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场选址确定在眉江城外的眉山之南,那里是一马平川,距市区不到10公里。
今天,吴海峰和潘泓铮约上我,要去现场看看。我有点迟疑,按照分工,像经济建设方面的事,应该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达同他们联系最多。
吴海峰还没什么,潘泓铮却是不怎么满意赵志达的。赵志达是从县委书记升起来的,是眉江人,地头熟,有点那种处处为眉江人民着想的意思。作为常务副市长,他分管经济、财政、税收工作,“口袋”捂得紧,好像外面来的官员只会花钱,全然不顾眉江人民的利益似的,是所谓的地方保守派。持有博士学位的潘泓铮则属于新锐派,在他眼里,赵志达简直就是“土包子”一个。
前几天,潘泓铮就把我请到他的办公室,同我回忆了一段以前在一起工作时的“美好时光”,也曾谈到“桃园事件”。他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只不过有的人厌倦这种斗争,有的人却对斗争富有**……”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又道,“是的,是富有**。同志就讲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嘛,还总结出一套至今仍可引用的斗争哲学。伟人就是伟人,什么东西都能够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
我点着头,却感到没什么话说。我不知道,他这一通“斗争哲学”说的是“桃园事件”,还是目前在市政府工作遇到的新问题。
潘泓铮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来,蓝色的烟雾在办公室里弥散开来。他的目光因此而显得格外深沉,让人捉摸不透。
能够从省报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做到市长这个位置上,成为号令一方的地方行政长官,除了高学历,还不得不承认,潘泓铮懂政治,也讲政治。
但是,当我想到后一层意思时,心中隐隐生起一丝不安。我知道,他现在要“斗争”的对象是常务副市长赵志达,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不到那一步,还真不好猜。
严格说起来,赵志达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人,但有时候显得小气。这个小气不是个人性格问题,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思想不够解放。想想由一个乡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升到常务副市长,说他思想不解放,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吗?说白了,他是农民的儿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农耕意识。要同高学历的博士市长共事,当然是处处小心。比如城市建设,前些年才建成的七层楼,潘泓铮说声:“不行不行,太矮了,炸掉重来,要修高,修高,修成电梯大厦……”
每遇这类情况,赵志达的目光总会从老花眼镜的上边框看出来,疑惑地问:“那么好的楼炸掉真可惜,反正是楼,有必要搞那么高吗?”
这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可心高气傲的潘泓铮听着极不舒服,斥为“杂音”。
炸掉的楼正在修高,广场也搞起来了,城市看上去也现代化了。潘泓铮说:“一般人看城市,都喜欢看那些已经修好的楼。我呢,只有看着那些围着防护网,正在建设、正在一层一层加高的楼,才感到高兴,那才是城市的风景。”
说起来,工作中的不同意见,也应该在工作中消解。现在,潘泓铮已经将其上升到“斗争”的高度,可见市政府一二把手之间的矛盾,距白热化已经不会太久了。
这时,潘泓铮把没抽完的香烟在烟缸里狠狠掐灭,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我以为他的情绪会不那么好,不料语气特别平静,和蔼地问:“你那一块工作,没什么困难吧?”

“没,没什么困难。”我摇摇头,未加思考,便又叫起苦来,“就是钱不够用,下面县里要钱的报告像商量好了似的,天天往我那里送。半个月前,我下去看了几处,孩子们在危房里上课,批下去的钱不多,只能修修补补。我很担心呐,出了事可不得了。”
“是该想想办法,有一句话说得好,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啊!可你看看,老赵他,像个守财奴似的,批点钱就像要剜他的肉似的,这个常务副市长硬是当得……”说到赵志达,潘泓铮也只是点到为止,不再往下说了,“不过,机场建设开工在即,那可是用大钱铺路啊!静之,要不你再想想办法,向省里要一点,再找本市几家大型民营企业,向企业家们募一点……”
我点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试试看吧……”
那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今天天气奇好,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吴海峰的车在前,潘泓铮的车居中,我的车殿后,此时,已驶过眉山山顶,眼前顿时开阔起来。
三辆小车在下山的途中停了下来。
吴海峰下了车,叉着腰朝山下望了望,让人想起一位伟人指点江山的形象,吴海峰虽然没那么魁梧,但那气势却毫不逊色。
想想,作为一个经济大市的市委书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脚下这片土地的“主宰者”,在这里指点指点江山,正是他的本职工作。比起苏轼的“当年倾城随太守”,那是出去打猎,是不务正业。而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很明确,是要在这里构建一个大型的国际机场,实现眉江人的“飞天计划”,作为一个参与者,我的心情还是有点激动的。
我和潘泓铮跟了过去。
潘泓铮指着山下那一片河滩地说:“据有关专家勘测表明,这里的地质结构没问题,可以建机场。这样一来,河流就必须改道……”
吴海峰点点头。
我顺着他们指过去的方向,果然看见一条弯弯的河,绕过一片大大的滩涂,静静地向东流去,像一条蓝色的飘带。
潘泓铮继续介绍情况:“根据规划,这条河改道,将在上游20公里的地方进行,也就是说,要为此开辟一条大约50公里的人工河流。工程量很大……”
“50公里?那么长!”我不由感叹道,看来为了建成机场,这一届政府是豁出去了。
吴海峰道:“好在河流选址上,原来有一条河,只需要拓宽,并在有的地方加筑堤坝。”
潘泓铮也点点头。
我知道,即便只是加宽、加筑,随便一个工程,花下来的钱,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既是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考验一个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关键。这使我想到了省委为什么会选拔潘泓铮担任市长,而赵志达则只能做常务副市长,管管家什么的。要把一个地方的经济搞上去,需要高屋建瓴,需要高瞻远瞩。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吴海峰,现在居然也具有这样大的魄力了。说出身,他是从省剧院出来的,而后到省委党校,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似乎升得有点快,一下子就平步青云,而且到了“青云”之上还不会掉下去。这就是本事。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