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成立门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寒落地之后,只觉双臂麻本,胸腹间痛如刀割,几乎站不起来。灵川拳、伏虎寨、黄三等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一个个呆若木鸡。随着官员宣布王隐获胜,黄柳镇民众以及远来观战的才相信这是真的,登时欢呼雀跃、人声鼎沸,乱作一团。
不几日后,王家大门上挂了一块醒目的匾额,上面是王隐亲书的“神刀门”三个大字,开始大收门徒,神刀门虽刚成立,但其力挫伏虎寨、灵川拳,尤其是王隐一刀将“岭南第一剑”章寒劈出擂台、二十余招取胜之战早已遍传广西,前来拜师之人络绎不绝。
(在唐时,静江府即今天的桂林属岭南道,岭南道包括两广和周边省份的一部分。至宋时,另单独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下辖广江府,再下辖静江府。)
初七虽为懵懂顽童,也知王隐能惩治恶人不是会仙法,而是武功高强,于是也央求着拜师:“老爷,我也想学武,长大以后也能像您老人家一样能惩治恶人。”
王隐放下手中的茶杯,以手抚初七的头顶,有些感慨地说:“其实我成立神刀门也是由你而感,你本身资质也算上佳,我本打算亲授绝学,但只惜你幼年正值骨骼筋脉发育之时,颠沛流离、饥餐露宿,已伤了你的筋脉,更有因被毒打致伤,虽未落残疾,但已伤了你的骨根,我神刀门绝学最讲刚猛霸道,以你身体之弱,贸然学武,只会造成内伤,甚至危你生命。”
初七听了似懂非懂,但也明白其中大意,不禁低头,神色黯然。
王隐见了也有些神伤,又安慰初七道:“其实学武也未必是件好事,我虽能纵横江湖,但也因武而生许多缺憾之事。”顿了一下又道:“你学武先天不足,可先修习神刀门的入门内功心法,此心法除迎敌可用外,也可强筋骨、增气脉,如果你学有所成,纵不能成为一流高手,但也可学武防身,不过是否能有所成就,就看你的造化了。”
王隐虽授内功心法,却不让初七行拜师之礼,不算神刀门弟子。初七日夜勤修习内功,过得两三年觉身体强壮、力愈常人,再央求拜师学武,王隐仍不答应,却找来一只大铜壶,要求初七日提此壶锻炼筋骨、增强内力。
这只大铜壶本是在山东沏茶汤之用,装满水后足有二百余斤,平时放在桌上,有人要茶汤时只需提壶柄,将壶倾斜,汤自然流出。平时搬运即使是空壶也要两人抬着。王隐先教了初七内力运用之法,后要求初七用此巨壶沏茶倒水,但绝口不提传功之事。
王隐为人正派、素有侠义,而且神刀门武学惊人,尤其是注意维护同门,保一方平安,声名远播。李同天成为内门弟子时,神刀门成立十年,已颇具规模,连收弟子也另具一格。
王隐已在成千……
上万名弟子中只挑选收了七名真传弟子,包括大徒弟王天威共是八人。分别是大弟子王天威,本是王隐本家子侄,自幼跟随王隐,为人忠厚正派,苛守门规、礼法;二弟子陈永泰,在入门之前就是本地成名人物,为带艺投师,入神刀门后弃剑习刀,为人最为谦和,有容人之量;三弟子唐风,是王隐在其少年时直接选为真传弟子,天分最高,年龄虽轻,武功却已超王天威,少年侠气、快意恩仇,只是武学顺利,难免心高气傲、好胜心强;四弟子雷同,是从外门弟子开始进阶到真传弟子,天生神力,为人仗义,只是有些鲁莽;另外三名弟子分别是吴行、周江、冯长奇、李子番,也都是从内门弟子中比武挑出来的。
院内的杨树顽强的发出了嫩芽,向着春天呐喊。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路全福学习期满两年,在神刀门得李同天、初七此两良友,一旦别离,十分不舍,最终撒泪相别。李同天和初七怅然而回,才知已开始举行比武大会,在三年期满的内门弟子中挑选真传弟子,忙赶到现场去看。
比武地点最为宽敞的外门弟子练武用的习武场,外门弟子已一年期满散去了,习武场中站满了内门弟子。此届比武弟子的传功师兄是王天威,院内摆了一张八仙桌,王隐坐在桌旁,正凝神看正在比武的弟子,对收真传弟子之事,自然也极重视。
