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5章 东方之光(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95章东方之光(上)
说在前面的话:又光荣的得到推荐了,曾经在前段时间断更,理由可以找很多,不过都不说了。已有条件能够保证这个月的持续更新,只要没有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保证至少每天更新五千字,如果小爆发的话,可能奉上万字章节。另外尽量改变一些文风,争取写出比以前好的细节和人物。
正文:
庄不鸣在镇江租界迎来了纪元1714年江南的初夏,一支途径镇江租界南下的北海武装商船队在镇江短暂停留,不仅送来了一支六十多人的消防队,还把呆在济州岛上思夫心切的小淑顺、张慧妹和伊奴三女一起送到了镇江。在庄不鸣的女人中,地位和身份区分完全不符合此时的本土习惯,伊奴三女与庄不鸣之间是父系氏族的同族关系,伊奴三女中,年龄大的年过四十,小的比庄不鸣小几岁,不过庄不鸣一直养尊处优,即使在野营中也很讲究,生活水准也很不错,因此一直变化不大,倒显得年轻一些。失去族人的伊奴三女把收留自己的庄不鸣作为新的族人和家长,一些卫生习惯还是庄不鸣强制实现,因此三女对庄不鸣的态度,既尊重,又关心,在外人看来如同婢仆,但又不完全一样,似乎没有身份高下贵贱之分。张慧妹名义上是妾侍身份,至少多半不知情的北海领民这么以为,实际上更像是庄不鸣的女管家,庄不鸣私宅里面的禽蛋场、孵化场和蔬菜大棚,最早就是张慧妹带着伊奴三女搞成的,当然庄不鸣的智慧和见识必不可少,不过真正的执行者确实是张慧妹。名义上庄不鸣的正妻候选人小淑顺才十四岁,刚完成庄不鸣规定的高级小学课程测试,这几年除了庄不鸣给她专门寻找编写的小学教材,还让小淑顺在军校和工读学校随班学习,还因此在军校和工读学校特设了女班。女班的课业相比标准班轻松很多,也不得不在教程中加入此时的时代特色,女红、化妆、厨艺很多标准班没有的课程,小淑顺也在女班有不少手帕交。
根据庄不鸣近年新年签署的新法令,北海合法居民中,全部军属和官属(俗话说吃公家饭的人)的未分家子女,不论男女,年龄在六岁到十五岁之间,身体无残疾,智力正常的少年儿童,强制性进入各地新建的初级小学接受三年制全日制基础教育,其中十二岁以上男女青少年可以自愿住校,学校提供免费基本食宿。并且从今以后,这些军属和官属的十六岁到十八岁子女,必须在预备军经过至少一年服役义务,接受军训。另外,在初级小学三年制基础教育完成后,另外建有自愿入学的三年全日制高级小学,今后北海基层官员选拔,逐渐向经历高小教育的毕业生转移。此举是为了以现代学校教育取代本土仍旧实行的传统科举,为北海的扩张预备基层管理干部。这一手的效果影响极其长远,一方面开始从根本上瓦解本土儒学的社会思想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开启民智,加上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足以抵御外来宗教,尤其基督教各流派和伊斯兰教各教派对北海社会思想主体的侵袭。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初小级别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成为北海女权主义最早的萌芽。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开始改变本土社会带来北海领地的等级划分旧观念,都是一样的同学,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低人一等。对于其他北海合法居民(指一般民众,以区别于吃公家饭的人),相关年龄段的教育听凭自愿,如果自愿入学,则与其他同学一样接受免费教育和住宿。之所以优先对军属和官属子女强制初小教育,是因为这些人吃着庄不鸣给的饭,接受庄不鸣的管理,容易操作,再者,免费基础教育的人力物力条件目前有限,只能先满足部分少年儿童的需求,还有就是免费基础教育是一种还没有普遍的特殊福利,当然对自己的最铁杆追随者给些甜头。
