,庆祝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
春暖花开时节,“冀州号”在近海多次试航,修正了多处缺陷后,离开了烟台港,开始了首航,顺利到达了大连港。随船带去了大批青州生产的粮食,经过大连港、沈阳府中转,用来补充东州和黄州的军粮。然后,在烟台造船厂,新的船坞和新船都开始了建造。
五月,黄巾余部郭太在并州西河郡的位于黄河岸边发白波谷起事,号称白波黄巾军。
白波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很快成了气候,郭太率领大军,向北进攻并州太原郡,向南随时可以越过黄河,进逼司州。
在荆州的张曼成所部黄巾军,已经被官兵压得喘不过气来了,白波军的重新崛起,好似给张曼成带来了一剂春药似的,让他重新焕发了斗志,居然和官军又打了个难解难分。
为了剿灭白波军,灵帝命令时任河东郡太守的董卓率兵围剿。
以董卓的力量,这时要是认真执行皇命,尽心尽力去剿灭白波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时的董卓也认识到了汉朝天下已经是朝不保夕,犯不上为灵帝卖命而损伤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马。
因此,董卓接到灵帝的旨意后,自己根本没有动弹,只是派遣手下大将牛辅,带领着一些训练不足的生手,去找白波军练手。两军交战,董卓的部队既胆怯,数量上也不占优势,再加上牛辅也比草包强不了多少,自然是大败而回。
郭太打了胜仗,更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雄心勃勃地要完成张角未竟的事业,决心要打倒京城去。
在冀州游荡的张角得到消息后,就想赶往西河郡,和白波军会合,继续实现他的理想。可是,张角红透半边天的时候,郭太根本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张角那时根本就没有拿正眼瞧过他。这时张角寄人篱下,郭太可是手握十数万大军的统帅。虽然郭太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声称是继承他张角的事业,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他郭太实在和张角鼎盛时期的正宗黄巾军没有什么联系,郭太不过是借助黄巾军和张角的赫赫威名蛊惑众人而已。
因此,张角也没有贸然亲自前往,而是派遣心腹,去找郭太,先了解郭太的想法再说。
郭太接见了张角的使者,详加盘问,确认了使者确实是张角亲自派来的。接下来,郭太却大为犹豫。
郭太深知,自己的威望实在无法和张角相比。一旦张角来到白波军中,自己只能把大军的领导权交给张角,自己能坐上第二把交椅已属不易。可是,郭太起事除了冒用了张角的名义外,一分一毫也没有得到张角的帮助,现在要他让出已经到手的大权,郭太实在是不甘心。
思前想后,郭太交来张角的使者,告诉使者说他根本不相信大贤良师还健在,让使者回去转告假冒者,不要妄想窃夺白波黄巾军的军权。
按说,张角的使者已经完成了任务,应该回去禀明张角了。可是,这位使者对张角奉若神明,在他想来,郭太本应该听说大贤良师尚在,立刻焚香顶礼,恭迎张角来军营。现在,郭太口出大不敬的言语,他怎能忍得住,竟然大骂郭太忘恩负义云云。
郭太一边听着使者骂街,一边想着怎么办。郭太筹划已定,命人把使者捆翻在地,割去了他的舌头,命人押送他到了冀州边境后放掉。
使者见到了张角,满面流泪,只能张开嘴,让张角看他嘴里的惨状。张角看到自己的使者遭受了如此酷刑,默默无言。张角明白郭太的意思是不肯拱手让权,也知道自己已经再也无法和天下英雄争霸了。
同时,董卓的败报也传到了京师,灵帝深为惊恐,不知所措,只得命令现任河南尹的朱儁率兵出征。可是,朱儁也学精了,就想呆在辖地纳福,根本不愿意带兵到战场上玩命。虽然朱儁还不至于明着抵抗皇命,但是,他老人家自有他的磨蹭办法,不是身体欠佳,就是将士不全,要不然粮草缺乏,总之就是不出兵上前线。当然,朱儁也不是一味拖延,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学会了结交宦官,金子不断地送到大宦官手里,他出不出兵也就无所谓了。
朝廷迟迟没有援军,并州的局势日渐危殆。郭太的白波军席卷并州,各地的官员、地主、豪绅都深受其害,打又打不过,只好逃命。

