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师安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呵呵,今天战果不错,推荐票和收藏点击都挺好的,在新书潜力榜上又前进了几名,笑三浪在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了。所以决定,今天再爆发一章,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呀!)
一天后,韦俊为翼王(虽然此时洪秀全已经册封石达开为义王,但是石达开并未接受,所以依旧称翼王)石达开鸣不平的奏章送到了天王洪秀全的书案前,上面还有着韦俊所部扬州城下所有将官的联名。
洪秀全越看,越想越生气,突然狠狠的一把抓起韦俊送来的奏章,有力揉成一团,又狠狠的扔了出去。大声道:“真是不识抬举的东西。本来还想重用你,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大胆,如此不聪明,竟敢为石达开那个逆贼求情。我倒是给忘了,这两人几乎一直都是合穿一条裤子呀。早知道当时处理韦昌辉时就应该把他也给杀了,我那时候怎么会鬼迷心窍就听了石达开的把他给放了呢?韦家的人,没一个好东西。”
“我要把你们全都杀了,全都杀了!我是天王!我是圣子下凡!你们一个个竟然都敢违抗我的命令,石达开,韦俊,我一定要把你们全都杀了,杀了......”洪秀全声嘶力竭的大声吼道。
良久,他才渐渐平静了下来。看来石达开和韦俊都跟自己不是一条心,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放心。于是他又飞快的拟了一道旨意。
提拔赞天义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成为又正掌率,李秀成为副掌率,顶替安、福二王被罢免后朝中的空缺,代替安、福二王执政。同时,又给李秀成下了死命令,让他迅速收复高桥门、龙脖子等天京外围要地,解除清军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威胁;又下密旨让陈玉成率部速来天京,准备让他取代韦俊,做江北太平军的总指挥,围攻扬州。
一定要把全灭江北大营这个大功交给自己的心腹,再也不能让韦俊之流心怀二志的人立此大功了。同时,洪秀全还下旨严词斥责了韦俊,要他专心军务,勿干他事。还要他暂缓进攻,原地待命。
此时再回过头来说说石达开部。他自9月向天王献了求援天京之计,向洪秀全再次示好后,就率领所部在江西战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一月之间,克乐平,万年等县。正当他准备再接再励,继续进攻时,又突然传来了洪秀全降其封号的旨意。石达开又一次失望了,他好狠,狠自己太天真了,早就看清了洪秀全是什么人了,没想到自己竟然还对他心怀希望。本想就此彻底断绝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但太平天国毕竟凝聚了自己太多的心血,就算对洪秀全彻底失望了,可太平天国还是要帮的。
于是,石达开便驱逐了洪秀全的使者,以示与其彻底决裂之意,但依然在江西各地转战,牵制湘军主力。
11月上旬,连续几件大事传到了天京,一是南线的李秀成部,在洪秀全的严令下,不顾伤亡的对江南大营的清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以伤亡近两万人的代价攻下了高桥门、龙脖子等天京外围据点,江南大营的清军在原太平军降将帮办军务大臣张国梁的带领下,退守句容,而配合江南大营作战的清军另一部绿营冯子材部也退守镇江。虽然李秀成取得了天京南部外围战役的胜利,但清军主力未损,伤亡不足五千人,远低于太平军。
第二件是陈玉成部终于从江西赶到了天京附近,此时正驻扎于、仪征一带休整。
第三件事是从安徽北部前线传来消息,安徽北部太平军的统帅林绍章在围攻庐江城时不幸中炮牺牲,太平军主帅阵亡,军心打乱,被趁势而出的清军杀的大败,狼狈逃回安庆。而安徽清军在新任安徽布政使李孟群的指挥下,也发兵万人,乘胜追击,兵锋直至安庆。
第四件,洪秀全派去监视韦俊而实际上也对韦俊十分敬佩的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也突然病逝,至此,在韦俊军中,已再无天王洪秀全之人。实际上,赖汉英之病实因洪秀全而起,赖汉英虽忠于洪秀全,而且还是洪秀全妻赖氏的弟弟,但他对翼王石达开也十分敬重,石达开出走后,赖汉英哀痛不已。后虽韦俊从九江前往安庆,沿途旧伤复发,病卧船上,因此他便没有领兵出征,一直在安庆养病。洪秀全下旨责备石达开的诏书传至安庆,赖汉英顿感失望,吐血三升,痛哭不止,终于不治而亡。
