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5.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冶长篇第五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卫国大夫宁俞,谥号为武,被尊称为宁武子。他经历了卫文公和卫成公两个朝代。卫成公与晋国交恶,宁俞周旋其间,以济其君。
孔子说:“宁武子,在卫文公时政治清明,他显得很有智慧;而在卫成公时昏暗无道,他则变得佯愚了。他的那种智慧,也许别人可以与其媲美;而他的那种佯愚,那是没有人赶得上的。”
据《集注》说:“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难险。凡其所处,皆知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今天,愚不可及已经成为贬义词;而在当时,孔子是用来赞美宁武子的精神。当时宁武子为成公出使晋国,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差事,躲避也来不及;而他却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以至于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被认为是愚不可及。即看起来很傻,其实心里很清楚,他是为了国家利益,替君分忧。所以这里的愚,应该理解为佯愚;而这种佯愚,是无人可及的。正如《孔注》所解释的那样:“佯愚似实,故曰不可及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