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兄弟结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同天开始与其他真传弟子一起练武,接受王隐的亲自教导,这时除陈永泰外其他人才知道王隐为何即使破例也要收李同天为徒。李同天是一个学武的天才,初上手时还不觉惊奇,但很快一段时间,他就可以达到别人几年才能达到的高度。
王隐也并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偏爱,还欣赏李同天断棍胜张严的机智,除悉心传授刀法外,见李同天酷爱用棍作兵器,还将一套“八卦棍”传给李同天。
八卦棍相传是北宋名将杨业之子杨五郎所创,杨五郎武功惊人,厮杀疆场未逢敌手,金军听五郎之名皆畏惧不敢战,杨家更是一门忠烈,奋力抗金,五郎兄弟多战死,但仍受朝廷的无端猜疑,杨五郎愤而出家在五台山拜燃灯为师当了和尚。
从五代时期开始,有部分人研究释道同源,希望将外来佛家与中土道家之精义合而为一。其中有著名的一篇为《老子化胡经》,讲老子骑青牛、出函谷、西渡流沙,最后到达天竺,化身为释迦牟尼,将佛道两家始祖合二为一。燃灯大师也深受其影响,本是九华山道士,后又于五台山出家,精通佛道两家功法。
五郎师从燃灯大师,沉思经年,将终生武学沉淀、演化,创八卦棍法。后金兵与宋兵战于五台山附近,金兵素来强悍,眼见宋兵不支。五郎独身闯入敌阵,八卦棍法展开后,身形百变,瞻之在前、忽蔫在后,力道雄浑,敌人不无纷纷避让。五郎所向披靡,竟然横穿敌阵,直奔中军,在万人之中,力毙金国名武将帖那罕,以一人之力定战局之胜负。宋兵见敌主将已死,也奋力厮杀,等得胜之时,已不见五郎身影,都以为是天上神将来援,皆拜天行礼。五郎回山后,也因功力大耗不久逝世,但他所创的八卦棍却得以流传,所以也有人将此棍法称为“五郎八卦棍”。
在李同天看来,虽成真传弟子,除了武功修炼更有精进,可得恩师亲自指点外,生活并没有与以前变化多少。而初七与李同天接触两年多来,就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李同天后面,性情已有明显改变,不再如以往只是傻笑却不于其他人交往的小厮,尤其在李同天面前,有说有笑,变得开朗起来,对学武也更有上进心。而王隐对初七习武一直不置可否。
一年时光很快过去了,李同天入神刀门已有三年了,武功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王隐看来,李同天入门时间在真传弟子中是最短的,但在很快时间内就会成为神刀门二代弟子中武功最突出的,并且潜力不可限量,将来的武功修为定为达到一个超乎想象的高度。
但在这时,李同天向王隐提出回家的请求。一天晚饭后,各位真传弟子前来请安,李同天向王隐告假:“弟子因身犯官司而出逃在外,时刻不……
思念家中母亲,身为人子不能尽孝于床前,一直愧疚不安。如今离家已有三年,当日误伤人命之事估计风声已过,弟子想回家一探,还望师傅恩准。”
王隐道:“尽孝是人子的本分,你提出回家我自当应允,不过由于你官司在身,路上一定要小心,也可将你母亲接到黄柳镇,你即可安心学武,也可尽孝道。”
李同天见师傅答允,便即收拾行装和师傅与师兄弟们一一告别,初七三年来一直伴在李同天左右,今天要分开,不由泪流满面,依依不舍。
李同天见状笑道:“兄弟,我向来知道你意如钢铁,从来不曾哭过,今天不过暂时分别,怎么流起了眼泪?大哥不过是去探亲,估计一个多月就回来了。”
初七听了心中稍安,但仍是送了十余里,在李同天的再三劝解下才停步不送,忽然说道:“李大哥,我好几次听你讲武林中事,也想学江湖豪侠,与你意结金兰,不知你能否同意。”
李同天哈哈大笑:“你我同居一室,向来默契,已是亲如手足,能与你结为兄弟是也是我所愿,要不就在此时,你我学刘关张结义,从此后以兄弟相称,同生共死,共闯江湖。”
初七大喜过望,连声称兄长。两人在一棵大柳树下,双膝跪道,插草为香、互立盟誓,结为兄弟。
“偶逢神刀习神艺,提壶一笑任平生,相照肝胆结兄弟,何惧江湖刀剑声。”
--------------------------------------------
初七站在原地看李同天远去的背影逐渐消逝,又等了半天,才走了回去。只过了数天,初七又到镇口去张望,众人劝了几次也不见效,都习惯了初七的痴,也就任其所为了。
但李同天当真如初七担心的那样一去不回了,一直过了两个多月,才收到了李同天的一封信,信中说家母病重,必须床前服伺,待家母病好后就一起去黄柳镇。
初七见了不由闷闷不乐。此信到后又过了数月,又杳无音讯了,不但人没回来,但连信也没再来一封。这次连王隐也有些纳闷,甚至命三弟子唐风前往江西查探,唐风回来禀报说,李洞天已搬了家,打听不到何处去了。
