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仁篇第四4.0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无以尚之:无以复加的意思。
盖:大概,这里是推测的意思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好仁者以仁为乐,这当然是无以复加的理想状态了;而恶不仁者,自身从不沾染不仁的习气,这其实也是一种仁。然而,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一日之内能竭尽全力地为仁而付出。究其原因,我还未见是这由于精力或能力不足造成的。也许这种情况实际上大概是有的,只是我本人没有见过。

这段话是孔子对世风日下的感叹。他周游列国,见多识广,竟然没有见到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甚至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的人。可见,春秋后期由于战乱等因素,造成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今天听来,我们目前的境况却如此相似。正如人们感叹的那样,现在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太少了。有人可能认为自己能力、精力或财力不济,因而无法为仁;孔子不同意这种说法,指出:从未见过因精力或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仁的事和人。按照孔子的看法,为仁者不在于能力大小,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好仁、恶不仁。只要我们拥有仁爱之心,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