北海小学教育在前几年工读学校实践的基础上,全部采用白话文教学,仅在高小开设少量文言文和诗词选修。教学使用正体字(繁体字),不使用简化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本土、朝鲜、倭国、安南等东方世界普遍使用正体字,庄不鸣不想把自己孤立在这个巨大的文化体系之外,而且在庄不鸣看来,简化字的产生有不少时代造成的遗憾,在这个新世界,简化字并非必须,即使来自穿越资料的简化字文本,庄不鸣特意秘密安排了几个学生,进行转换,拿出来的资料,都是按照北海字体规范的正体字。不过文言文在北海基础教育中大幅度削减,主要是文言文是传承自远古的祭祀和记事文体,远古的中华文字记录在木牍和竹简上,记录载体空间有限,因此文言文尽可能言简意赅,但是也是这个原因,加上没有标点符号,这些文言文的记录方式往往很难精确细致。在北海转向工业化的时候,文言文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实际需求,很难想像,用文言文准确记录和阐述化学反应和物质转换细节。加上文言文教育的时间成本太长,文法比较复杂,学习的过程难度较大,没有十年苦读,很难理解和运用,因此北海基础教育基本废弃了文言文,全面转向实用性较强的白话文,并且以文字朴实精炼,叙述定义准确为上品。
白话文教育的成本较低,三年内可以完成初小课程,这个教育水平做工人基本可以对付生产的日常报表和文字记录,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入专门的技术岗位短训班。这种基础文化教育背景,使得北海出身的学校教育学生与本土仍旧占主体的四书五经学者有极大差异,因此北海商船带到镇江租界的军校学生,只要离开租界区域,姿态和气质很明显是外国人,尽管有些学生的本地化讲得不错。因此北海行营哨探处为了培训气质不那么出众的密谍,很是费了大工夫,而且能用的人才实在不多。庄不鸣拿着哨探处的培训报告,里面很多诉苦,不觉也是苦笑,怪不得那些特殊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谍报工作屡屡受挫,其实目前北海也有这种类似问题。除了少数天才表演型的密谍,以及部分就地招募的密谍,北海对本土的谍报网来日方长。
北海夏国目前的社会体系还很年幼,不完善的地方很多,社会分工还在剧烈的转型中,绝大多数北海领民来自本土农业人口,然后不自觉的被卷入正在扩张的北海工业化进程,成为基层劳动力。北海产业工人初始时期的主体文化基础很差,而且比较缺乏组织纪律性,对北海立国的私有权为基础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多。为了针对性的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北海各厂矿受到来自庄不鸣的特别指示,特许建立工人联合会,并且其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承担起组建工人在职教育的组建工作,并且从北海全部领地范围招募教师,同时在厂矿本身内部建立岗位职能学习班,培训熟练专业技术工人。这些业余学校和技术短训班是北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且逐渐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与北海各科学研究机构逐渐挂钩,在这些种类多样的教育和文化扫盲基础上,最后在北海新首府,位于中部偏西的石川河南岸,北海军政最高指挥机构所在地,建成一系列理工综合高校。
在镇江租界外,很多本地人把北海武装商船队的船只称为东洋船,把庄不鸣和属下们叫做东洋人,起初庄不鸣很烦恼,不过后来也想开了。北海夏国现在的主要领地位置,就在倭国京都北部偏东,当然对本土人士来说,那比东洋倭人更东面,自然成为本土人口中的东洋人。其实此时倭国的造船业极为原始,远洋航运几乎是零,倭国本身绝大多数远洋贸易被新兴的北海武装商船队垄断,另有少量归于朝鲜商船和尼德兰商船。北海自己的工业品输出和原材料进口,都是北海自己的商船运输,这些运营力量多半会到本土沿海港口短暂交往,因此伪清朝廷和民间此后所谓东洋番船和东洋人,一般都是指北海商船和北海出身的移民。
