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鲁氏练兵法(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跑了长长一段下坡,途经百余步的谷地再冲上山脚处的兴武军前锋已经把小半力气消耗在这段狂奔的路程上了,被气势如虹的近卫军当即冲了个珍珠倒卷帘,不少士兵还没有来得及真刀真枪与近卫军肉搏,就被对方借着俯冲惯性附在棍棒上的强大冲击力顶得人仰马翻。
负责防守兴武军军旗的是副统领贺一山,此人曾任过驻扎利州路的广锐军指挥使。数年前与西域吐蕃诸部摩擦时,广锐军副都指挥使违抗军令擅自出击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导致边民被西域乱军杀死百余人,事后军副都指挥使疏通上司,将错失推卸到贺一山的身上,不甘替人受过的贺一山这才隐名埋姓远走京东东路。二龙山广招人马的时候,第一批入山投奔的贺一山被慧眼识英雄的杨志看中,留在军中一路提拔成为兴武军副统领。
贺一山从军近十年,经历过大小血战无数次,出生入死练出的本领,无论是统军带兵还是行营布阵绝对是光棍眼里不揉沙子。眼见武松带领的队伍前锋被近卫军一顿狂冲失去了锐气,早对武松蛮干方式不满的贺一山急忙赶到阵前接替指挥,调动士兵改变战术,命兴武军正面徐徐后退至谷地结防御阵,两翼各三百名士兵以弩箭压住阵脚。
武松眼见自己制定的一鼓作气方案吃了亏,虽然心中不服,但他不是个莽夫,接手兴武军时日不长,却清楚副手贺一山的指挥能力比他强上许多。有贺一山居中调度,武松正好做自己最擅长的————防守军旗。
假如贺一山指挥的是广锐军老部下,假如贺一山能够多与兴武军的将士们磨合一段时日,假如开战之初武松能听从他的劝告。。。。。。假如有一条假设成立,两军间的这场演习吃暴亏的铁定是近卫军。
近卫军夜袭清风寨返回山上的当晚,全军都头以上头目在营房内列队被鲁达连训带骂小半个时辰。大当家的一通臭骂还真就喝醒了近卫军中的部分头目,至少两名指挥使和两名指挥副使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本就有些混乱的兴武军不等贺一山调动完毕,八百名近卫军在两名指挥使的安排下玩起了以百人为单位的多路分兵突破战,大规模行军对垒不是这些近卫军的强项,但变成小范围强袭方式,油条头目加亡命士卒组成的小队作战体现出了卓有成效的战斗效果。
近卫军士兵在各旗、各都头目指挥下,一边分割开始混乱的兴武军,一边把手中棍棒尽朝对方士兵的脚踝、小腿部位猛击,没有几个近卫军愿意和兴武军一对一摆出士兵操练时要求的格杀动作。近卫军各级头目的小聪明让兴武军吃了第二个哑巴亏,脚踝被打中的兴武军士兵大多数抗不住踝关节瞬间传来的疼痛而翻倒在地,倒地的士兵就意味着出局。
任兴武军副统领贺一山喊破了嗓子也只觉如对牛弹琴,乱哄哄的兴武军有的在各部指挥使与都头带领下按照贺一山的命令结阵抵抗,有的杀得兴起,还在和近卫军厮斗混战。
比两方士兵更忙乱的是监督现场的猎人营猎手,他们挥舞红旗,满头细汗高喝着:“你死了,出来!你也死了,出来!说你呢,别赖在地上了。”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喊声,便有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士兵双手高举着卸去枪尖的木棍退出战场。混战的双方没有人会再去攻击这些意味着已经“阵亡”的士兵。
刚刚收拢开始结阵的兴武军士兵眼见前方还有自家人因为大队后撤而卷入近卫军的洪流中,个别士兵又忍不住想脱离队伍上前接应。贺一山这时却厉声喝道:“弓弩手准备,前方五十步,无差别两轮急速射。橹盾手原地立盾。长枪手准备,凡冲阵者杀无赦!”
