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游老太的哀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跃进的时代,产生了一种**的新鲜事物——农村公共食堂。高音喇叭整天喋喋不休地嚷着:农村公共食堂是**社会的曙光,是进入**社会的金桥,是彻底解放亿万妇女的伟大创举,是国际**运动伟大发明……
于是,一夜之间,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全国农村都实行了公共食堂。其实,公共食堂是把亿万农民引向贫困的祸根之一,其危害之烈,后果之严重,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公共食堂一诞生,首当其冲受害的是机关干部,他们吃菜、吃肉难了。实行公共食堂后,不准、也不能让农民个人饲养生猪、家禽和种植蔬菜。等于直接取消了农贸市场,试问,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吃的肉和菜又从何而来呢?
大约是一九五九年春季农忙假的时候,我们学生来到丁寨公社十字路管理区一个生产队支农,我们吃在食堂,住在农家。
这个生产队位于三沟六梁之中,人户特别分散。有的从住地走到生产队食堂要走十几里山路。这个队的共公食堂,有百来口人,就挤在一间破旧的、无偿从农户手中征用的民房里,公共食堂基本上是十无:无厨房、无饭厅、无桌凳、无餐具、无蔬菜、无燃料、无保管室、无管理人员、无充足的饮水、无卫生环境……
社员吃饭像逃荒的难民、像要饭的叫花子,场坝上,屋檐边,厕所旁,到处站着、蹲着、坐着吃饭。晴天还可以,露天餐厅倒新鲜,一到雨天,食堂活像一个砖瓦厂,到处是烂泥水。有时,食堂没柴烧,就临时无偿地去拆社员的牛栏猪圈和烂屋来烧,反正人民公社了,一切财产都是公家的,有时没菜吃,就光喝米汤当菜。

我记得一座大山半腰住着一位姓游的老太婆,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裹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平时走路都有些颤抖。为了强化社员进食堂,各生产队都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食堂规定:任何人必须到食堂就餐,不准带饭,不准家庭冒烟,凡发现谁家冒烟做饭,一砸锅,二罚款。游老太从早上出门,歪歪倒倒地一直“歪”到中午,才走到食堂,当时她的口粮标准是:每餐二两饭,她每天只能吃上中午的二两饭,早、晚都吃不上。
一天中午,雨后初晴,太阳晒到人身上暖洋洋的。游老太斗胆向炊事员哀求,请他把下午的二两饭也让她吃了,下午她“歪”不下来了,炊事员也知道她的难度,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对不起,我们不也破坏规定,你去找找队长吧。”游老太只叹了一口气,拄着拐杖一歪一跛地走了。说时迟,那时快,炊事员追上她,安慰地说:“您老人家不急,我听公社杨书记说,**快来了,**各取所需,那时你想吃多少就舀多少,还挨几天吧!”游老太没有兴奋,也没有回话,慢慢消失在霭雾中,我怀着同情心,为游老太祈祷:**啊,你快点来吧,多少在期盼着你!
农忙假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游老太的身影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据说,第二年开春时,她没有等上**的来到,就西去了。
一九九九年六月三十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