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清贤双眼望向天空,上面飘着几朵悠悠的白云,他的目光也变得深远,似乎跨越了时空,去到了华佗的时代。
“华佗祖师悬壶济世时,其弟子吴普、樊阿向他请教医术,曾经盛赞祖师医术超绝。”费清贤缓缓地说道,“谁知祖师当时长叹一声,说道:‘世人皆谓吾为神医,言吾医术如何高明,却不知吾之医术并非由吾所得,乃是拜仙人所赐尔。’弟子吴普、樊阿二人听了,俱都大奇,便追问之。华佗祖师才将他的一段往事讲了出来。”
“原来,华佗祖师年轻时便有志于医,欲医尽天下病者。虽有上好资质,却因家贫而苦无明师,只得自读医书,自学医术。仅凭自学,祖师的医术也略有小成,却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之至的郎中罢了。”
“一日,华佗祖师到公宜山采药。时近午时,祖师已经快爬到山顶时累了,便停下休息片刻。祖师一停下来,便听到有人的谈话声在近旁传来。他甚为惊异,公宜山上杳无人烟,平常是没人来的,却不知何人竟然在此山上交谈?”
“祖师便循声而去,结果发现谈话声是从一个古石洞里传来的。他十分好奇,也有几分高兴,毕竟在公宜山上能见到同人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祖师正要进去,走近洞口却听到里面两人在谈论医道。”
“古石洞里的两个人所谈论的医道都是祖师所未曾见识过的。不论是经书上,还是平常的实践中,都没有这样精辟的见解。他当时听得津津有味,跟自己的平常所得一印证,发觉自己许多医术上的疑虑尽数解开,甚喜。于是他也不急着进洞,就悄悄地站在石洞外听里面二人大谈医道。”
“谁知石洞里二人谈了一会,不再谈论医道了。其中一个声音宏亮的人不无惋惜地说道:‘只可惜,这些医术都将湮灭,再无人可传承了。’另一个声音柔和的人却接道:‘华佗就在外面,这些医术可以传给他啊。’”
“华佗祖师一听,心中大骇,也不知里面是何等人物,一个照面也没有打,却知晓他立在洞外,还知晓他的姓名。就在这时,声音宏亮的人又接道:‘如今这世道,物欲横流,人人生性贪婪,个个自私,从不体恤生命,怎么能够将此医术传与他呢?’”
“祖师听了那人所言,心里大急。他苦心钻研医术,却一直没有明师指点,成就一直不高。如今听到了如此高明的医术,而且其中一人有意相授,岂能让他不动心?但又听到另一人似有不肯,他自然大感急切,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跨进了石洞。”
“石洞并不是很宽敞,却是极为明亮。里面除了一方石床,什么也没有。那石床上坐着两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但二人的面色都很红润,神采奕奕的,根本看不出他们年纪有几何。左边坐着的老人瘦高,右边坐的老人稍矮且胖。他的衣着十分奇特,竟然是以树皮连缀而成的,头上戴着一方帽,竟是茅草所编。这种装束,怎么看也不像是山下的人。”
“祖师虽然有点惊异两位老人的打扮,但他更为醉心的却是医术。见到二老后,他立即跪倒在二人面前,极为诚挚地求道:‘晚辈正是华佗,刚才驻足洞外,乃是听到二位贤老在谈论医道,一时忘情,还请两位前辈见谅。晚辈自幼便有悬壶济世之心,奈何一直未遇明师,医术平庸,难酬大志。今日听得二老论医,晚辈茅塞顿开。愿二位贤老少察愚诚,乞与开悟,华佗将终身不负恩!’”
“坐左首的瘦高老人用柔和的声音说道:‘其实把这些医术传授与汝亦无不可,怕只怕汝学会了这些医术后,反而会惹祸上身,徒丢了性命啊。’祖师听了,连忙拜倒,恳切地说道:‘朝闻道,夕可死也。晚辈虽然年轻,但为了医术,即便是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石床上的二老相顾笑而点头。还是那瘦高老人说道:‘既然汝有如此决心,吾等将此术传与汝便是。但汝须答应吾二人,学成医术后,当救治天下患者,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矜老恤幼为急,汝可做得到?’”
“华佗祖师听了,正中下怀,便连忙再拜,应道:‘晚辈谨遵前辈教诲,众生平等,以此医术救治天下病者!’”
