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兄弟初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内的大树绿了又黄,转眼夏去秋来,众弟子仍苦练不辍,学习神刀门的入门拳法和刀法,入门拳法三十六路,入门刀法四十八式,招式虽不是很多,但变化应用无穷。
经过王隐的提醒,陈永泰才着重看李同天的训练,仍觉他对入门拳、刀法练习有偏差。而傍晚的对练,仍是不例外的输给了李仝,但这次仔细的观察,陈永泰竟然惊奇地发现李同天可能未使全力。
以前陈永泰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但总觉少年人好胜心强,李仝胜了以后兴高采烈,甚至有时趾高气扬,李同天只是拍拍向上的尘土,自认甘拜下风,陈永泰只是认为李同天应变能力不足,用招不正确。但经过师傅的提醒,自己仔细思虑之下,开始觉得内有蹊跷。
等众人散去,陈永泰将李同天留了下来,捻须问道:“刚才你两人比试时,你使出一招枯树盘根,同时将地上的落叶扫起遮住了李仝的视线,为何为趁机进攻击倒对手,反而停顿片刻,让李仝有喘息反击的机会?”
李同天只是淡淡一笑:“师兄好眼力,当时只是取巧而已,我若趁机进攻,李师弟眼前被蔽,可能会贸然反击,我恐会误伤同门,反而失去相互比试、相互提高的意义了。”
陈永泰听了点了点头:“理由虽差强人意,但你能不乘人之危、惩一时之英雄,以你年纪,能做到这一步,甚为不易。不过以前有一次李仝使出‘苍鹰搏兔’,你应对‘虎啸山林’占居上风,此次李仝再出此招,你为何略作迟疑而败于他手?”
李同天仍是神色淡然:“李师弟武功进境极快,同一招式已比往日威力不同,抵挡起来自是困难,并且李师弟好胜心强,我纵然取胜,李师弟定不服输,一直比下去到胜为止,反而误了对今日所学的体会。并且李师弟少年心性极为高傲,数度挫败他可能会打消他习武的信心。”
李同天回答淡定,但陈永泰心里却若起波澜,讶然问道:“我刚才数度怀疑你手下留情,难道都是真的了?”李同天只是笑笑,并未回答,却是等于默认了。
陈永泰也是默然无语,突然对这位师弟有种莫测高深的感觉,这些天来,李同天一直对李仝有意相让,不仅李仝甚至连自己也没看出来,他对神刀门的武功的理解和应用已经远超其他外门弟子,武功和李仝也绝非同一层次了,尤其他这种大气令人心折。
陈永泰破例一改平时嬉笑不恭的神态,拱手道:“老朽虽是带师传功,却无识人之能,一直以为你只是庸碌之辈,师弟所为,倒教师兄汗颜了。”
李同天忙道:“我在入神刀门前,也曾拜过多位师傅,自以为学有所成,到神刀门才知自己以前所学仅是皮毛而已,这半年时间已强过我以前习武多年,初感能……
窥入门径,你名为师兄,实为我入门之师,同天能得师兄传授实是三生有幸。”又道:”学武期间还有一些不明了之处,还请师兄指点。”
自此,陈永泰在传功时注重了对李同天的培养,有时还亲自和其对练。等到将入门拳法和刀法学习完毕,开始进入到实战练习中,弟子们相互捉对切磋,时间也有了些自由。
李同天在庆幸自己入神刀门的同时,也想起介绍自己入门的路大友,当初还让自己关照他的胖儿子路全福。待这一日有闲暇,便走向西厅富家子弟的练功之所,见众人排坐在厅内,一老者在前台手捧书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老师教得辛苦,各位学生却大多心不在焉,更有许多人恹恹欲睡。神刀门收这些徒弟,本只是收钱,而这些学生更是吃不了练功之苦,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在习文。李同天见这些子弟根本不顾惜父母花银子得来的机会,不由摇头叹息。
路全福看见了李同天,偷偷向他挥挥手,李同天向他笑了笑算是打招呼,然后静站在那儿等他下课。却发现在排座后面,放着一把大铜壶,一人站在那里听得入神,有时还拿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正是初七。
