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5.2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冶长篇第五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读…啦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文为谥号。他为官清廉节俭,人称其忠;他处事深思熟虑,以谨慎从事而闻名。
鲁国大夫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多次而后才行动。孔子听闻后说:“我认为,对于季文子来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的一贯主张。(读啦网)为什么对于鲁国大夫季文子来说,可以例外呢?这要从季文子为人处事的风格说起。据《左传》记载,文子使晋,预求遭丧之礼以行,后晋襄公果卒,鲁国使节应对自如。说的是,文子出使晋国前,先仔细打听晋襄公病重的情况,又考虑到有可能发生不测,所以事先对包括丧礼在内的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和礼节都做了准备。到了晋国,晋襄公果然病故,作为鲁国使者的季文子因为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应对自如,倍受称颂。此事,也成为“三思而后行”之典型案例。

对于季文子这样以谨慎从事而著名的人来说,孔子认为就没有必要再三思而后行了,两次就足够了。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正确的东西都是有一定条件的,需要因事制宜,因人而宜。对于大部分人对大部分事情的处理来说,三思而后行是正确的;然而,对于本来就很谨慎、甚至谨慎过度的人来说,不能对他们以同样的要求,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这部分人来说,防止优柔寡断也许是他们更合适的要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