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招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5、招安
问题的焦点是关于逃避官方汇率的问题,其他的就次要。可是,美金转账的事情,在工厂里,只有自己和莫玉箫、王春彩知道,其次,王雪彩和夏春芝知道,另外,行长李子木和易槐树知道。要说,这样几个人,都是自己的人,怎么会把消息透露出去?
王春彩再次怀疑夏春芝,张绍智说:“这个事情不是小事,不要随便猜测。夏春芝这个人我很了解的,不会出卖我们的,或许是其他的人猜测的也未必。总之呢,你们也不要参与讨论这件事情,一概不知道,等我去找人问问情况。不要慌张,一切照旧。”
张绍智找到副省长吴若普,没等张绍智开口,吴若普笑说:“小张,真没有想到你这么有水平,上次我让你写的材料得到中央的首长的肯定,还推荐到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等大型日报刊登。你看,这个是红旗杂志上刊登的。”
张绍智拿来一看,还真的是自己写的,只是题目更改了,内容基本上就没有改动。
“呵呵,吴省长,这个是您教导的,我只是写了个材料您参考的。”这个时候,要保持低调。
“嗯,当然,基本的意思还是我的,听说**当年写《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其中那个著名的句子:‘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康生写的,看样子,任何人都有得力的助手呀。”吴若普发出善意的微笑,“你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我看,也是个不错的人才。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身边工作?”
要招安了!
说实在的,有副省长的提挈,以自己的学识,在官场上混,不说风生水起,也是游刃有余。虽然说自己的理想是征服世界,可是,有了在官场混的身份,也有不少好处,至少可以捞点经验,因此,还是不要拒绝的好。
“吴省长,可是我只是一个农民……”
“这个不要紧的,户口可以调动的,工作可以安排的。”吴若普轻松地说,“农转非在一般人看来自然是非常难的,还有,跨省迁移户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安排工作更是需要通过组织部门,可是,以我目前的位子,要跨省调一个人到身边来也不是什么问题。这样吧,你先把户口证明拿来,我把你户口落实在造船厂。你文笔这样好,写几篇文章,我安排在湖北日报上刊登,到时候,我提名让你到党校学习,一边解决工作问题,就可以把你直接调到我身边工作了。”
张绍智作出感激不尽状态。
接着,吴若普询问了张绍智是不是党员,不是的话,尽快入党。张绍智如实回答:“上次我回家才刚刚叫了申请书。”
吴若普爱才心切,思考片刻,说:“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党票,从政就名不正言不顺,办法不是没有。过去在战争年代,有火线入党一说,现在叫做突击入党。这样,你现在手中也有点钱,回到老家,找到支书,每个党员家里卖点礼物,再为大队里做点好事,就算立功突击入党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张绍智表示以计策而行。
接着,张绍智说:“吴省长,我承包造船厂,因为要实现利润,必然得罪了一些人,而且,因为风传我赚了钱,有些干部职工心里不舒服,也有人心里不好过。听说有人到省委告我的状……”
“这个事情,我准备跟你说呢。”吴若普笑说,“反映情况的材料很早就到了省委,省委开会专门研究过了,并且上报到中央。不过,你不要着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既然是承包,就不存在贪污,至于说到短期行为,这个也不是盗窃国家财产那么严重。这个,中央有指示,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界定承包者的行为。”
不用张绍智辩护,这关口就过去了。
而美金汇率的事情,明显就是违反国家政策,才是问题所在。眼看吴若普这样看重自己,张绍智想说还是不敢于说。可是,今天来的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不说也不行。
“吴省长,有个问题我想请教您。”张绍智试探问。
“什么问题,你尽管问。”
“……我国汇率政策很不利于出口……”
“呵,你说的是这个呀。”吴若普爽朗地笑了,“你还别说,上次广州一个私人出口产品到了菲律宾,那边打款过来是国际上通用的美金,这个私人老板就钻了法律的空子,与银行方面合作,偷偷转移了货款,用外贸汇率把美金取了出来。后来,因为分钱不均匀,东窗事发,被上告到省委,最后被告到中央。中央首长召集有关专家教授研究,听说是既往不咎,现行追讨差额,以后呢,据说了为了鼓励出口,实行单一制汇率……”
虚惊一场……
“省委这里也有关于你的套取外汇美金的控告材料,本来也要追缴的,只是上诉草料缺乏证据,我看,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万事大吉……
却说夏春芝把两万块钱给了蒋涛,一心在酒店里等待蒋涛的消息。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蒋涛前来。经过一番询问,找到蒋涛在厦门的工厂,蒋涛却一口咬定没有得到两万块钱,办厂的事情更是矢口否认。
碰到了骗子。
夏春芝与他理论,蒋涛反口诬告他陷害他,企图敲诈,歧视外商。
两万块钱啊,不是两块钱。就这样丢失了两万块钱货款,而且工厂的事情还没有办成,回去如何向心爱的人交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