北海社会这十多年的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和财富积累,部分行业和技术的社会成果也十分出色,远超同时代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但是因为不断接收新移民入境,虽然劳动力基础在长远看来在扩大,后劲十足,但是同时消耗了大批衣食物资。北海只有部分富商、农场主、牧场主、工矿业主和军属官属等少数人相对生活富足,大多数北海平民的生活水准仍旧比较低,仅仅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已,能够在北海工业化进程中获利的草根阶层为数极少。在北海现有的产业结构,作为生存基础的农牧业中,畜禽养殖业的饲料类种植和收获连续稳产高产,豆类、薯类和玉米作物在化肥和农药的巨大支持下,用工业化的农场经营模式进行管理,由专业的饲料生产厂配置各类畜禽饲料,饲料价格长期稳定在低价位,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大大促进了北海的牧场和禽蛋场的扩张,产出的皮肉羽绒基本满足了军用需求。不过北海移民最爱吃的稻米和小麦的自有产量始终不足,不仅不能满足军民日常需求,而且连国库都不能维持基本储备。北海在本身实力有限,战争维持能力还不是很有把握的状况下,最终决定开战的重要原因,就是北海军民对粮食和粮食产地的强烈渴望。为了改变现有家庭处境,很多家境贫寒的北海领民被动员进入北海外贸体系的远航船队,纷纷加入传说中发财极快的北海武装商船队。北海武装商船队实际上是北海舰队直接掌控的预备队和浮动训练基地。这些武装商船和上面的水手船员,成为北海对外扩张的急先锋。

这次从北海调到镇江租界的这六十多个所谓消防员,是一次偶然失火的契机造成的。严冬天干物燥,镇江城内北门大街的一处当地士绅家宅走水,火势不幸随北风扩大,点燃了临近的不少民房,眼看一场可能烧毁全城的大火即将蔓延开来。此时在镇江北门外停泊的一队北海商船船员,看到北城起火,随即迅速动员,并携带北海化工的泡沫灭火器迅速赶到现场。北海商船虽然龙骨和肋骨为钢铁制造,但大多数构件材料都是木料,因此灭火器具一直是最重要的配备。火灾很快被控制,连火源的那家士绅房屋,除了最先着火的几间,其他大部分院落也基本完好无损。这次火灾给镇江官民巨大震撼,如果不是北海船员及时带着消防器具赶到灭火,这次镇江民众和官府都难逃祝融之灾。因此在报请北京伪清朝廷批准后,伪清镇江官府与北海租界商议,由北海租界承担组织民间消防队,承包镇江城的消防管理,自备消防器械,自筹消防队人员经费开支。作为回报,镇江府城及其下辖的乡村对北海商人全面开放,并减免税收,不过这个所谓的减免税收,仅仅是伪清镇江官府和属下的官方机构免税,平时私下里的所谓陋规(好处费)半文少不得。镇江租界和镇江城的消防一体化,看起来是伪清镇江官府占了镇江租界的大便宜,实际上造成了镇江城对北海军队的单方面透明,这个后果很严重,不过当时谁也想不到北海在镇江租界组成的民间消防队是什么人物。其实深入想想,就能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掌握火的发生和灾害原理,拥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有效及时的完成消防任务,因此最善于救火的人,也必然对纵火有专业知识。其实这批专业消防员就来自北海夏军某工兵营,原来最擅长的就是使用燃烧弹、白磷弹、火油弹进行纵火,在对付倭人、土著的作战中手段凶狠,花样繁多,目前不过是暂时转职,找个修养的去处。
与镇江城内本土传统房屋住宅的土木结构不同,北海租界的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砖混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强,租界地域狭小,土地多半用于建筑和货场,因此几乎没有多少植被,租界主要地面实现了硬化,其他地方也基本被石子覆盖地表,因此天然引火物很少。即使租界的建筑材料,也往往只有部分门窗使用木料。租界内除了大食堂,平时家居做饭不像租界外使用木柴,而是全部使用蜂窝煤炉,而且所有租界内部的宿舍类居民集中的建筑,厨房必然独立在外,以免万一发生火灾。同时租界建立有严密的消防制度,日夜有值班消防员执勤,在全部辖区要点都有消防蓄水池,在重点货场和居民点都设有消防器具储备点。因此北海在镇江租界的防火安全效果很好,不像其他外面,到了某些季节,火灾频繁发生,而且往往救助不及时,损失惨重的火场屡见不鲜,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伪清镇江官府的消防外包效果极好,从此火灾发生率和救火的成功率都大为改观。伪清官员尤其对北海派出的消防队使用的灭火器具有极高评价,因此北海化工又多了一个对本土的重要免税出口项目。北京伪清朝廷做出决定,每年向镇江租界购买若干套泡沫灭火器和其他消防用具,当然交易价格不菲,而且这些消防器具中,如果含有化学药剂,都有保质期,需要定期更换新品,因此这项贸易成为北海对本土的第一个有官方记录的售后服务交易。