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湖北战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江城中的太平军高级将领们陆续的来到了韦俊的中军大堂,每位将领一进来都是先向韦俊行礼然后再和相熟的将领寒暄。看的出来,如今的韦俊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在议事时他们虽然也会先和韦俊打招呼,但是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目光明显比原来多了些尊敬和佩服。换句话说,韦俊已经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毕竟,韦俊这一段时间的表现使他们大为折服,先是带领他们取得了九江战役的大捷,然后又推动了九江太平军的整军运动,使得九江太平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作为主帅的韦俊不但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牟利,反而处处为他们着想,这不能不使他们对韦俊心生敬意。
将领们陆续的来齐了,看大家聊的也差不多了,韦俊便向众人表明了此次军事会议的目的。听到韦俊有领兵攻打武昌的意向,这让这段时间因为手下部队战斗力迅速提高而信心满满的将领们激动不已,不但无人反对,反而全票通过,纷纷要求出战,并且主动讨要先锋之职。
这其中由以原武昌守将林绍章为甚。他本来就是武昌的守将,但是因为抵挡不住湘军胡林翼和杨载福、李续宾等部的联合进攻,竟然一直败退到九江,所部损失极为惨重。幸好,在韦俊的帮助下不但歼灭了杨载福、李续宾部报了仇,还重整了军队,战斗力与以前相比也有了很大提升,所以他早就想向韦俊提议再弓武昌了。但毕竟心下惭愧,不好开口。今天韦俊竟然主动提出了要去攻打武昌,正和他的心意。所以极力的争取,怎么也要将先锋的职位抢到手中。
众将对此也都较为了解,见他坚持要任先锋,所以纷纷退让。韦俊见众将已经争论的差不多了,便道:“各位暂且安静,我心中已有定计。此次攻略湖北,夺取武昌,我将带领本部人马以及林绍章将军部、胡以晃将军部和周国虞、周国贤二位将军的水军等部。九江城的防务就交由林启荣将军和赖汉英将军(原罗大纲部在罗大纲牺牲后交由赖汉英统领)。林启荣本就是九江城守将,而赖汉英新领罗大纲部,倘需磨合,所以虽然也都极想参战,也只好遵命守城。
数天后,三军准备齐整,水陆大军共五万人,号称十万,一路浩浩荡荡,以林绍章部为先锋,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攻城略地,兵锋直指武昌。
由于自李续宾、杨载福部被歼后,九江至武昌一线,兵力空虚。因击败林绍章攻克武昌而因功于1856年底(为了方便,以后就用公元纪年了)升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不得不从湖北绿营中四处抽调兵力,弥补漏洞。但是此时的绿营兵,早已腐化堕落,战力低下,来之前又刚闻战斗力强悍的湘军李续宾部全军覆没,所以心中胆怯,士气低落。
此刻忽闻九江太平军十万来犯,沿途绿营皆惊惧不已。有的一触即溃,有的望风而逃,有的开门迎降,所以仅仅十日间,太平军便连克兴国、大冶、蕲州、蕲水等地,攻入湖北境内。
雪片也似的告急信件很快的就堆满了胡林翼和湖广总督官文的案台。胡林翼早知绿营战力低下,所以也没对他们能挡住太平军抱太大希望,仅仅是利用他们拖延时日罢了。他好趁此时机修筑城防,集结兵力,并遣使向湘军统帅曾国藩求援。
而官文就不同了。他本是满洲正白旗人。早年在皇宫任大内侍卫,历任蓝翎侍卫、头等侍卫、副都统职。1854年升任荆州将军,参与镇压太平军。1855年任钦差大臣兼湖广总督,督办湖北军务。别看他官运亨通,他在军事上却是一个十足的大草包,胸中并无多少才学。之所以官能越做越大,除了他满人的血统外,还有他为官的秘诀。他当官于军务民政一概不管,一天里只是游冶享受,将军政事物全部下放,也从不横加干涉。事情办成了,他是主官,所以坐领首功;事办砸了,他没有经手,罪责自由部下承担,所以一路顺风顺水,一直升到了湖光总督的高位。所以,听到太平军十万人马再次攻入湖北的消息,他心慌了,但他并不着急。他命人去将湖北巡抚胡林翼叫来府中赴宴。