冀州既离得近,又是太平福地,因此,很多难民都把冀州当成了逃难的首选。不过,当有钱人携带着金银细软逃到冀州边界时,他们吃惊地发现,那些饥寒交迫的难民很受欢迎,很容易就被允许进入了冀州,他们这些有身份的人却不但根本没有什么额外的待遇,官员、地主们还必须交纳携带的财物的四成的入境税,才能进入冀州。
一开始,大家还能挺住,有些人还转头返回,或者绕过冀州,往司州、兖州等处逃亡。可是,随着白波军势力越来越大,不进入冀州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随着舍命不舍财的家伙的人财两空,大家只好咬着牙,拿出多年盘剥来的钱财买命,进入冀州。
当然,边界线那么长,总有私自进入冀州的。但是,所有的冀州平民都已经登记造册,各村的村长对本村的百姓都很熟悉,平民们也都有一种冀州平民的荣誉感,一旦发现外来者,都会立刻报告官员,卫戍部队马上会赶来调查,发现私自入境的则会立刻处理。再说,私自进入冀州的,难免形迹可疑,遇到检查时,没有身份证,立刻原形毕露。确实是走投无路进入冀州的,也无所谓。一旦发现为了节省钱财而潜入冀州的,最少会被没收一半财产,敢于抵抗的则轻则入狱,重则当场杀掉。
王琦这么做,目的是避免外来的势力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冲击。另外,通过敲诈进入冀州的富人,既可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也可以补充财政费用。
至于为什么只征收富人的高额入境税,穷人则免征,王琦是这么解释的:“这些有钱人,和平时期不来我们这里,战乱一起却来了,凭什么要让他们享受我们的安宁?因此,他们要交税。至于穷人,他们来了,立刻能成为劳动力或者后备军人,没必要征税。再说,他们有钱交税吗?”
这样一来,并州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入了冀州。其中,如王琦所说,青壮年成为劳动力或者后备军人,其中的大部分则直接派到东州、黄州去垦荒。有钱人进入冀州后,先要交税,剩下的钱也要消费在冀州。无形中,并州的战乱确实给冀州经济增添了一定的活力。
不管是花钱的富人,还是不花钱的穷人,进入冀州后,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用不了多久,就能拿到身份证,成为冀州平民。
大批人员的外流,给郭太的白波军带来的却是负面影响。虽然还是草寇,但白波军毕竟属于军人的范畴,需要有人供养。大部分农民逃亡了,少部分农民加入了白波军,谁还去种田?没有人种田,这些白波军吃什么?
在并州劫掠到的粮草很快就会告罄,没有远虑的郭太现在愁得眉头紧锁,却缺少应急的良策。郭太的狐群狗党们也都是酒囊饭袋,谁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目前,郭太或者进入冀州或者黄州抢掠粮草,或者南下闯入司州,要不然就得留在并州,巩固基地。冀州、黄州是王琦的地盘,郭太实在是没有胆量去。司州是京畿要地,郭太也不敢招惹。留在并州吧,郭太又缺乏曹操那样的魄力去屯田。总之,郭太虽然起事了,但显然是虎头蛇尾,眼看着军粮将尽,却依然是一筹莫展。
就在郭太的拖延下,时间飞逝,转眼之间,秋风已至。
军粮是已经吃完了,白波军只能靠草根、树皮为食。所有的牛羊鸡鸭早被杀光了,有限的战马也不幸成了果腹的食物。士气早就成为了奢侈的名词,为了半碗饭,白波军的士卒都会拉出家伙拼命。根本不用征剿,白波军眼看着就被饥饿所彻底击败。
终于,在深秋到来之前,白波军四分五裂了。
有的杀向冀州,很快被早就陈兵边界的陆军正规军杀得干干净净。
有的冒险逃入了黄州,死在柯忠所部手里的算是幸运的,更倒霉的误入大漠,渴死在茫茫沙海里。
勉强留在并州的白波军什么都吃没了,只好吃同僚的尸体,或者干脆找弱者杀了吃肉。
进入司州的也没有好下场,汉朝仅存的一点精锐部队都在司州,这些快饿死的乱军死得都很惨。
白波军的起事,除了让王琦得到好处以外,还给丁原带来了大好的机会。
丁原时任司州河内郡太守,见有机可乘,尽起河内郡驻军,让手下大将吕布带领,杀入并州。
白波军本来就军心涣散,吕布杀到,谁人能敌?随着郭太被吕布刺死于戟下,白波军归降了吕布。
丁原遂大量迁徙河内郡人口到并州,并整编白波军残部,整顿并州政务。同时,重贿朝中宦官、大佬,被封为并州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