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5.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冶长篇第五5.0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读啦网网友发布)”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器,《孔注》的解释是:“言汝器用之人。”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用的尊贵器具。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象一个器皿。(读啦网)”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呢?”孔子回答:“是祭祀时用的一种尊贵器具。”
与前三章联系起来,我们看到:孔子连续夸奖了公长冶、南容和子贱。这时,子贡坐不住了,主动请求老师给自己一个评价。孔子说:“你呀,象一个器皿。”子贡记得老师曾明确说过“君子不器”。所以又追问:“那是什么器皿呢?”孔子回答:“是祭祀时用的尊贵器具。”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贡虽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但是缺乏自知之明,至少是悟性不高。既然老师在自己面前褒奖了三个同学,就说明自己肯定与他们之间有差距。然而,他就是不甘心,非要老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评价。果然不出所料,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你呀,象一个器皿。”按理说,这应该打住了,没想到他还要打开沙锅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器皿?”老师为了不让学生再次失望,回答说是一种尊贵的器皿。其实,在圣人的门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很高的。在孔子看来是器皿的人,在常人看来仍然是君子。千百年来,子贡在孔庙的牌位一直竖立在非常显著的位置上,供人敬仰,就是一个明证。所以,一个人不必急于寻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只要你坚持按君子的标准做人行事,世人终究会给你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