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双锤曹飞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曹飞龙望着初七,道:“你一定觉得奇怪,我发誓不过长江,现在不仅过了长江,还又向南走了这么远?“
初七只是笑,就当是默认了。
曹飞龙道:“当时经过高人的教训,俺还不觉,以为自己仍是山东第一高手,后来又找山东东昌府大刀门的王彦比武。“
曹飞龙说到这里,脸上的表情变了,明显带了一种钦佩之意:“那时王彦还十分年轻,但是涵养极深,当时不仅不同意与我比武,还劝我不要争一时虚名,还说如果不将武功为国为民所用,再高也无意义之类的话,可惜俺当时鬼迷心窍,非要和王彦比武。谁知这一相比,俺也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高手,俺以前不过是井底之蛙,武功与王彦相比如小河比大海、土丘比高山,根本无从可比,自己所谓的山东第一高手,都纯属***放屁,至于因江南有高人,终生不过长江,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狠话。”
初七好奇地问道:“那王彦的武功有多厉害?”曹飞龙干脆地回答:“不知道。”
这令初七十分意外,不由问道:“你不是和他比武了吗?怎么不知道他武功的深浅?”
曹飞龙苦笑一下:“我们两人哪能称得上比武?王彦有意相让,又未出全力,我也顶多能支撑个三五招,他的武功我只能评价神龙见首不见尾,究竟有多高,不是我这等庸手所能知道的。”
李洞天插话道:“江湖传言,如今江湖中武功最高的两位,就是南枪北刀,南枪是江陵神风庄‘花影神枪’叶逢春,北刀就是‘霸王刀’王彦,两人又被称为当世的‘枪王’和‘刀王’。”
曹飞龙点头道:“把王彦称为‘刀王’,那是错不了的,天下又有谁能将大刀使得那样出神入化。“转头又向初七说:”我虽然和大刀门接触不多,但我看你的刀法也和大刀门的差不多。”
初七道:“黄樵也曾说过我出自大刀门,我虽不是大刀门的人,但想来我家老爷和大刀门有很深的渊源。”
这时前面的彭铁大驻马不前,等众人过来后,笑着对大家道:“不仅初七小兄弟是英雄好汉,连他的马也是有个性,我看马儿如此雄壮,本想反正小兄弟化装入城也骑不上,不如我先骑了,到了城里再交给小兄弟。哪知那匹马就是不让我骑,我一坐上,它又是仰头高叫,又是尥蹄子,不仅不肯走,还非要把我摔下来不可。”
初七道:“彭大哥莫怪,其实这匹马也不是我的,是我暂时借了别人的马,要不然既然大哥喜欢,我就把它送给大哥了。”
彭铁大哈哈大笑道:“我可不能夺人所爱,再说正所谓宝马配英雄,我看这匹宝马和我们初七小英雄正相配。”
郭木听到大家的谈笑也纵马过来,道:“其实,我早就注意这匹马好长……
时间了,依我看这匹马不仅是匹宝马,而且还是一匹名马。”
大家一听都扭过头来,曹飞龙道:“五弟,你知道它的来历?快说说看。”
郭木道:“知道不敢说,你们都看过那匹马,浑身毛色红亮,没有杂毛,但在四蹄上方各有一小撮黄毛,奔跑起来快如闪电,但我觉得**不离十应该是‘爪黄飞电’。”
李洞天道:“爪黄飞电?莫非相传曾是三国时期曹操遍寻天下而得的宝马?唔,应该就是。相传当年天下有两名马,一为爪黄飞电,一为赤兔,赤兔也在吕布灭后归曹操所有,后来曹操为奖励有功之人,把赤兔赠于手下大将,却将爪黄飞电留给自己,不想几百年过后,这爪黄飞电看起来仍如此纯正。”
彭铁大笑道:“纯正只怕未必,听说曹操的爪黄飞电是匹白马,小兄弟的马却是匹红马,和赤兔也有点相像。”
一众人说说笑笑地回到了山寨,将粮食入库,将缴来的铠甲、兵器摆满了一地,都分为了山寨兵丁,不过当然是由这次打仗有功之人先行挑选。当晚又举行了大规模的庆功宴,一连几天,大家都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
只有李洞天还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及时整顿人马。在投降的官兵中,有一名郭统领,长了一脸的大胡子,都称他为郭大胡子,李洞天命郭大胡子为教头教习寨兵训练。任命一名败军之将为自己兵丁的教头,那可是要有勇气的,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幸亏寨兵大多是苦寒出身,受惯了官舍的欺压,虽对官兵有很大意见,但心中仍对官兵由来已久的害怕。郭大胡子受宠若惊之下,使出浑身解数,几天下来,兵丁也训个有模有样,众头领也觉满意。

