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辽国基本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朝基础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
北宋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鉴于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但是同时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
政治上分割宰相权力,重用文官。财政上由于向辽国每年输送大批白银,财政困难。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参见王安石变法),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
1127年,金**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
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向金朝称臣纳贡,并割让大片土地。1142年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岳飞。
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是、广王赵昺等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残余势力才被元朝消灭。
宋朝经济
北宋时期是中原经济大发展时期,宋朝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人口
宋代全国人口已超过一亿五千万;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五十个,其中临安人口过一百二十万,开封人口过一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农业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 北宋时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瓷器
北宋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县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海外贸易
宋朝在七个城市:广州、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密州、华亭海各设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蜡、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
出口货物包括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
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
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祐 (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 1064年—1067年)63万贯, 到了南宋绍兴( 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造船业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
金融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民办纸币“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改为官办“会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方纸币。北宋末年(1126年),发行的会子达到七千万贯的惊人数字,造成世界上第一次由于滥印纸币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文化
宋文化有多方面独到建树,宋词与唐诗并称,在文学史中享有盛誉。出现了苏氏三父子、欧阳修等著名文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是一部贯穿1362年史实的编年体通史。出现了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程颢、程颐等思想家和沈括、苏颂等科学家。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战争中已经广泛使用火药作的武器。

辽国基本资料如下:
辽朝或辽国,简称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辽朝的前身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辽朝成立,983年曾去国号,1066年恢复国号“大辽”,直到1125年辽朝为金朝所灭。
历史
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酋长。916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并称汗。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20年创制契丹大字,下诏推行。922年,封耶律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述律氏摄政。927年,耶律德光即位。936年,石敬瑭割让幽蓟十六州给契丹。946年,攻陷开封。947年,辽世宗即位称帝,改皇都为上京,定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其间于983年至1066年间曾去国号而重称“契丹”)。1007年迁都至中京道大定府。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1125年(辽保大五年)灭于金。
此后,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于1132年建立西辽帝国,首都虎斯翰鲁朵,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至此辽的国祚才彻底终结。
疆域
辽朝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与宋朝对峙的一个王朝。
行政区划
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行政区划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辽”全境一级行政区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五个道: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

京府:临潢府、大定府、辽阳府、析津府、大同府;
率宾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和兴中府,1041年兴中府升霸州置今朝阳,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州: 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县:辽朝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
经济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畋鱼以食、皮毛以衣、马逐水草、人仰湩酩。”,另外,契丹人还从事农业、手工业,都是由辽太祖的祖父、父亲以及伯父等传入契丹(如种桑麻等植物),又传授纺织),主要农作物为穄。
在契丹的汉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织的方法维持家庭收入,同时,辽政府为了鼓励人民开辟荒地,立例若成功开辟农地可免租赋十年。
在货币上,辽朝并不先进,货币都是私铸而且各地都用不同货币﹔在对外交易方面,辽主要与宋和西夏作出交易。
文化
在文化上,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崇拜孔子,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又建立孔子庙。另外,辽宗室也倾慕汉人文化,如辽圣宗常阅读贞观政要、道宗爱看论语。
在书目方面,辽设国史院,专修整历史,设官监修国士、史馆学士、修国史等,曾撰写日历、起居注、实录二十卷、国史,又把不少汉人书籍翻译为辽国文字,如五代史等。当中,辽国所写的国史成为了元朝脱脱的辽史主要材料之一。
在语言上,汉语与辽语都是通行的,不少文书都是以这两种语言,而辽国的本士文字有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都是参照了汉宇而来,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而在宗教上,佛教是主要的宗教,也崇拜自己的祖先和民效信仰,现时内蒙古、天津依然保留了当时的佛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