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话筒里传来潘泓铮的声音:“静之啊,听说阿依到眉江了,我和海峰书记过来看看。”
“是的是的,我们在留香斋……好的,我等着,1号雅间……好的!”接完电话,我对邹广云说,“吴书记和潘市长马上要来。”
邹广云一下子紧张起来,“哦,小姐,快快快,撤了,重摆,重摆……”那几位副局长、副主席忙站了起来。
“没必要,没必要,他们已经吃过了,就是过来坐坐。”我知道邹广云太紧张,拍拍他的肩头,并示意大家都坐下,“你看,这些菜有的还没怎么动。”
邹广云犹豫片刻,想想这样招待市里的两位党政一把手,惟恐不恭。但心里肯定高兴,没想到请一位副市长,居然把市委书记和市长也请来了。
不一会儿,吴海峰和潘泓铮到了。
阿依起身叫道:“吴叔叔、潘总……”
吴海峰站着未动,仔细打量着阿依,以责备的口吻说:“怎么不先打个电话?”
“我谁也没打电话,一来就碰上了静之,你问他,我打电话了吗?”阿依辩解道。
我说:“没有,没打!”
潘泓铮上前握着她的手道:“阿依没变,听说你升官了,当上政教部副主任了?”
“潘总虽然离开了报社,消息还是蛮灵通的嘛,比静之的消息灵通。”阿依说。
这时,上方的位置让出来了,两人坐下,邹广云和他的属下同书记市长一一打过招呼,又忙着叫小姐拿酒来。
吴海峰知道我和阿依的关系,是一种说得清楚,又似乎说不清楚的关系。
潘泓铮也知道。
所以,我从他们眼里读出了一种格外的含义。不过,来眉江几个月了,第一次有女客来访,说明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清白的。本身也很清白。我知道,我和阿依之间有故事,也只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故事。
现在,地位不同了,当然更应该把握好自己。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一个人置身某种特定的场合,要把握好自己是很难的。我希望和阿依置身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但似乎又不希望真的发生什么特定的故事。这种极其微妙的心理,一直让我畏缩不前。
身居显位,很多年轻的官员,往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就总是在这方面压抑自己。殊不知,最容易出问题的,恰恰会是在这一方面。
子曰:“食色,性也。”
潘泓铮用肘碰碰我,“静之,你在想什么?想得那么入神。”
我马上恢复了常态,摇摇头,“没想什么,你和吴书记同阿依都熟悉,我在听你们说话啊。”
“静之,阿依难得来一次眉江,你可要接待好啊!”吴海峰接过话。
我说:“阿依是省报政教部副主任呢,是市委、市政府的客人,我一定会接待好的。请吴书记和潘市长放心!”
阿依见了我一本正经的样子,咯咯笑出声,“嗯,静之倒是会公事公办呀!好的,明天我就去你分管的那些部门看看,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的,回去在报纸上曝曝光……”
“阿依你威胁‘政府’啊?我们的老总编可就在这里当市长哩,你曝我的光,不就是曝潘总的光?还有你的吴叔叔,看他饶不饶得过你!”我以玩笑的口吻说。
吴海峰道:“我倒是饶得过的,工作没做好,就是该曝光嘛。最饶不过阿依的,恐怕就是静之了。”
大家都笑了。稍稍高级一点的官员之间玩笑,约莫就是这样,没有再过的了。

最后还是阿依出来说话:“工作没做好,我知道直接向你们提意见。曝光么,我也不敢,你们几个都可能饶不过我啊。算了吧,不曝了!”
“阿依同志怎么说话的,好像真有什么值得曝光似的。不曝光,那就多宣传宣传眉江嘛。你看啊,只要把机场建设好,那眉江就是本省第二大城市了。眉江的前景是光明的,当然,眉江发展的道路也是曲折的,选址不说了,立项也不说了,单说争取资金,那可是困难重重啊!阿依笔下生花,说说我们的城市魅力,说说我们良好的投资环境,说说眉江未来的发展蓝图,也不枉你来眉江走了一趟啊!”潘泓铮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阿依惊得张开了嘴,“潘总这个题目出得太大了,没有十天半个月恐怕下不来。没想到、没想到你不当总编当市长了,还是不让我们记者好好休息一下啊?”
众人又笑。
这样的话,当然也只能是说说而已,吴海峰也好,潘泓铮也好,并不是真要阿依帮着写报道宣传眉江什么的。这就像荤段子下酒,级别不同的官员,下酒的话也不一样。如果一位书记或市长,真到了央求记者写报道吹捧的地步,就表明这个书记市长上面没人。要稳坐书记市长宝座,又哪里是几篇报道能够维持的。当然,该宣传的时候还得宣传,但肯定不是随时都需要的。
让我倍感惋惜的,是在晚餐即将结束的时候,阿依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她务必回报社处理一篇稿子。好在眉江距省城还要差点才100公里,回去不是难事。
晚餐只得匆匆收场,我让夏恒安排郑强把我的奥迪车开上,一行人在留香斋外与阿依依依话别。
阿依读出了我眼神里的失望,“静之,记住,回省城给我打电话!”说罢挥挥手,在华灯初上时分,绝尘而去。
送走阿依,邹广云还要请喝茶,吴海峰看了看姚慧,见他已经醉得很厉害了,便望望潘泓铮,又望望我,说:“散了吧?”
“散吧!”我和潘泓铮都说。
今天这个小范围的聚会,邹广云收获最大。席间,吴海峰和潘泓铮都曾问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工作,两位领导居然都说:“有什么困难向李副市长多请示,多汇报。”
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同书记、市长“亲密接触”,邹广云这顿晚餐肯定没白白消费。
没过多久,市文联要召开文代会,报告打上来,我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眉江作为全省经济大市的地位已经形成,对于文化的投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拿出一个经济大市应有的气度。请海峰、泓铮同志批示。”
报告要求市财政拨款20万作为会务支出,大家都知道,钱方面的事,一定要一把手表态。报告到潘泓铮手里,他批了15万。吴海峰最后拍板,20万就20万吧,这些文化人难得潇洒一次。
看来,这两位一把手对邹广云的印象还不错,这就是他今后从政的政治资本,不是花钱就能够买到的。
邹广云20万到手,到我办公室连连致谢,并表示一定要在文代会上,号召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振奋精神,潜心创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力争把眉江建成我省的文化大市,与经济大市比翼齐飞。临到出门,才压低声音对我说:“要不是李市长在报告上的意见签得好,哪会这么轻松就能拿到钱啊!”
我想,这个人还是知道天高地厚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