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骨肉分离 旧日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那镜月道长去了原来的驿站,牵上他的血汗宝马,再不走水路改走旱地,向中原的方向前进,那马匹的确神速,非同一般的骏马,他翻山越岭过桥淌河,脚不停蹄的赶路,全仗着这匹好马了,一路上的辛苦自不在话下。
自镜月走后,乔巴多勒心里很是挂念,对娘子说道:“现在也不知恩人在何处了,这样过去了快大半年了,你也怀胎有孕在身,要不是这样的话,我也可以在外面多打听打听。”娘子听后说:“是啊,我现在感觉到身孕胎重,恐怕怀得是两个孩子呢。还算好,你不像以前那样出去打猎,总能看见你在家里,让我也不用那么的担心,等明年恩人回到草原的话,我也可以看看恩人是何等仙风道骨的人了。”乔巴端来酒,细摸着盘中的玛瑙玉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酒说道:“等孩儿生下来过得几年的功夫,我就送他去中原读书认字,大不了多出一些银两,找一个私塾好好的念书,别长大了跟我一样的粗俗诳夫,枉费了老天恩赐给我们的福报。”他娘子听了,也点头道:“孩子生来就有福,想必一定聪明伶俐,我想他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样到了下半年,乔巴意想不到的是不仅喜获贵子,还同时添了一位千金小姐,这真是让他喜上眉头。按恩师给起的名字,大的男孩子就叫乔子傅,小的女孩儿就叫乔娜多勒。这事儿由着乔巴高兴地睡不着,当初恩师帮他孩子起两个名字时,也想不到竟有龙凤胎一起生出来,一想到这里,他不禁失声笑了起来。时间飞快的过去了,子傅也慢慢的长大,到了这年冬至的时候,乔巴开始收拾包裹,准备明年天气暖和了就送孩子去中原读书。正在这时,忽听见帐篷外吹起了号角声,他向外伸出头一看,原来是宫中九王爷带着一大群侍卫出来打猎,途经他的帐篷外,使得周围风声鹤唳。
乔巴知道那鼎鼎大名的九王爷乃当今皇上最宠信的人,四处征战他都不忘搜剐民脂民膏,还把那些被俘的女眷堆在他的大院里,让士兵们一起哄抢,闹完后才开庆功宴,抢来的财物就放在他的地下仓库里。有一句民间谚语这样说道:“九九三重九,三年苦到头,十年耕地忙,一年银满仓。”讲得就是这九王爷的霸道和贪心。
乔巴看这些人来得太急,外面冻干的毛皮都没来得及收,就急忙把夫人叫了进来,说道:“娘子,你换身衣服带乔娜到后边的马篷暂躲一下,我看他们走了再来叫你。”夫人带着孩子刚过去,那帮人就过来了。其中有一侍卫对他叫喊道:“知道我们大爷是谁吧!把你家藏好的那些玉石金珠,还有毛皮猎物通通交给我们带走,九王爷是看得起你,才让你有机会给他老人家献寿,过得几日就是我们九王爷的七十大寿,你听明白了就赶紧照着作吧!”乔巴一听来者不善,连忙把子傅拉到一边,轻声说道:“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在这里,你先出去玩会儿,一会儿爹就来找你。”那子傅正年幼无知,好在先机聪明过人,听完后答道:“我去找小马驹玩去了。”便出了账篷外,往草地上走去。
乔巴从柜子里搜出一些珍藏的宝石装在铁盒子里,一并递到了那侍卫的手里。接着他说道:“各位大哥,因在下家中孩子太小,很久都没去远处打猎,所以未有其它的宝物相送,如不嫌弃这点劳什子,就当送哥儿们喝酒,要是有九王爷看得起的也是我的福气了。”那侍卫瞄了一眼他手里的东西,拿布往上一盖,包起来带着那群人就出了账篷,嘴里一边说着:“就这破玩意儿还想讨大人的欢心,真是有眼无珠。”
见那群侍卫慢腾腾地往马篷走去,乔巴心里隐隐不安起来,子傅在远处喂着他的小马驹,离得稍微远一点,乔巴转身跑了过去,刚拉着他的小手时,就看见那群侍卫从马篷里把夫人赶了出来,有侍卫吼叫道:“有什么躲躲藏藏的,看你长得这般模样,给我当厨娘都嫌烦,手里牵着的那女孩儿是你的吗?”他娘子赶紧答道:“大人,这是我的孩子,我正陪孩子在这边玩。”这时候,九王爷骑着马过来了,那王爷低头左瞧了一下娘子,又右瞧了一下她手里牵着的孩子,乔娜这时吓得躲在了母亲的背后,九王爷看了一会儿,说道:“出来让我仔细瞧瞧,还看不出你这孩子水色秀丽,倒不似你娘的样子。”他娘子听王爷这么一说,更吓坏了。乔巴见事情不好,赶紧把子傅往小马驹那边一推,急步往马篷边走了过去。
乔巴急急忙忙地走到九王爷的座骑下,低着身子鞠了一躬,说道:“王爷,我这孩子从小多病,实不好养,您要是喜欢那些毛皮和羊羔,等我明春打猎后亲自送到宫中来侍候您老人家。”平常性子粗犷的乔巴此时为了孩子不得不低三下四地说话,央求王爷放过孩子。九王爷听后不言声,俯视着他微微一笑,用手向旁边的侍卫挥了一下,又指了指乔娜,然后骑着骠马就离开了。那群侍卫等他走远后,拉过孩子的手来一把抱上马背,一群人就这么扬长而去。
子傅一见妹妹被带走了,眼泪涮的掉了下来,他奔过来一把抱着他娘,哭道:“娘,他们为什么要带走妹妹啊!”这时,乔巴悲愤地望着那马背后的烟尘,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气极了的他把门外的马桶踢了一个地朝天,半天才蹦出话来,骂道:“这帮狗杂种!!!娘子??”他刚来得及揽住夫人的腰,便一起摔倒在草地上,“娘子!快醒醒啊!!”他惊呼着,一面叫道,“子傅,快去给你娘倒口水来!”子傅起身擦了擦眼泪,跑进账篷内倒水,又撒了一地跑出来,这样来回跑了好几次,才把他娘给救活过来。进了屋里,子傅看见爹爹一晚上像是老了许多,而娘躺在床糊着说不出话来,又再也看不到妹妹的身影,子傅心里难过极了。