“那瘦高老者点头道:‘如此甚好。汝抬起头来。’祖师依言抬头望向他,只见他右手竖起食指与中指,一式‘仙人指路’虚空指向祖师的额头。祖师立即见到一道白光从那瘦高老者手指中射出,从他额头里钻了进去,消失不见。”
“右首那矮胖老者用宏亮的声音说道:‘刚才那道白光便是传与汝的医术,化作神识已经贮藏在汝头脑,再不会消失,汝日后自然知晓其中妙处。另外,战乱即起,世人疾苦更甚,吾再传汝一套体术,可健身强体,名为‘五禽戏’。’说完,他便跳下床来将‘五禽戏’演示了一遍。”

“华佗祖师天资聪颖,只一遍便已学了个七七八八。嗯,看来古小子你的天资亦是不差呢。哦,那矮胖老者再演示了一遍,祖师已然学会。坐回石床后,那矮胖老者说道:‘此体术其实尚有心诀,但于汝无益反而有害,不传也罢。汝回去吧,记住汝所答应吾二人之事便可。’”
“祖师闻言,再次跪拜下去。可是他再抬起头来时,石床上空空如也,两位白发老人竟然不知所踪!他恍恍惚惚地回到家里,尔后呆在家里,足不出户,静心研习留在头脑的医术。三月后,他开始行医。无论贫富贵贱,高下老幼,俱都手到病除,终于闻名天下。”
“后来魏武帝犯了头痛顽疾,征召祖师御医。祖师同样手到病除。魏武帝见祖师医术高超,便要将他留在身边专事一人。但祖师曾经向二位仙人发过誓,要为天下人治病,便坚决不肯。无奈下,他只得骗说家里妻子有病,魏武帝才放他回去。回去后祖师又再次爬上了公宜山欲寻二老,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石洞了。最终,华佗祖师应验了二老的话,学会了高超的医术,却给他带来了祸害!”
最后,费清贤长叹道:“魏武帝派人查探出祖师妻子无病,大怒,把祖师收入狱中处死了。”
“唉,只可惜了,一代神医啊。”一旁的张东平也万分感慨起来。
“可是,世上真的有神仙么?”大少虽然一样对华佗感到惋惜,但他毕竟年轻,好奇心更重一些,遂有此一问。
费清贤摇摇头,说道:“这些都是华佗祖师亲口所述,但我们后人无法印证。祖师的弟子吴普与樊阿也曾多次上到公宜山,几乎将公宜山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祖师所说的那个石洞,更别说是两位仙人了。”
顿了一下,费清贤继续说道:“本来老夫也是不信神鬼的,可是这次换心的手术,却让老夫有点怀疑,这个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神有鬼呢?”
“哦?前辈为何有此一说?”大少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立即问道。
于是,费清贤便将万重云喝了麻沸散,被取了心还说了句“我已完成了使命”的事情说了出来。
“啊?竟有这等诡异之情?”张东平听后亦是惊讶万分。
“真的吗?”大少知道费清贤的是不会说谎的,可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如果真是如此,那他说‘我已完成了使命’何意呢?”
“老夫也无法理解他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费清贤若有所思地接道,“莫非,他是指把心换给你这件事?”
“不不不,这怎么可能!”张东平立即反驳道,“照前辈所言,难不成万重云生来就是为了把心换给我家少爷的?这,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是啊,晚辈也不认同前辈的猜测。试想想,我们与万大哥相识只不过几天,怎么可能说换心给我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呢?”大少亦是摇头否认道。
费清贤也不与他们争,而是长叹一声,说道:“所以老夫说了,或许世上真的有神鬼的存在呢。不然,我们要如何解释万重云在那种情况下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莫非人的命运真的是早就冥冥中注定了的?”
大少与张东平听了,立即沉默下来,无法辩驳。
接下来的日子,大少不是练习五禽戏,便是跟费清贤学针灸。正所谓久病成医,大少抱病十八年,医书也是翻看了不少。此时有个杏林高手在侧,他岂能不虚心学习?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事要做,便是每日都会到万重云的墓前去坐一坐,对着坟墓说话,喝酒,也用墨笛练习吹奏万重云留下的《清音幻世》。
不知是因为大少原本就是天资聪颖的人,还是因为万重云的那颗心的缘故,又或是练习了五禽戏,大少的学习能力可以用“强悍”二字来形容。
刚开始施展完一套五禽戏,大少便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如今他即便是重复演练,也是气定神闲,滴汗不出。
学习针灸最难的是记住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经**。可让木雅丽极为郁闷的是,她花了一个月才背熟的人体**道分布图,大少居然只用了七天就背熟了!
最为神奇的还是吹笛子。大少因为患的是心脏衰竭症,他根本无法吹奏箫笛,因此也对吹笛一窍不通。可令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当他拿起墨笛时,竟有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身不由己地便把墨笛凑到嘴边吹了起来。只用了十五天的时间,那首《清音幻世》便吹得有模有样了。
换心手术后一个月,费清贤再次检查了大少的身体。他惊异地发现大少胸前的那道手术伤疤居然消失不见了!就好像他的胸口从未动过手术一样。
这个惊人的发现,不仅费清贤,就是大少自己也大感意外。可是谁也无法解释为何如此,最终众人只能归结于万重云的那颗强悍的心!
或许,万重云的心真的藏着许多秘密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