初七抬头见到李同天,笑了笑,在诸神刀门外门弟子中,李同天给他的印象最好,未见过发怒,也从不嚣张,每次见到他都微笑点头,在别人过分嘲笑他时,李同天都要制止,虽然他不太在乎别人的奚落,但他同样心中感谢李同天。李同天看着初七放下树枝,提起大铜壶走开了,突然心中一动。

李同天在入门之时,已是报名弟子中武功较高的,经九个月的习武,武功进境也远超同门,在实战训练中已无对手,其他人中以李仝武功最高,但距李同天仍相差甚远,并且李同天不欣赏李仝过于计较的性格,但对初七这种他人笑骂皆不入心的性格极为赞赏。并且初七每日提百余斤铜壶,显然是习过内功,对神刀门刀法又极熟悉,应是对练的好对手。
李同天思虑一下,当机立断,随即找初七说了此事。初七听了显然有些意外,平时嬉笑的脸上也露出了错愕:“我本非神刀门弟子,也未曾真正学过武功,只会提壶倒水,此事恐力不能及。”
李同天却不以为然:“我入门第一天就认识了你,对你也有所了解,即精通刀法,又力气过人,虽未正式拜师,但你常年听师兄们谈刀论武,怎么能说力不能及呢,看你年龄尚青,更应努力用功,以免浪费大好青春。”
初七听了,神色有些黯然:“老爷说过,我小时伤了气脉,终生难成武林高手,所以不能收我为徒。并且妄练武功,还会对身体有害。”
李同天奇道:“习武……
本有强身健体之用,难成武林高手或许是真,但练功对身体有害却有违常理,可能是师傅不愿收你为徒的借口。此次请你只是练外门弟子粗浅武功,怎会对身体有害?况且你生长在神刀门,怎能不学武功,日后如何敢称是神刀门人。”
只是无论李同天怎么说,初七只是说老爷不让习武,仍是摇头不答应,只是提壶渐行。李同天见初七已走到向内庭的门口,大声喊道:“你难道甘心做一辈子提壶小厮吗?”初七脚步一停,竟顿在那里。
李同天见状又道:“师傅经常去看练功,如果不让你练再停不迟。”初七这才回头望着李同天恳求的目光,心中一软:“我试一试”
第二天,李同天老早来到练习场地,见初七已将大铜壶放在地上,正在练习入门刀法,这套刀法初七舞动已不下几万遍,已如大铜壶、吃饭、睡觉一样融入了他的生活。见了李同天,初七停了下来,嬉笑着望着他。
陈永泰来到场地上,看到众弟子已开始训练,但也有一部分人围着看两人的对练。在弟子的习武过程中,总是有优有劣,大家围观学习师兄弟习武是正常的。但这两人的比武却看起来不怎么高明,甚至可以说有些笨拙。仔细一看竟然是李同天和初七。
陈永泰不由心中疑惑,不知这两人如何能凑到一起的,尤其是初七,平时只是嬉笑提水,不善与人交往,也不知李同天用何手段拉来练武,并且初七严格说不是神刀门弟子,不能学习神刀门的武功,更不能在习武场公然练习。
但他虽然只是一提壶小厮,在神刀门的地位却极为特殊,是王老门主直接管辖的人,并且他的入门心法也是王老门主亲授。所以平时他在习武场学习神刀门的刀、拳法套路,也从没有人制止。但公然和入门弟子对练,精研神刀门的武功,陈永泰觉得有些不妥,不过他向来谨慎,并未上前约束,暗想师傅来时定然可以看到,是否同意初七研习神刀门的武功,到时便知。
初七入门拳法虽熟,又整天观人对练,但从未对敌,一开始显得有些应对迟缓,李同天发出一招,他总要停一下才有反应,有时甚至停下来等好长时间才有对招,李同天也不趁机进攻,等初七反应完后再使下一招。
围观之人大多以看热闹的心情,有人道:“这能练出什么好刀法来,亏李师兄想得出,随便拉一仆人来练,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也有人说:“李兄如此练刀,看来是不想成内门弟子了。”更有嘲笑道:“如此练下去,以后就这水平行走江湖,还不笑掉人的大牙,岂不辱我神刀门的威名。”
任其他人怎么说,两人都如没听到一般,只是自顾自的练习。
第二天,初七本就刀法纯熟,加上李同天的指导,对招有了起色,不需对方来招后停上一下,但应对招式仍不是很妥当,不过比昨天要强上许多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