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张良的铁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无常独自一人在山顶上呆了一整天,而且第一次不是那么活跃了。月亮女孩重提要去看张良的铁锥的时候,她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静坐在哪里。静静的跟着我们登上了竹槎。
公元前二一八年,秦始皇的车队旌旗蔽日,浩浩荡荡的行进在黄河南岸。这是他的第二次东巡。
前一年,秦始皇巡游海上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我用意识告诉月亮女孩和黑无常:
那一次,秦始皇东巡郡县,首先上邹峰山,立石碑颂功德。然后封泰山,禅梁父,再东游海上,先到渤海湾的黄、垂两港,又到了成山,之罘。由此南行到琅琊,在那里留住三个月,修建琅琊台,同时下令自内地迁徙三万户百姓到琅琊台下居住,免征那些百姓十二年的赋税。也就是说,他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特区。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特区的百姓是强制迁徙的。也就是在那次东巡的时候,有一位齐人方士叫做徐福的上书说,东海外有三座仙山,分别叫做蓬莱、方丈和瀛州,仙山上住有仙人,生长着长生不老药。他自己愿意带领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出海去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可以让始皇帝万寿无疆。徐福带着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出海以后便不见了踪影。
大萨满麻黑:“传说,徐福带领着那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到了日本。日本人都是他们的后代。”
我:“秦始皇第二次东巡一定会到琅琊台下,去看看那里迁徙过去的三万户百姓。还有一件事就是看徐福回来了没有。”
大萨满麻黑:“张良当然也就知道了秦始皇东巡所要经过的路线。”
博浪沙。一座山顶上。
青春年少的贵公子张良正指挥着三个大汉用长木杆子搭建着一个支架。
支架搭好了,张良又让那三个大汉抬过来一只大铁锥,用一根棕绳将大铁锥悬挂在那个支架上。那个大铁锥很大,很重,像一个拉长了的陀螺的形状。
月亮女孩:“就是那个大铁锥吗?”
我:“我感觉到就是那个。”
月亮女孩:“怎么用呀?”
我:“慢慢看吧。”
张良推动铁锥,大铁锥开始晃动起来。
张良让大汉不停的推动那只大铁锥。大铁锥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张良看着晃动着的大铁锥,又看着远处缓缓走来的秦始皇的车队。
张良让大汉再推大铁锥。
大铁锥的惯性带的支架有一些晃动。
用木杆子搭起来的支架晃动着。张良并没有注意到。他正在专心的看着车队行进的速度,计算着距离。
那三个大汉都在一下接着一下的推动着铁锥。
木架子有节奏的晃动着。
秦始皇的车队更近了。
张良一刀砍断了系着大铁锥的绳索。大铁锥带着呼呼的风声砸向了秦始皇的车队。
大铁锥正好落在一辆豪华的马车上,将那辆马车砸的粉碎。
张良恨恨的一拍脑袋:“咳!天意。砸错了。”
他告诉那三个大汉:“拿着我给你们的钱,赶快逃命去吧!记住了,千万不能被抓住。要是被他们抓住了,会诛灭九族的。”
张良和那三个大汉分头跑了。
山下,秦始皇看着被砸碎的副车,说道:“一定要抓到刺客!”
我们随着亡命天涯的张良来到了下邳。
张良神情索然的走在一座桥上。
桥上正有一位身穿褐衣的老者悠闲的斜躺在那里看书。老者的一条腿高高的架起来,高举着的一只脚晃晃悠悠的,脚上的鞋被他不经意间甩到了桥下。
看见老者的鞋掉到桥下,张良站住了。
老者说:“去,把我的鞋拣回来。”
张良到桥下把老者的鞋拣回来,又半跪着给老者穿到了脚上,然后一言不发,站起身走了。
老者在后面哈哈大笑,说道:“孺子可教矣!过五日,天亮之时,你来与我在此相会一次。”
五天过后,张良来到桥上,老者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见到张良,老者责怪他:“约会之时,少年人迟到,是大不敬。”
张良低头不语。
老者说:“过五日再来吧。”
又是五天后,张良没到半夜就在桥上等候着老者了。
老者看见张良先到了,非常高兴,他拿出来一册书赠送给张良。
他说:“细读此书,可以作为帝王之师。十年后你会成就功名,十三年后再见到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了。”
张良恭恭敬敬的接过了那册书。低头看,书上写着的是《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那几个字透出了一缕白光,直达天际。

黑无常:“他是黄石公。”
大萨满麻黑:“你什么也不要想!”