就此两年过去,李同天仍是没有音讯。王隐最得意也是最托希望的弟子竟然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艺成之后就对师门无情无义,甚至连一封信也懒得写,不由令王隐心中忧伤。只有初七坚信李同天还会回来,之所以没能来肯定是有要事缠身,他仍是每天都要到镇口等待,风雨不阻。

静江府的夏季,是个多雨的季节,初七照例在镇口等李同天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初七年龄不大,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确切年龄,入神刀门时只知是七八岁,因老爷取名叫初……
七,他就当自己是七岁,正月初七生人。今有二十岁,但修习内功已有十三年,虽做不到寒暑不侵,但被雨淋上一阵还能承受。
初七在城隍庙内避了一阵雨,雨来的迅猛,去的也突然,初七回到神刀门时天色渐暗。来到老爷的会客厅时,不禁心中纳闷,这会客厅只要是白天从来没有关过门,但今天见房门老早已闭。走到近前隐约听到里面王隐的声音。初七不愿因开门开打扰厅内人,好奇之下,内力聚于耳倾听王隐的话语。
“你们跟我习武已有多年,将我门内功及刀法精研已久,武功也已小有所成。但仍有我神刀门的绝学,一直未能传授你们,前几年我一直忙于创建、壮大神刀门,我无睱分身,如今门派发展已趋于稳定,本想等你们九师弟回来后就传授于你们,但……”
王隐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他对李同天一直杳无音讯仍感到耿耿于怀,每次提起都觉无法接受。停了半晌,才接着道:“从明天起神刀门的一切事务,都由天威代管,永泰协助。我再过几个月就到知天命之年,已经老了,再不将压箱子底的武功传给你们,或许就没有希望了。”
王天威知道师傅是性情中人,对李同天期望过高,一腔心血都放在自己最钟爱的徒弟上,现在竟然有些心灰意冷,忙道:“师傅多年习武,体质远逾常人,如今六旬未到,何言老字,众弟子眼中,师傅仍是虎猛龙威,为我门之师表。”
王隐摆摆手也止住了其他弟子说话:“你们不必安慰我,我不会为一时不快而失意长久,不过神刀门绝学确应早传给你们,今夜亥时之前,你们四人到我的习武场来。”
王隐身为一派之宗主,但每日仍习武不辍,在偏院专门有一块场地练武。习武场不大,用方砖铺砌,只放着一张八仙桌和刀枪剑戟的兵器架,院墙一边长着一棵大柳树,垂枝叠叶、十分茂密。
未到亥时,王隐到了习武场,大弟子王天威、二弟子陈永泰、三弟子唐风、四弟子雷同已等候多时了,王隐已命家丁在院四周点上雄雄的火把,照如白昼一般。初七也提大铜壶侍立一旁。
白天的暑气在亥时已消尽了,王隐坐于桌旁望着自己的弟子,缓缓说道:“一般弟子都认为我神刀门的绝学是盘龙刀法,精修后便可纵横江湖。但江湖中高手众多,仅靠盘龙刀法或可闯荡一番,但想成为一等高手,确非易事。今日如此晚仍命你等前来,便是要传授我神刀门的绝不外传不之秘:缚龙神功与惊龙刀法。
刀为百兵之胆,刀法特性也是刚烈迅猛,最富气势。你们所习盘龙刀法,舞动如片片飞雪、绚而夺人,以刀招猛而快治敌。惊龙刀法则更深一步,不以快为佳,更讲究临敌变化,刀力虽猛,但变化极繁,……
并且要在刀法之中,辅以左手神镖,虽然舞动不如盘龙刀法显得刚猛有力,但其威力则大了许多倍。
惊龙刀法,招如其名宛若惊龙,不动则已、动则伤人,没有足够的内力也降不住惊龙。尤其要求内力刚阳有力。你们所学的神刀门内力功法,如同各名门正规相类,均是气走正脉,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内力修炼阴阳调和,进境虽慢但为正途,可固根基、养经脉,终生难达止境。
我门缚龙神功却是另走他径,在内力修炼上,显阳抑阴,以正脉为辅,以少阳、太阳、阳明之阳脉为主,一旦习成,力可缚龙。但对基础的内力要求高,非得内力有一定根基不可。
我所收众弟子之中,以你四人内力最高,你们几位师弟内力修为尚浅,如果妄练缚龙功,反而因阴阳不调,造成身体损伤甚至走火入魔。所以传功之事,不要通知你几位师弟。
现在,我先传授你们缚龙功的几句口诀:内力分阴阳,阳升丹田起,上行泥丸宫,阴阳会太阳,阳盛阴自横….。”
王隐说到这里,端起杯喝茶,才发现茶杯内竟没有续水,侧目向初七看去,见初七手提铜壶,正若有所思。王隐略一沉吟,说道:“今天只是向大家介绍我派绝学,不得向外泄露,待明日亥时以前再来正式传功,先都退下吧。”
四位弟子皆拱手告退后,王隐向初七正色道:“初七,你虽多年修习神刀门武功,但终究未行拜师之礼,不算神刀门人,这缚龙功为神刀门不外传之秘,你不得修习,从明日起,我传功期间,这习武场不允许你进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