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设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祝枝山把唐伯虎拉到一边问:“你那边,小徐姐姐的事儿,能办么?”
“我想应该没问题。”唐伯虎说,“我在信里把柳树头狂夸乱夸,说他的文才不在你吱吱声之下。现在喜欢文字的女青年那么多,找人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这边,柳树头至少得把字好好练一练,起码像个样子,然后我就可以跟人家说,这不是没写好,这是人家的风格。沈爷爷不是说过么,长撇大捺,随他。”
祝枝山点头:“这么说倒也还真解释得通。我跟你说吧,我也想到这一层了,人**去不能露馅儿,所以我让他抄《千字文》呢,每天抄十遍。”
唐伯虎听了就是一惊:“一天十遍就是一万字吧?你可真够狠的。”
“没办法,这是为他好,不狠点能行么?”祝枝山笑,“你还别说,这柳树头别的不行,下笨功夫是他的长项。这一篇儿一篇儿的抄得还挺带劲的。我估摸着这么抄上三十年,他就能赶上你了。”
唐伯虎被夸,心里舒坦,笑道:“柳树头可是我的恩人,要不是他,我现在就得和你们一样,还得背书,非把人背疯了不可。”
“记得这个就好,好好报答人家吧。”祝枝山笑,“有信儿了赶紧回啊,咱们也好安排局。”
唐伯虎还真上心,每天都去小徐姐姐那边去等回信。等到第三天上,回信终于来了,就插在门缝上,取下一看,倒是很简洁:端阳前夜老河岸,酒宴笙歌备好。佳人已候。末了两个字:思卿。
唐伯虎就知道小徐姐姐想他了。自己现在忙着娶亲,实在顾不上去看她啊。心想,反正离端阳也不远了,就能见到了。
揣了回文,高高兴兴去找祝枝山。祝枝山想的多,琢磨半天说:“虽然说男女之事那是水到渠成,但这个柳树头咱们还真不摸底。你说他这人,见到女人了会是什么反应?万一他死活不肯上船呢?万一他一见着你小徐姐姐她们,转身就想跑呢?别忘了那些女孩的身份,我就老担心这文征明端读书人的架子,这戏就不好看了。”
唐伯虎点头:“说的倒也是。我看,首先得咱们这边弄好了。”
“怎么弄呢?”祝枝山自言自语,看着唐伯虎,两个人不约而同说出三个字:“灌醉他!”
唐伯虎又问:“还有一点不妥。小酌可以,这男人要真喝大了,干那事儿还成么?”
祝枝山嘿嘿乐:“你看你拘泥了不是?到时候咱们就把他往姑娘被窝里一顺,管他干得成干不成呢?这成不成,不都算睡过了么?”

唐伯虎一拍大腿:“有道理。”
尽管如此,还是一万个不放心,唐伯虎又给小徐姐姐写了信,说明文征明还是个雏儿,为人做事认死理。这回小徐姐姐的回信就更简单了,就四个字:“自有安排。”
离端阳还有十来天,小唐和小祝就开始玩铺垫了,两个人当着文征明的面,老在一起嘀嘀咕咕。文征明专心写字背书,本来是没有闲心的,但他们嘀咕得也太厉害了,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商量什么呢?”
“商量端阳诗会的事情。”唐伯虎刚冒了一句,祝枝山就捅了他一下。唐伯虎立刻就改口:“嗨,你看我这嘴……没什么没什么。”
文征明更好奇了,放下书本:“你们得跟我说说。每次搞什么这聚会那聚会的都不带我去,我还给你们跑过腿呢。”
文征明说这话的意思,是指上次哥儿几个装要饭的出去玩,但没叫上他,就让他给帮着向家长请假来着。
唐伯虎假装为难地说:“这个,我们也不是不想叫你,只是你是乖孩子……”
“乖孩子开个诗会怎么了?”文征明说,“你们说哪天吧,我把功课预先都做好了。”
祝枝山摇头:“也不好啊,诗会安排在城外了,估计一晚上都回不了家,你娘能答应么?”
“这个好办。”文征明说,“我娘知道和你们在一起没大娄子,我就说是和你们一块的,应该能行。”
祝枝山看着唐伯虎:“那,咱们就带上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是什么呢?就是钱。
当然,上了船就不需要钱了,小徐姐姐是个慷慨的姑娘,钱绝对不是问题。但是根据计划,是要在上船之前把文征明灌醉的,这就需要一些钱了,也不能凡事都让小徐姐姐破费,那也太不像话了。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跟沈爷爷开口,跟家长开口就更不行了。想来想去,唐伯虎想起一个人来。谁啊?都穆都少爷。
上次蒸银子的时候,都少爷不是说了嘛,要请唐伯虎吃饭,还说要劝自己的老爸大方一点。啥事儿都不禁念叨。一念叨,这大方的机会就来了。
唐伯虎跟祝枝山商量这事情,祝枝山犹豫:“我看太不靠谱了,这行吗?”
“我觉得都穆是有心想结交咱们,所以就去试试吧。”唐伯虎说,“借得来自然好,借不来呢咱再想别的辙,你看行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