四件事,两好两坏,令洪秀全郁闷不已。没想到天京局势刚刚缓解,安庆局势又顿然紧张,不过也好,将韦俊调走就更加名正言顺了。于是洪秀全连下几道旨意。一是因解围天京之功升李秀成为忠王;二是命陈玉成接替韦俊,任天京北部太平军总指挥,并趁势将赖汉英余部转拨陈玉成指挥;三是命韦俊速带本部会师救援安庆,并要其留下了周国虞兄弟的水军,相助陈玉成围困扬州。四是恢复了此时正于安庆率部防守的胡以晃的豫王爵位,以分韦俊权势。
一眼就能看出,此几道诏书,可以说道道都是针对韦俊的。以李秀成之功便能受封忠王,而韦俊之功远大于李秀成,却没有丝毫封赏。更惶论胡以晃了,平白无故的被恢复了豫王爵位。而本归韦俊指挥的赖汉英余部,周国虞水军,也被调给了陈玉成。一眼就能看出,韦俊渐渐失宠了。

诏命传到韦俊军中,韦俊帐下诸将皆愤愤不平。只有韦俊深感哀痛,他不是为洪秀全赏罚不公而哀痛,因为这些都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他是为又失去了一个战友而哀痛,虽然赖汉英是天王的人,但他无疑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好汉子。
安抚了部将的不满情绪,韦俊还是毅然领命率部回援安庆。与他同时回去的还有康禄部,康禄实在是个小人物,除了韦俊重视他,洪秀全早已把他忽略了。所以由于没有命令,而他原本也配属韦俊指挥,所以也就顺从的和韦俊一起回援安庆了。
于路途上韦俊又和康禄私下交流了几次,韦俊知道,由于他这一段时间来不断的灌输和引导,以及天王洪秀全的实际表现,也使得康禄基本对洪秀全也绝望了。现在就是怎么说服他能留下帮我而不是可能离开自己去寻找石达开。
11月中旬,韦俊率部回到了安庆。和所有心高气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将领一样,这段时间连续击败了太平军的安徽布政使李孟群也自以为名将,对于韦俊这几年所取得的赫赫威名十分不忿。这不,才刚听见探子来报,韦俊本部已回到安庆,第二天李孟群就亲率大军来到安庆城下向韦俊讨战了。
韦俊当然也没有拒绝,送上门来和我打野战,那你就别回去了。当即命令李崇义率本部五千人马出城迎战,在康禄的要求下又派了康禄所部为李崇义掠阵。
至于战况没什么好描写的,李孟群所部清军,大多是绿营兵和传统的地方团练,战斗力不要说和湘军比,就是和德兴阿的江北大营比,也是远远不及的。所以,仅仅一个小时,李孟群所部就全线动摇,纷纷败退。李崇义当然也不会和他客气,领兵就追。
还好,李孟群的运气不坏,此次讨战,他只带了一半人马五千人,所以虽然挑战失败但还是在留守的五千人马的接应下安全的回到了营垒。李崇义追到营门,见无机可趁,便也率部缓缓退回城中了。
今日一战,使得战前信心满满的李孟群一下子就如霜打的茄子一样,仅仅一个小时就损失了近三千人,而太平军的损失却甚微,看来韦俊还真是名不虚传呀。李孟群突然就对攻克安庆没有了信心,甚至还暗暗担心会被韦俊全歼。所以,当夜他便偷偷的用了一个悬羊击鼓的小把戏灰溜溜的逃走了。
第二天探子向韦俊回报,城下清营已空无一人。不由引起了安庆城中太平军诸将的满堂大笑。昨天一战,十分漂亮,李崇义所部损失不足五百人,就歼灭清兵近三千,其中还有千余俘虏,其中大半经过教育又加入了太平军,以补充战争损失。
还是留下了胡以晃领兵驻守安庆,韦俊亲领大军前去追击李孟群部。虽然韦俊所部出发仅仅比李孟群晚了半天,但是逃命心切之下李孟群还是比韦俊提前了两天到达了庐江。庐江守将副都统麟瑞闻报,忙引众出城接应。
李孟群详细的向麟瑞讲述了韦俊所部战斗力之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他还有所夸大,这一下就使得麟瑞也丧失了和韦俊野战的信心。同时,他又突然翻了脸,要求李孟群所部不能入城,只能在城外结营固守,理由是怕败军影响城内守军的士气。李孟群聪明反被聪明误,也只得无奈的认命了。
两天后,韦俊率军赶到了庐江城下,见城南有清军的营寨,便也并不扎营,当即便命令李崇义、白宗盛二将率部攻营。城外的清军大营里驻扎的正是李孟群的败军,早已被韦俊所部吓破胆的他们见太平军又大举来攻,略一抵抗便纷纷后退。李孟群见了,也不制止,知道不可能收得住的他倒是很光棍,率领败军就弃营逃跑了。
临阵脱逃可是重罪,但我又实在不是韦俊的对手,该怎么办呢?对了,此刻德兴阿的江北大营不是正被陈玉成围困在扬州吗?我何不引众去解扬州之围,也好将功折罪。毕竟,我怕韦俊可不代表我也怕他陈玉成呀。想到这里,李孟群的心情不由又从战败的阴影里好了起来,领众望扬州便行。
却说韦俊见李孟群部已弃寨逃跑,也不追赶,正好命令所部就将就着李孟群的营寨休息。这让在城头上观战的麟瑞恼火不已。本来他是准备出城来援的,但是还没等兵力集中,城下的李孟群就败了,直观的见识了韦俊所部的战斗力,他可不敢独自和韦俊所部接站,便只好在城头上当起了观众。
韦俊又开始郁闷了,因为他知道城中的麟瑞已经打定主意要当乌龟了。面对城墙高厚又有重兵防守的庐江城,向来不善于打攻城战的韦俊暗地里头疼不已。
该怎么办呢?
推荐票、收藏,有啥收啥。本书已经进了新书潜力榜了,希望各位书友继续支持,在前进几名呀,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