这一日校军场一侧布满了靶子,众多寨兵站在另一侧练习射箭,众头领见众寨兵站好步伐张弓搭箭,随着一声令下,嗖嗖声响、箭出如雨,只可惜没有几箭能射在靶上的,郭大胡子不禁摇头叹息。这时一只箭直飞过来,正中靶心,大家都高声喝彩。紧接着那人又连发两箭,竟然箭无虚发,均正中靶心,三箭在靶心上形成一个品字形。在场之人都不禁暗暗称奇,仔细观看射箭之人时,正是初七。
攻城一战时,弓箭给初七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到山寨初七挑了一把硬弓练习射术,由于初七本身有较强的内力基础,他的进境极快,短短几天的时间,射静止的靶子已是百发百中。初七练习射术只是一时的兴趣,他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依靠此艺纵横于金兵之间,建立奇功。
由于李洞天的不同意,初七并没有列入空云寨的寨主之中。各位寨主大多是江湖豪莽之士,而初七不善饮酒,并且好静,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后山练功。李洞天知道初七不过只有不到三年的寿命,他尽量……
抽出时间来陪初七。初七经过前两次的生死实战以及李洞天的指导,武功突飞猛进,生活也单纯自在。
不过空云寨逍遥的日子没过上两个月,有虔城飞鸽传书报告,说大量官兵已驻扎在虔城,估计要来攻打空云寨,李洞天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由于空云寨攻打虔城,引起朝廷的重视,派黄樵引五千兵马前来攻打。空云寨并头领也早就预料到此事,已在虔城及虔城至空云寨沿途设了多个探哨,一有消息即飞鸽传书进行联络。
聚义厅内大家济济一堂,讨论如何迎敌,初七虽是客人也应邀参加。虽然空云寨彭铁大为寨主,但论灵智机变、运筹帷幄,则要数李洞天。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去,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迎敌。
黄樵本是江湖中人,后经有人指引,进京考取为武榜眼,对自己的一身体功夫颇为自负,尤其是对玄阴神功引以为傲,肖启则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本来对空云寨这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放在眼里,所以在押送李洞天时,虽然虚晃一枪,兵分两路,但将重任交给肖启,自己并未及时亲临。李洞天中途被劫,黄樵亲自出马,在树林中以一敌彭铁大、李洞天、初七三人,最终落败,尤其是李洞天的一席话,让他对空云寨的印象有所改观。
但真正让他感觉空云寨是个劲敌的,是攻打虔城之事。黄樵与李洞天等一战,知道山寨中藏龙卧虎,不可轻敌,为求将寨匪一网打尽,黄樵上疏朝廷,准备增兵后再来讨伐。不过仍在虔城留了一千五百精兵,由肖启带队,如果不出意外,仅以这些兵力就足以荡平山寨。但不想在此期间,空云寨竟然主动出击,一举攻下虔城,令黄樵魂飞魄冒,幸好空云寨攻而不占,又及时撤回,静江府太守才以虽兵败,但士兵知耻而后勇,奋力争先,将虔城重新夺回,搪塞过去,否则黄樵非丢官罢职不可。但饶是如此,也是朝廷震怒,下圣旨要求江南西路务必在三月内消灭叛匪,并派来将军沈若做督军。
(曹飞龙的故事,不是我编的,在我小时候,我们当地有名武林高人叫曹飞龙,外号‘草上飞’。在七十年代,他常带着他的徒弟来表演,我们一帮小孩子不买票钻进围场中看,当时曹飞龙已是七十高龄,身穿脏兮兮的道袍,头上留着短楫、长须飘飘,半黑半白,倒和传说中的张三丰有点像。我亲眼见过他运气之后刀砍一道白印、枪扎一个白点,甚至铁砂枪,也就是以前打兔子的猎枪,打在他肚子上也没事,用手掸掸肚皮,铁砂子哗啦啦直掉。他还可以把家用的白瓷碗用双手搓成粉末,刀枪剑法更不用说,尤其善使一对流星锤。那时大多是他的徒弟表演,不过他的徒弟本事就差得远了,也只能表演个滚钉山,也就是人躺在用钉尖朝上的木板上,上面再加一块板,用拖拉机压过去,是有巧可钻的,还有一次他的女徒弟表演气功时,在身体上加了四块碾面的磨盘,肯定过了千斤,不过那女弟子功夫不到家,刚放上就支持不住了,赶紧找人抬了下来。传闻后来曹飞龙到某一处去时,倚在一座庙的柱子休息了一会,竟然被另一高人将袍角压在庙柱下,从此曹飞龙发誓有生之年不再到此处。曹飞龙当时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甚至受他的影响我后来也拜师学武多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