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沸腾的吴家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郑子如不敢确认眼前这个大孩子的身份。
“叔叔,我是郑雷,您可以叫我雷子,从五里屯吴家集来,父亲专程派我来接您的。”郑雷向老人鞠了一躬自我介绍道。没有人给他们做介绍,这会儿大家还在会议厅里谈论着今天的会谈结果和总结接待的经验呢,他们的任务是宣传和舆论导向,此时仿佛已与他们并无太大的关系了。
“是雷子啊,都大人了,呵呵,大哥好福气。”郑子如是个生意人,很快地适应角色,从刚才与政府领导们会谈时把握适度,力争利益的商界名流迅速地转变成慈祥和蔼、思乡心切的归乡游子形象,好像老早就认识一般,很热情地拉着郑雷的手,上下仔细端详着这个伶牙利齿的侄儿,很想从他身上看到自己那从未见过面的大哥形象和老父亲一直念叨着的前母的样儿来,虽然自己并不是生长在这里,对所谓的吴家集除了父亲口中的转述外再无其他感觉,但落叶归根的千年传承的观念,让这个一直感觉不到自己的根的硬汉,对祖祠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
“雷子,多大了?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啊?”或许是一衣带水的血脉相承,郑子如对这个国内的亲人有些爱惜,很想知道一些家里的事。
“我都要十八了,爹在家盼着您呢,家里还有一个哥,前几年刚结婚,就这们这四口之家了。”雷子有些感慨,在吴家集的郑家是典型的外姓家族,虽说大家并不因此而对郑家有什么过激想法,可是当你一个人走到一个别人的亲友圈的时候就会明白郑家人现在的心境,至于吴家集以前叫郑家集的那段历史对他来说理解并不深刻,现在的郑雷只想和其他吴家集的人一样,随时可以很自豪地说起自己三大姑六大婆的事,可是他不曾有过这些亲人,这也许是他在吴家集敢于在小娘们面前做一个浪荡子的原因吧。
“好,好,咱大哥有两个儿子也算让父亲在那边安心了,哈哈。”郑子如在这宾馆外车道上忍不住大笑起来,父亲一直念念不忘才刚结婚第二天就离去的痛,现在假如能亲眼见到郑家还如此人丁兴旺不知做何感想,可惜的是父亲年岁已高只能让儿子带着自己的心愿回来了。郑子如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郑家在吴家集过得并不怎么样。
郑雷就有些不明白,都说海那边比起家乡来要富饶得多,要开放得多,思想要前进几十年,为何自己这个叔叔也有着吴家集的那些人一样的多子多福的观念呢,他没离开过家乡,自是不知道“根”在一个游子的心里位置有多重。任你龙游四海,锦衣玉食,任你高官厚禄,在外混得多风光,可最后都不过一杯黄土,留下的也只是一颗临去之前也会回望着故乡方向的心。
“别愣着了,看你乐得,站着不累啊,赶紧上车走吧,人家还等着呢。”长得很和善的妇人走过来说道。
“这是你婶子,和我一起回来给祖宗上支香。”郑子如对着妻子笑笑说。
“婶,您好。”郑雷对婶子点点头,不知该说些啥好。
“叔,咱回家吧。”

“对,对,咱回家,呵呵。”对于回家这个词,郑子如听着高兴,有些回家的感觉了。
“来,来,阿杰,来和雷子亲热亲热,你哥俩好好聊聊。”郑子如跨向车门对身后的儿子道。
“雷子….”
“阿杰……”
相似的个性,相仿的年龄让两颗都还年轻的心很快吸引,伸出手握在一起,两兄弟并不多言,脸上的笑容中包含着心灵交融的和谐。
“孩子,在家过得怎样啊?”婶子高贵、和善的气质对人油然而生亲切。
“雷子,家里还好吧?你爷爷还问后山的大黄角树呢。”一时间雷子从后山的黄角树到前村的大弯田给这个从未到过吴家集的叔叔讲了个遍。能说会道的他把车上的几个人逗得神往起来。
间或,他又和坐在身边的郑杰聊起小时候乡村的奇闻轶事,让车里坐着的人一点也感觉不到半丝累意。
十多分钟的路途就在郑雷一个人的絮絮叨叨中过了,车上的人都听着,带着笑看着这个有些激动兴奋,爱表现自己的少年人。
吴家集的村口堆了好大一山人。
早早地吴家集的大人孩子们就聚在村口想看一看这个郑家的亲人是否是蓝头发的怪物。在得到确认与自己一般无二时,仍然不愿离开,对着小轿车比划个没完,那眼神端的好奇。
走进村口,一路上,郑子如都会和雷子聊个不停,这是哪家的庄稼,那是哪种作物,东边的河沟还在不在,西边的山洞塌了没有。这些都是父亲从小就给自己讲着的记忆,郑子如只是在自己脑子里让疏理过的碎片再次重现罢了。
一路人刚走到吴家院子外时,就有长腿的小伙子跑进郑家院子当起送信使者。
老郑头正在布置家里的大小事情,一屋子帮忙的,看热闹的、准备陪客的各司其职,好一番热闹场面,听到门口小伙子的叫唤,急忙放下手中不断这里擦擦那里抹抹的毛巾,把手在新买的裤子上擦了擦,这才拉着大儿子颤微微地跑出院子,盯着来路上的,在自己睡梦中刻画了无数个夜晚的陌生人。
厨房里帮忙的小媳妇、大姑娘们也放下手中的活,兴冲冲地挤到院门外凑凑热闹,就连平时只望着远山发怔的吴梦莹也跑过来挤在一堆大姑娘小媳妇里面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她毕业了,正在无聊着呢,没想到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郑家居然会攀上这么一门海外的高枝。
“叔,那就是我爹,爹,这是叔”郑雷大老远就在喊。
定定地站了良久,良久。
“哥”,郑子如看到那苍老的佝偻着的老人,眼睛里有些湿润,这就是父亲念念不忘的家,这就是自己郑家的根啦。
老郑头看着这个海那边归来的弟弟,嘴动了动,白胡子在嘴上抖了几下终于没有发出声来,怔怔地,两人的目光从平淡、惊疑、狂热到碰出火花,生出一股子浓浓的血肉联系来,老郑头走过来拍了拍郑子如那笔挺的肩膀,“屋里坐去,你走累了,先歇歇。”他想说的很多,但说出口的时候却只剩下寥寥数语,平淡得有如对待昨日才离开的闺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