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仁篇第四4.0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孔注》的解释是“类也。”
孔子说,人的过失是难免的,不同类别的人会犯不同类别的错误。观察过失的性质和类别,就可以知道他是属于哪一类人了。
正如《皇疏》解释的那样:“人之有失,各有党类。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则非小人之失也。犹如耕夫不能耕,乃是其失,若不能书,则非耕夫之失也,若责之,当就其辈类责之也。不求备于一人,则此观过之人有仁心。”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就会犯什么样的过错。人非神仙,孰能无过,仁者也不例外。然仁者之过往往是由于疏忽而造成的,是无意的;而小人则是故意做不仁的事。可见,从人们不同的过错中,我们便很容易区分仁与不仁。这也是孔子教我们观察和识别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告诉我们,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则非小人之失也;耕夫不能书,则非耕夫之失也。作为君子,应该宽恕之而不责备之。若能按照这一点来观察过失,使贤愚各得其所,则为仁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