胡林翼正在巡抚衙门处理军务,突闻官文这个向来不管事的总督召见,不由心中暗恼。我这里正在处理军务,他却还有心思喝酒。但是总督有请,他也不得不立即放下手中事务,前去赴宴。

片刻,到了总督府,与官文见过礼毕,也不多言,胡林翼直接开门见山道:“不知总督大人召见卑职却为何事?”官文本来想先和胡林翼喝上两杯,然后再趁着酒劲将自己的意图说出来。不料胡林翼却这么直接,便也索性不再多言,也开口道:“今闻长毛十万入寇湖北,其势甚张,各地告急文书不绝。某位居督抚,不得不管呀。因此请巡抚大人来此,为我讲授一下军情。以及也想知道巡抚大人准备如何应敌呀?”胡林翼闻言,心中暗叹,就你也知道关心军务?嘴上却开口道:“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使其早日退出湖北境内。”
官文又道:“那不知巡抚大人准备在何处与敌接战呀?”胡林翼答道:“此次长毛贼势浩大,号称十万。而我本部湘军不过万人,兵力不足。所以准备先固守武昌,消耗敌军,待到湖南曾大人所部援军一到,便里应外合,一举击溃长毛。”
官文闻言,忙道:“不妥不妥。”胡林翼不由心下暗笑,那你还能有何高见。便开口道:“那依总督大人之意,有何不妥?”官文道:“自长毛起事以来,武昌已三遭残破,损失巨大,城防多处损毁。而且据闻此次长毛领兵将领,仍然是曾三克武昌的长毛悍将韦俊,他熟知武昌虚实,又兼势大,吾深恐辜负了皇上重托,守不住武昌呀。一旦武昌失守,不说你我二人顶戴性命不保,武昌必定再遭屠戮。而且长毛便可尽得长江地利,连成一片,于大局不利。所以,以我之见,实在不应死守武昌。”
胡林翼道:“那依总督大人之见,该当如何是好?”官文道:“以某之见,长毛惯于虚张声势,号称十万,实际可能只有五万人马。可由巡抚大人带领本部湘军,某再将郧阳和宜昌二镇的绿营各拨一万交给巡抚大人指挥,便有三万以上,前往鄂州防守,便依巡抚前计,固守待援,里应外合,歼灭长毛。而我则居于武昌,加固城防,为巡抚大人后援。不知巡抚大人意下如何?”
胡林翼一听就明白官文打的又是他的那套老主意了。我在外打仗,胜了此计是他出的,他得头功;败了是我指挥的,我背黑锅。而他又可趁此机会调集兵力,固守武昌,如果胜了,功劳更大;如果败了,不还有我这个先例嘛,主力倘失败了,他四处拼凑的军队,自然守不住。但是,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他说得也还不差,看来也只有按他说的办了。至于功劳,我胡林翼一心为国,这功劳,不要也罢。所以也就没有反对,同意了官文的意见。官文本来还怕胡林翼推托,见他答应的这么干脆,不由大喜,硬是拉着胡林翼入了席。
三天后,官文答应的两万绿营兵终于到了。胡林翼便带着本部湘军并这两万绿营一共三万人马向鄂州进发,再走之前又修书一封,寄给湘军统帅曾国藩,让他速派援军,前来支援。而官文,因对胡林翼大有好感,竟也带着武昌文武,出城十里相送。胡林翼自然又是一副感激,两人不停寒暄不提。
胡林翼自出师湖北,担任湖北巡抚后,其实就渐渐自立,自成一军,不属于曾国藩统领了。只不过都是湘军一系,而且两人也是至交好友,所以还一直互通消息,同气连枝。他手下湘军,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湘军将领唐训方统领的“训字营“五千人,这是他的基本力量,一直在他指挥下作战;一部分是另一个湘军名将江忠源的余部,江忠源于1854年战死后,其部便由其弟江忠济统带,转战安徽湖北等地。自胡林翼升任湖北巡抚后,便由胡林翼收编,有三千人左右,战力甚强;另一部分是湘军水师,也有五千人左右,由湘军水师将领成名标统带。成是湘军最早的水师将领之一,只是后来杨载福、彭玉麟等将领后来居上,更受曾国藩依重,他便一直跟随胡林翼了。几军一共有一万三千余人。
数天后胡林翼便统帅数万人马来到鄂州。鄂州城小,驻扎不下数万大军。胡林翼便自领本部湘军陆师进驻鄂州城,而让两万绿营分别在各自总兵的带领下扎营于城外,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而水师则在附近江面巡航。又侦骑四处,探听军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