北海军方也因此得以向北京伪清的统治核心,紫禁城皇宫派出了以消防专员为名义的考察小组,用专业的消防眼光进行了几乎全方位的所谓防火调查,用蒙蔽门卫偷偷带入的照相摄影设备进行了全程记录,并且以之为蓝本,参军处炮兵科第一次制作了炮击紫禁城的战斗预案。这个预案仅从炮兵进攻的角度推算,既不考虑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也不操心怎样到达炮击阵位,仅从攻击紫禁城最有效的角度,进行炮兵攻击筹划和战棋推演。迅速从中发现,紫禁城这个本土统治核心的军事防御价值极低,在北海现有的炮兵装备而言,动用105毫米重炮营和三种迫击炮配合,可以完全无视紫禁城的守军人数。而且这个皇城的建筑结构绝对无法有效阻挡炮兵攻击,尤其紫禁城主体建筑物都是木材为主,一旦使用北海惯用的各种火油弹、白磷弹等燃烧弹,甚至攻击军队无需进入紫禁城内,即可消灭城内大部守军,连巷战都用不着。
庄不鸣旗下的武装力量,可以分为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也可以分为国内军和外籍军,也有一线军队和二线军队的区分,虽然总数在东方世界的标准并不算多,但是种类相当多。这是因为北海夏国立国时间比较短,军事力量作为人力和物资最优先的倾斜方向,扩张速度过快。例如猎兵营、掷弹兵营、预备军、宪兵、海军舰队、武装商船水手等等,都是正规军建制,也都是国内军(指兵源籍贯),其中猎兵、掷弹兵、海军舰队是一线部队,是常备军。预备军正在组建,宪兵各部驻防领地各要害,武装商船水手除非得到征召令,否则不参与军事行动,加上海岸警备队,各种民团,工矿护卫队,铁路护路队,商团护卫队这种准军事武装,这些都属于二线军队,基本包括了北海领地可以征召的大多数青壮年男子,二线军队多在较短的有限时间短期服役和训练,只有征召令下达之后才会集结成军,不过如果北海这类二线军队都要全部征召的话,家底基本上就用完了。
雇佣兵是庄不鸣旗下的另一大类武力,雇佣兵是个概括的总称,其实是很多大大小小的独立团队,多得人员近千,远超北海正规军的现有营建制,少的仅有十几个人,相当于北海正规军的小队级别。雇佣兵的来源很复杂,不仅有出身北海军方的各种试炼官兵,北海移民中的彪悍亡命,收编的各国海盗和山贼,里面有倭人浪人武士,倭国逃亡农夫,逃避宗教迫害的尼德兰新教徒,葡萄牙和西班牙逃兵,甚至有一批从南洋逃亡而来的非洲黑奴,几乎大航海时代的各种人才和渣滓在这里都能看见。这些雇佣兵并非全部效忠庄不鸣或北海夏军,不过绝大多数效忠亮闪闪的贵金属钱币,事实上北海的佣兵行会,早期正是为了管理协调这些无法无天的雇佣兵,因为这些雇佣兵太过擅长惹是生非,因此除了其中一小部分受到北海军方严格掌控的团队,这些多半就是没穿军装的北海夏军,他们可以经许可到北海内部各地执行任务,其他基本安置在济州岛的各处雇佣兵营地,少部分在朝鲜南部的釜山,另有少部分在倭国九州的长崎。这些雇佣兵的总数一直有变化,目前大约分为近一百个大小团队,总数约五千人,无论在朝鲜,还是在倭国看来,这支人员乱七八糟的武装力量十分可怕,一般的朝鲜官吏和倭国大名都不愿轻易招惹,这些雇佣兵团队都是极其凶悍的亡命之徒,而且多半受到北海夏国的背后支持,装备虽然有好有差,但无不有自己独特的杀人技艺,一旦被这些雇佣兵盯上,破财丢命指日可待。雇佣兵因为培训和利益相关,一直是北海夏军不便出面的时候最好用的武器,一直为北海的扩张和掠夺服务,后来随着军队国家化进程,北海夏军的基本武力由预备军发展而来的国防军担任,这些雇佣兵依旧存在,并且正式改编为外籍军团。其实后来的外籍军团并非都是外国人,里面的本土人士比例颇大,不过外籍军团的内部管理与后来的国防军有极大差异,因此基本是两种不同体系的军队,相互间独立存在。
私掠队是新兴的另一种北海旗下的民间武装,大部分有北海军方或官府人员的背景,人员基本都是北海的本土移民和归化民,属于国内军,接受北海参军处控制的佣兵行会管理,大多人员经过北海夏军的军训,部分军校学员把参加私掠队作为课外试炼,一些北海正规军官兵临时退役参加私掠队,不少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私掠活动发财后,又再次进入现役。少数私掠队是民间完全自发形成。在北海夏国的各种武力中,私掠队与庄不鸣的关系较远,更多的是利益上的交易关系,庄不鸣对私掠队的直接控制力比较小,因此后来随着北海对倭战争的结束,私掠队虽然依旧存在,但佣兵行会逐渐南下转移到已经被北海控制的琉球和台湾,目标向南方转移。并且随着世界列强海军实力大幅度提升,小规模海盗式的私掠战斗越来效果越差,海上战争形式转为国家间的舰队决战,私掠队的作用越来越小,最后渐渐淡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