号令一下,一面面一人高的大型木盾在身体壮实的橹盾手吆喝声中砸向地面,橹盾下段削尖的盾刺深深钉入泥土中,躲在大盾后的长枪手开始向外蛇信般吞吐手中的长杆。
兴武军的弓弩手为副统领竟然不计前方混战弟兄“伤亡”的举动所震惊,他们迟疑了一下,还是纷纷擎弩将密密麻麻的流矢射了出去,在兴武军阵前五十步外的很多人前胸后背立刻留下了团团白灰印子。
贺一山反应不可谓不快,壮士断腕之心也是绝决。在他眼中,如此不听号令争强好斗的士兵若真是两军交锋断然难逃一死,还不如一通乱箭连着对方的士兵一起阻截在阵外。
可惜这一切手段都显得迟了,双方已经是贴身肉搏的情况下,不等弓弩手第二轮箭矢到来,近卫军二百人以史进为首旋风般撕开了橹盾尚未搭建起来的盾牌阵,自左翼偏中线部位强行突破,这二百人合在一处就象一大群红眼的蛮牛,很快洞穿了兴武军薄弱的防线。
当兴武军士兵在贺一山调动下合拢缺口,组成有序的盾牌阵,以弓弩、长枪死死截住近卫军剩下的数百人,并依靠队列整体行进围杀的方式步步逼压的同时,那两队冲过山谷防线的近卫军对身后尾追的兴武军士兵不管不顾,嗷嗷怪叫着冲上山坡。

守在军旗下的武松派出五十人冲下山坡正面拦截,山谷下的贺一山也在稳住防线后抽调两翼各一个都的兵力冲往近卫军插旗的丘顶,只是一着昏手满盘皆输,无论是守旗的武松还是山谷分兵的贺一山都迟了一步。
迎着武松冲上山的近卫军将近二百人听到史进那句:“拔不下军旗就和我一起滚下山去!”的命令后,单兵作战能力和体能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死冲硬打杀到了武松面前,武松棒法再好武功再高,面对演习的袍泽也不能下死手吧?打翻几个人后的武松就被几名拣便宜卖乖的近卫军压在了身体下,兴武军的军旗则被史进抓在手里高高扬起。
史进扬起兴武军军旗的时侯,贺一山分出去的两都人马也一路攻到了近卫军的旗下,若是武松还能强撑一会,或者围攻武松的近卫军士兵不是使用几近无赖的打法,胜负的结局还真有可能改写。
近卫军与兴武军的对抗结果,站在高处的鲁达、李纲、陆谦、秦明和杨志等人看在眼里,却心知肚明其中水分多少。
表面上千人的近卫军战胜了一千五百人的兴武军,实际上武松和贺一山输得冤枉着呢,这里有很多条件没有计算进去。譬如山谷处贺一山阵列展开后以弓弩手施展的压制性射击“伤亡”了大量近卫军,如果是实战,冲杀的近卫军面临突然间如此大的伤亡,士气是否会受到影响?会不会退却?在贺一山拦阻方阵中投出的棍棒也击中了不少近卫军,按照实战标准,这些棍棒可都是根根要人命的标枪,只因现场督导的猎手营人员不足,才导致很多被凌空木棍击中的近卫军“死里逃生”,这要放在真实战场,一个身中投枪的士兵还能挺着胸口一根丈余长的标枪杆子继续拼杀,那不是胡扯吗?
一脸不服神情的武松、贺一山和满脸喜孜孜的史进登上鲁达所在的观战山顶后,猎手营的统计报告也送了上来。此役近卫军理论阵亡二百七十九名,实际死亡无,理论受伤二百八十四名,实际受伤四十六人;兴武军理论阵亡二百一十齐名,实际死亡二名,理论受伤二百五十七名,实际受伤一百五三名。这里所谓的实际死亡和实际受伤指的是演习中的真实伤亡,有二名倒霉鬼滚下山的途中摔破了脑袋。
从这个战果统计报告上分析,兴武军理论阵亡人数多在前期,而后期防御阵型则给与近卫军严重杀伤,至于兴武军实际受伤人数超高,则拜近卫军抽脚踝的结果。
鲁达扫了眼听到结果后有些讪讪然的史进,只说了一句:“兴武军贺副统领不错。”扭头便命令秦明与杨志两部进入阵地开始演习,同时吩咐陆谦再增调猎人营二百人进入战场作场外监督。
原本垂头丧气脸色发青的贺一山听到大当家赞许的话,他仿佛是在大帐内听到主帅点名般拔起了身躯,脸上亦透出几分感激的神情。虽然鲁达口气平淡,可是贺一山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只觉二龙山识英雄者首推大当家与杨志。有了鲁达这么一句表奖的话,旁边的武松又一脸懊悔再三道歉揽错,他本来想申请调至杨志盛武军中效力的请求反而张不开口了。
杨志率领的盛武军和秦明统领的宏武军双方的演习用了近一个时辰。这两支部队打得没有史进和武松那么惊天动地乌烟瘴气,却显出了战场上应有的沉稳作战风范。
二龙山的步兵操练是杨志一手带起来的,他对自己掌握的盛武军各部头目颇为熟悉,调度的时候也显得随意很多。三支各五百人的队伍在各自指挥使的带领下以品字形方阵缓缓下压,而秦明和黄信指挥的宏武军则排开一字长蛇阵逼向谷地。两军都是重橹盾兵在前,短盾兵护之,长枪兵与弓弩兵押后的标准行军格式。
看着双方都不急不徐逼向谷地,有一点统兵常识的都看出两军争夺的第一个焦点就是谷地平缓地带,只要在那里站住脚跟,就可以缓缓逼上对方控制的山丘。在这种斜坡面并不是很宽的山丘上,双方能展开的兵力有限,谁都不需要担心对方使出偷袭的把戏。
两军经过短暂也是中规中矩的弓弩互射刺探对方弱点后,不约而同的于谷地撞击在一起。霹雳火秦明引三百人带头冲进了杨志倒品字形阵列,经过一番厮杀,以黄信拖住了杨志率领的殿后中军,秦明一马当先冲向了杨志的军旗,同一时间杨志特意加强的右翼也击溃了宏武军的阻拦冲上了秦明军旗所在,两方几乎是前后拔下了对方的军旗,竟是不分轩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