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闪击战大败德兴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是越想越令人兴奋,于是当天夜里,德兴阿便叫人下战书给韦俊,相约来日决战。韦俊接到了使者送来的战书,心里也乐了。没想到康禄还是一员福将,打个败仗还有好处。他德兴阿还以为我韦俊的部队都像康禄的部下那么不堪一击吗?那么好吧,明天就和他堂堂正正的大战一场吧,未胜先骄,怎能不败?一定要他一个生死难忘的教训。
然后,韦俊又让人将德兴阿送来的战书拿给众将传看,韦俊手下众将看了德兴阿的战书,也都纷纷笑了,真是该他倒霉了。更有甚者,韦俊手下的前军军帅黄元济大声笑道:“国宗爷,干脆明天就让我一军单独出战吧,我保证一军就能将他的一万五千人马打的屁滚尿流、落花流水。”众将闻言又哈哈大笑。韦俊也笑道:“那怎么行,人家德兴阿是给我下战书,又不是给你,再说了怎么能光叫你吃肉,其他兄弟干看着。怎么也得让大家都喝一口汤吧?”黄元济闻言,忙道:“国宗爷此话当真?那么明天一战的主力就是我了,可不能再改。”韦俊一听,道:“没想到还给你找到机会了,看来你小子是好久没打仗给憋坏了。那么,好吧,明天就由你的部队当主攻吧。”黄元济一听,忙道:“谢国宗爷。”说完便屁颠屁颠的跑去准备了。
同在帐中看到了这一幕的康禄,不由的在心里暗想,韦国宗的部队难道战斗力就那么强,我的部队真的就和他差了那么多?怎么就一个黄元济就敢说包打德兴阿的一万五千人马?要知道他的一个军仅仅只有五千人呀。原来,自从上次整军后,韦俊就将剩下的两万部队缩编成了四个军,每军五千人,韦俊自领一军,而由李崇义、白宗盛、黄元济三人各领一军。至于那个和韦俊不是一条心的张天元,则被韦俊拨给了林绍章以纯洁队伍了。
虽然说韦俊没有同意黄元济的建议,但看的出来,即使黄元济一军不行,那么在韦俊看来,两万人马打德兴阿的一万五千人马还是很轻松的。真想见识见识韦国宗的部队到底有没有这么厉害,还好,快了,明天就会有结果了。但是,今晚,注定会是康禄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德兴阿果然早早的就尽起三军,布成阵势,准备着和韦俊决战。而太平军也在韦俊的指挥下缓缓的进入了战场,结成阵势,和德兴阿部的清军对垒。虽然是正式决战,到也没有发生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那种武将单挑的场面。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声,两军终于缓缓的向着对方冲去,最终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场面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吼声、伤兵的哀嚎声、激烈的战鼓声,组成了一曲场面宏大的交响乐,由数万男人们奏响了起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残酷的,短兵相接不仅是勇者胜,更是好运者胜、好运者生。两个明明本不认识的双方士兵,就好像多年不见的仇人一样,舍生忘死的激斗了起来,招招致命。那种场面,简直很难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出来,不是亲眼见到,你简直体会不出其中的惨烈。
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还是用现代时间吧,就不用时辰了,总感觉有点别扭)的激烈搏斗,德兴阿终于慌了,因为他发现,他的部队竟然渐渐抵挡不住了。而且对面的太平军竟然还有两支部队没有出动,看那规模,大概还有七千多人的预备队吧,而自己,早已经用尽了最后一支预备队。如果说再有的话,也只能是自己的亲兵和随军的长夫了。
这是自然的,经过韦俊的强化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韦俊所部的太平军的战斗力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面对同等数量的湘军,韦俊也能保证不落下风,甚至还能略占上风。而德兴阿的江北大营,则多是由绿营兵和八旗兵组成,其战斗力与湘军相比,还要更差一筹,更何况,韦俊此时还占了兵力上的优势。
德兴阿终于害怕了,他想撤退,可是又不敢,此时交战的两方早已狠狠的纠缠在了一起。如果此时鸣金收兵,已经渐渐不支的士气会更加低落,倒时候恐怕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住的了,兵败如山刀,那还是轻的,自己的脑袋能不能保的住还是个问题。继续打,明摆着早晚要战败了,还是等等吧,希望会有奇迹出现吧。