李同天与初七二人听场内兵器交击声不绝,正比得热烈,忙挤到前面去看。内门弟子在神刀门已经过了四年的修炼,武功已是学有所成,放在江湖中也不算是庸手了。场内比武的两人,一个名为张严,是这一期内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刚才已连胜两场,略事休息后正与一胖子进行第三场比武。

两人虽是同样的师傅、相同的招式,但使出来却不尽相同。胖子下盘扎实,刀法变化少但力道威猛十足;张严步法灵活、刀如雪片飞舞。两人已斗了几十招不分胜负,张严突然招式骤紧,刀舞动一片银光,闪人双目,胖子只能摆出防招的架式,护紧了门户,但他本身武功以力取胜,更擅长进攻,如今防守自然是非常吃力,大家都看出张严已占居上风。又十数招后,张严大吼一声,刀法忽变,胖子只见刀光片片,难分虚实,不由慌了手脚,干脆放弃防守,一刀向前猛劈,觉眼前人影一晃,背后一凉,张严已退了开去,拱手道:“承让。”
胖子这才知道自己的后心衣服已被张严砍开一道大口子,暗恨张严平日藏拙,到比武时才出绝招,但自知已败,沮丧道:“张师兄原来武功如此高强,今天献丑了。”说完退了下去。
张严不由面带得色,在这一期的内门弟子中,以他和胖子武功最高,今天能连胜三场,胖子也败于已手,今……
年的真传弟子已是非自己莫属。其他同门正在犹豫谁再挑战时,王隐突然说道:“李同天,你下去和你张师兄比试一下。”
李同天愣了一下,见王隐正看着自己,知道没有听错,才排众而出,走到兵器架前取刀,但此次比试弟子人执一刀,兵器架上只有枪、棍、剑等其他兵器,李同天只随手取了一条长棍走入场中,拱手道:“张师兄,久闻大名,今天有幸请教,还请师兄不吝指点。”
张严哼了一声:“原来是李兄,你我虽不相识,但也听闻你带艺入门,武功进境快,能相互切磋武学,张某也感高兴。”但不由心中有几分不快,神刀门共有内门弟子约三十人,相互之间纵不相熟,但也闻其名,知李同天为新入门的佼佼者,师傅让其前来挑战,却是有几分对自己当真传弟子不满意了。
在观望的众人看来,李同天也有些不自量力,武功讲究勤学苦练,并无速成之法,功力的提高需要时间,李同天进内门不过一年,武功修为定浅,和已学成师满的张严比起来,定然是不敌了,何况手中只持一白腊杆。神刀门弟子当然最擅长的是使刀,即便学过棍法,也不会太精熟,并且棍遭遇钢刀,只能是断做两截了。两人尚未开打,胜负其实已分。
王天威也露出不屑一看的神情,陈永泰心中也暗叫这李同天太大意,竟然舍自己所长的刀而用棍;王隐面不露声色,只有初七,他对李同天有种近乎盲目的相信,即使李同天是赤手空拳入场,也定能战胜张严。
李同天摆开架式,道一声:“请”。张严心中缜密,见李同天手持长棍,不由高兴,暗思只要刀棍相交,斩断其棍,自然在数招之内可胜,心中胜算已定,谦道:“还是李兄先请。”
李同天一笑,一招“腾龙出海”,单手持棍直击张严胸前,张严未想到李同天距自己尚远,突然发招用尽棍长向自己旋戳过来,但并未慌张,右脚后伸退了半步,大刀一转,去削长棍。李同天刚才一式未尽全力,棍仍在中途已然收回,身体一张,转棍后一式“当头棒喝”迎头下击,这两式本来不太可能连在一起,但李同天借转身之势,竟然两式如行云流水,令人称奇。
张严也有些意外,但作为内门弟子中的翘楚,却也未慌乱,而且还暗自心喜,举刀上撩,一旦兵器相撞,两力相加,长棍非断为可。哪知李同天这招仍是虚式,长棍半回再出,竟然绕过大刀去戳张严的胸腹,张严举刀格空,棍已到小腹,忙单手回刀下削,李同天已料其变,在长棍吐出时身形已下蹲,棍却奔张严的脚踝,张严这次再变招也不及了,只能回身跳开。
李同天也未追击,持棍而立,李同天一招数变,却毫不拖泥带水,旁站之人已有人喝彩,初七更是喊得响亮。
张严站定后,知道李同天刚才是有意留手,不然长棍虽能被削断,但自己非受伤不可。只是自己一时轻视大意,只一照面,李同天就逼退自己,占尽上风,说道:“想不到李兄武功惊人,恕我刚才轻视于你了。”口中虽说的是客气话,意思却是指刚才我未尽全力,才被你一时得手,并非是我不敌。
李同天哪能听不出来弦外之意,但只是淡淡一笑:“还想张兄指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