黄石公:“有外人。”
黑无常:“那里有外人呀?”
我:“他说的外人就是我们。”
大萨满麻黑:“快走吧。”
黑无常:“他真厉害。”
我们没有直接回去。我随着《太公兵法》几个字透出来的那一缕白光追了过去。
一阵空寂。使人六神无主的空寂。
一股炎热。让人心神不宁的炎热。
一片火光。漫天的火光。
洪水滔天。浊浪翻滚的大洪水。
我有一些心悸。
黑无常:“乌剌罕叔叔,我们回去吧!我害怕。”
大萨满麻黑:“别怕。我们这就回去。”
回到了“野庐”。
月亮女孩:“张良的大铁锥和朱亥的铁锤不一样。朱亥的铁锤是圆的。张良的大铁锥是长的。”
黑无常:“你还惦记着铁锥和铁锤的呢,刚才,你不害怕吗?”
月亮女孩:“怕什么呀?”
黑无常:“是呀,怕什么呀?我也不知道怕的是什么。可是,我这辈子也没有刚才那么害怕过。”
大萨满麻黑:“不光是你,我也害怕了。”
黑无常:“你是大萨满,你怎么还能害怕呢?”
大萨满麻黑:“我要是不说,你当然不知道。可是,我必须得说出来。说出来以后,我的心才能放下。”
我说:“那一缕白光对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感觉到,要是追上了那一缕白光,我就什么都会明白的。可就是我们怎么进入了那样的世界里?那空寂,那炎热,那火光,那洪水挡住了我。那都是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挡住我?”
大萨满麻黑:“乌剌罕,我知道,我的修为可能永远也赶不上你。可是,我想提醒你,你不能光顾着看人、看事,你心里的那些东西要是放不下,终究是你的累赘。”
我一下子醒悟到,在这几天里,我似乎都是在无意识地看着历史上的人和事,而我的思想却好象是停滞了,。
我向大萨满麻黑投过去感激的目光。
黑无常:“大萨满,那个张良一铁锥没有打着秦始皇,秦始皇也没有抓到他,还让他成了‘汉三杰’,他也太幸运了!”
大萨满麻黑:“幸运的人还有很多呢。像汪精卫,他不是也很幸运吗?”
黑无常:“你是说大汉奸汪精卫吗?他也当过侠客?”
大萨满麻黑:“他当大汉奸是以后的事。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科举考试,得过广州府县的第一名。他还考取了赴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公费留学生。留学生毕业考试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可以说是年轻有为。1910年,为了回击梁启超那些保皇党讥讽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汪精卫和黄复生等人便预谋去刺杀大清朝摄政王载沣。临行前,他在《致南洋同志书》中说,‘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也是挺悲壮的。他们在北京后海银锭桥埋设炸弹的时候被捕。在狱中他还赋诗写道‘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首诗慷慨激昂,一时为人传诵。由于当时肃亲王善耆在审理他们的案件时对汪精卫的人品、才学产生敬重,经过他对摄政王的斡旋,汪精卫被判终身监禁。辛亥革命之后,他们被释放,成了国民党的领导人。可惜的是,日本侵华的时候,他错了念头……”
我不再去听他们的谈论。我顶着夜色上了山。
坐在山顶上,沐浴着半边新月的光辉,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纳丹河水,我静静的想:这几天真的是只顾着陪黑无常和月亮女孩两个人玩了,竟然会忘了自己所要追寻的目标。
纳丹河水还是那样缓慢的流淌着。
纳丹河边有一个亮点,好象是一块圆润的石头。应该坐到那里去,那里离纳丹河水更近,那里与月光更亲。
于是,我坐到了那块石头上。
我一下子警醒了!
是我的身体坐到了那块石头上,而不是我的意识,我的灵魂。
我刚才只是动了一个念头,就在瞬间将自己从山顶上移到了河边。
我真的具有了和大萨满麻黑一样的神通。大萨满麻黑不在的时候,我也能够自如的运用大萨满的神通!
对了,我已经距离成功不远了。我还等什么?
月光下,那只竹槎出现在意识里。
我没有惊动大萨满麻黑,也没有惊动月亮女孩和黑无常。我跨上竹槎,前往古希腊,去探望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