可是,奇迹并没有出现,在韦俊大手一挥下出动的太平军的预备队成了压倒德兴阿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见韦俊的大军又压上来了,德兴阿再也顾不了许多了,转身打马便跑,而他的亲兵,也自然紧紧的跟上了主帅的步伐。

亲眼见到主帅丢弃自己逃跑,这使得战场上正在强撑着的清军彻底的垮了下来。一部分扔掉兵器,蹲在地上,向太平军投降;更多的,则是跟着德兴阿一起,转身变跑。见此情景,韦俊自然不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一声令下,全军尾随着德兴阿的败兵追去。
一路顾不得收拢俘虏,韦俊便把这个任务叫给了康禄,自己则带着大军紧追德兴阿不舍。德兴阿虽然也安排了部分人马殿后,但由于士气已丧,这点人马便如洪水来临时的小石子一样,丝毫不能阻挡韦俊追兵的步伐。
韦俊带着大军一直追,一直追,追到了,打;追到了仪征,打仪征。虽然,德兴阿也很想能够停下来再战,已挡住韦俊的猛攻,控制住颓势。但是,已经丧失了勇气和灵魂的军队即使是孙武复生只怕也难以挽回败局了,更何况仅仅是德兴阿呢。所以,败退的清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跑,努力的往前跑。
跑不过太平军没关系,只要能跑的过自己的战友就行了。累的实在跑不动了,怎么办?那也没办法了,只好停下来等着被俘了。希望太平军不会象我们一样对俘虏那么残忍吧。
败兵的颓然状态也感染了、仪征的守军,见着大部队都败了,什么都不顾的只是跑,那咱们也跑吧。所以,几乎没废什么力量,韦俊就趁势接连收复了、仪征等地。直到打到了江北大营的大本营扬州城下才停下了追击的脚步。
而此时,可以说韦俊已经追过头了,因此此时在扬州城下,韦俊身边,仅仅只有数百亲兵和斥候所组成的骑兵。但在扬州城里,算上败军在内,一共有上万人马。有将领意识到了这一点,向德兴阿进言,请求出城歼灭此部太平军,但是却遭到了德兴阿的严词拒绝。他已经被韦俊猛烈雄浑的攻势下破胆了,没见过打仗这么不要命的,连着两天紧追不舍不休息,这样的部队还是人吗?他自然不会知道,后世还创造出了一种叫作闪电战的战法。
此时的德兴阿再也找不出与韦俊决战之前的意气风发了。只顾着尽数征集扬州城中的丁壮,扩充守城的人马。我发誓,再也不和那个疯子打野战了,还是躲在城里安全点。陆续的,韦俊的部队也渐渐集结在了扬州城下。看来一个人胆小了也有好处,德兴阿在这几天里只顾着加固城防,再加上扬州城原本就异常坚固,所以早就被德兴阿经营的如铁桶一般了。
不得不说,这是他的幸运,因为韦俊的部队,始终有个缺点,不善于攻城。其实也并非如此,科的,对人力资本还是很看重的,而且靠死人堆出来的“皮洛士式的胜利”向来都不是韦俊所想要的。所以,可以说是刻意回避吧,韦俊始终不愿强攻城池。这不能不说是韦俊手下太平军的幸运,因为他们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同时,这也是那些江北大营降兵们的幸运,因为,他们的命终于可以保住了。
其实,韦俊的这种心态可以说是幼稚,为了战争的胜利适当的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一味的爱惜士卒,是为名将所不取的。但是,是人总要有个成长过程,不是吗,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逐渐走向成熟的。
最后,战果统计出来了。这场持续两天,战场范围达到数百里的战斗太平军一共歼灭了近两万清军。江北大营德兴阿部本来是有三万人左右的实力,此次出战,他带走了一半;剩下的,有五千人留守大本营扬州;而其余的一万人马,则分散驻防在、仪征一带。没想到,此战除了扬州,其余的据点也被韦俊一扫而光,所以损失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人!江北大营已然丧失了再战的实力!而韦俊所部,损失竟然不足三千人马!真可谓是完美的胜利了。
为了不白白浪费兵力,和等待捻军大首领张乐行前来会合,韦俊一面命令所部将扬州城团团的围了起来,又命周氏兄弟的水军开进至扬州附近,封锁江面,开始了长期的围城战。而与此同时,韦俊也没忘了向天京的洪秀全通报此次的大胜。
推荐票、收藏,有啥收啥。本书已经进了新书潜力榜了,希望各位书友继续支持,在前进几名呀,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