“爹爹,我长大后一定要把妹妹找回来,不会放过了这些坏人!”看着子傅说话时那坚决的眼光望着他,乔巴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悲伤。“好孩子,要记住这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以后长大后要恩怨分明,多作善事,不要像这种欺行霸市的人一样,他们不得好死呢!”又拍了拍子傅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我这就送你去中原读书,以后有机会再见到恩公就让他教你武功,让你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不让那些欺负你爹和娘的人得意。”子傅听完后,使劲点了点头说:“爹,娘,你们放心吧!孩儿一定会牢记你的教诲,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就这样,乔巴忍着内心无比的悲痛,带着子傅前往中原去了。在京城的边上,乔巴从路边的小茶馆里打听着城里面私塾的情况,想找一位文风博才都非常好的老师教导孩子,当他正跟茶馆里的小伙计攀谈的时候,子傅跑到街对面卖冰糖葫芦的摊点上,眼巴巴地望着那一串串红得发紫的冰糖葫芦,这可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呀。
那卖葫芦的老大爷见摊子前跑来一位身穿虎头背心,脚蹬黑色毛靴子的圆头大眼的孩子,不禁乐了,问道:“孩子,你从哪里来的啊?是不是想吃冰糖葫芦?”那子傅也不怕生,回答道:“我从草原上来,进城读书认字。”那老大爷搅着糖葫芦丝,从锅里拿出热乎乎的一串来,递到他的手里。子傅高兴极了,拿起来便咀嚼起来。乔巴一见孩子在街对面吃上了,连忙跑过来说道:“这孩子,刚从家里出来不懂事,大爷我给你钱。”一边把银角子递了过去,那大爷推开他的手,忙说道:“不用了,就算帮我家小孙子吃一根吧,这孩子样儿好逗人疼爱的,没关系。”乔巴再次道谢了大爷,而后拉着子傅的手向城南角上的白瓦墙走去。他听说那里有一家私塾特别受人敬慕,据说那私塾的老师曾是先皇家师门徒里最得意的一位,早些年出了宫门另起家业,如今是门庭若市,找他教书的人多到达官贵人,小到殷富人家,更有外来的仰慕者千方百计的想进这家私塾,可更怪的是,这老头子脾气有些古怪,不是谁来都要收下,也不怕得罪官人,见面就收进门费,但要是学生合他的脾气,他一分钱不要也肯教。
“子傅,你刚来京城,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好玩,但爹爹这会儿要告诉你,正经的读书是半点都不能戏耍的事情,等你学得知书达礼的时候,才能明白是非黑白,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子傅睁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望着父亲说道:“爹爹,我明白了。以后你再来看我时,我就懂得很多的事情了,老师什么都会教我吗?”乔巴听完孩子幼稚而纯真的话,想了想说道:“那是当然,在老师面前要尊重老师,有问题就要学会请教,记住了吗?”“知道了!爹爹帮我找老师,我一定好好地读书。”
两人说着话,来到了城南角上那几排白瓦墙边,里边是几处四合院,外面有道门槛儿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文章乃天下事,事事亲为;功夫实人间道,道道通天。”一看这般大气派的字幅,乔巴就知道找到那家私塾了。他上前一步,叩了叩大门的铁环,大声说道:“草原牧民乔巴多勒带子特来拜访先生,望先生能给予启蒙教导。”说完,只听见里面有人移步出来,拉开书院的大门。这时,乔巴见一位神清气爽的书僮站在了门口,那书僮向他问道:“可是找家师教授读书的事情?带孩子进来吧。”乔巴连忙把子傅拉进院内,随书僮进了里屋的一间书房,那书房里显得雅致清新,笔墨纸砚都置于案台上,刚进去就听见有人说话:“带孩子到这边来吧,让我仔细瞧瞧,愚蛮痴玩的孩子我这里是不收的。”乔巴抬头一看,见书窗前站着一位老者银发鬓鬓,一双利剑似的眼睛直刺到跟前,他把子傅往那老者面前一推,诚挚地说道:“这位先生,我的孩子尚还年幼,但秉性纯良,还望先生教化其子,盼他长大后能有所作为。”那老者淡然看了一眼子傅,说道:“这孩子长得倒是福寿天相,身子骨结实。看他两眼有神,宽眉直鼻,但眼中有股子抑郁之气,日后只能慢慢引导,催之过急也不是好事。”乔巴一听,喜从心来,知先生言下之意是收下孩子了,忙抖身抱拳合掌,恭敬地说道:“多谢先生收留,我就把子傅交给您了。”于是,乔巴拉着子傅的手,跟他又说了一些嘱咐的话,把随身所带的财礼钱交给了那书僮收下,这才出了书院的大门,走上了回家的行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