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败非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炜此时正赶回后方的指挥部,协调五个山口的守卫,在老虎山第一线的是天驱两个营一千人,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军事训练,最是精锐。在诸婴的亲自指挥率领下,早就准备了大量火油,滚木,石块,另外琼海还有一千五百的天驱第二卫随时可以调用。严阵以待的在后方待命,等待关键时刻给予敌军沉重的打击。
毕炜担忧的是另外四个山口,他们每个兵力只有五百人,尽管有地利,也难以长期抵挡敌方进攻。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战斗,黎军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了,人海战术拥挤在狭小的山路上,在火油和滚木石块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五个山口共有数千黎军士兵倒下,但在唐泽等一般将领们眼里这种小小的损失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们发现,由于守军不是太多,在第一次的攻击中有少数士兵已经冲上了墙头,只是后续部队太少,没有扩大战果,攻上去的士兵很快被消灭了。
第二天的进攻规模迅速扩大,整个山脉都成了战线,黎军善爬山路,接连投入两万的进攻部队;山口上的守军也没闲着,不但向山上补充了大量的守城器械,更增加了守军人数。战斗中,运输队在山上山下下更是来来回回忙个不停,把桐油,滚木,石块运上去,把伤员和阵亡者抬下来。老虎山山口攻守战斗十分激烈,山上山下羽箭标枪互射,在大批弓箭手箭雨的掩护下,十几次黎军攻上山头,在这个危险时刻,诸婴迅速投入三百预备队剑兵,把黎人的后续部队坚决打了下去,在战斗中,卢顿,陈枫,吕冲,谢玄四人格外英勇,接连多次把攻上城头的黎军又赶了下去,由于他们的卓越表现,当即在战场上受到毕炜的嘉奖,英雄的战绩鼓励了所有战士的士气,敌军的进攻被一次次粉碎。山下观战的唐泽和黎军将领们眼睁睁的看着少数攻上山的黎兵失去支援,一个个被围攻,消灭,尸体被扔下山。战斗持续到傍晚,烟火和血腥弥漫在整个战场,守军有五百多人阵亡,剩下人人带伤,不过大多是被弓箭所伤,没有生命危险;而攻山的黎军战死或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将四千人,遭受惨重损失。这种损失对于唐泽来讲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接下来的两天他只是派少数人收拢战场上的伤员和尸体,然后在山下耀武扬威向守军挑战,而守军只要看敌军不攻山,自己根本不动,所以接连几天双方没有爆发大的战斗。
然而在其他的山口,战局却不如此,那四个山口开始的守军只不过各有五百人,怎能抵挡上万人的进攻?第二天的深夜,在黎军一次次的猛烈冲击下,守军经过激烈战斗,被迫逐步放弃山口前沿阵地,退守山寨,在山寨的城墙和城楼附近发生了肉搏战,见到山口被破的黎兵大喜过望,像蝗虫一样冲上山,随着冲上来的的敌兵越来越多,他们搭起人梯,嚎叫着拼命向山寨进攻,形势岌岌可危,不到天明守军就全军战死,黎军前锋更冲过山口,向老虎山后方包抄过来,举着火把连夜迅速向毕炜的后方杀过去。第三天五更时分,诸婴接到毕炜命令,主动放弃山口,向后撤退,临走前放了一把火,将带不走的物资全部烧掉。
看着山上的大火,唐泽大喜过望,指挥手下冲上山,只是物资都被烧了,她不觉有些失望。诸婴领着撤下来的人找到毕炜,才发现竟然五个山口皆失,自五指山到琼海,已经无险可守,全局糜烂,众人对战局已经失望,但毕炜神情自若,只是说:“怕什么?咱们只是小有失利,天驱第一卫还有五百多人,第二卫完好无损,还有两万民众,退到琼海,我们大有作为。这次我们有新武器,不愁不破敌军。”
他嘴上虽说得如此,可众人仍是不信,但也只好向后方撤退,幸好黎军攻克天险后,再次因为粮草原因停下来,按兵不动原地修整,给了他们几天时间。也有人问道是什么新武器,毕炜只是一笑,三天后回到琼海城,补充了部队,便领着众军官去了一处场地,只见一根一头封死的大铁管架在木轮上,后面有几个兵士,手举火把,毕炜一挥手,便将火把凑到铁管封死那一端的一个地方,只听得哄的一声巨响,一阵烟雾喷了出来,这些人耳朵被震得嗡嗡响,见到远处那些靶人被打得稀烂,个个是震惊不已。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富裕的地区终于引起了贪婪者的注意,随着工商业发展,与周围蛮夷部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从琼海出发的一批批马帮带着优质稻米,精盐,手纺棉布,精美的陶器,经久耐用的铁制农具等各种商品,穿山过寨和周围的各种部落交换商品,琼海的富有散发着强大的魅力。
在琼海周围附近,很早就分布有黎越等大量的部族,每个部族内又分为很多小部落,由于许多地区交通不便,有许多山寨仅隔着一条山沟,互相之间就语言不通,真正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些部落的生产水平和社会状态大多极为落后,住在偏僻的地区的部落大多处于原始社会或半原始社会,即使生产水平最高的儋耳黎人和珠崖黎人部族也只是处在奴隶社会,这些奴隶制部族之间为了抢夺地盘,掠夺人口财富,甚至仅仅为了部族之间的仇恨,不断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战争,实力强大的部落拥有最多的奴隶,占据最大的地盘,最好的土地,部族弱小的则被迫迁移到穷苦贫瘠的深山,这种境况如果慢慢发展下去,或许能形成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形态,但由于一个更高级的文明,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出现,一切改变了。
对于进入控制区的东部黎人部落,毕炜采取了不同的接待方法,对于整族逃来而且希望继续保持原来生活习惯的(奴隶制),划定生活区域,把他们安排在距城较远的地方,借贷给种子农具,和一部分刀剑武器,派人进行军事训练,允许战时躲入城中。作为被保护者,这些部落向琼海交纳赋税,派出人员由天驱指挥,参与或协同作战(对于作战这一点,毕炜这些性格懦弱的黎族人十分不放心,顶多让他们从事后勤运输之类的辅助工作)。对于愿意接受琼海政府直接管理的黎人,毕炜建议赦免所有的奴隶,把他们与汉地的移民混编为保甲,直接给与合法居民的身份,从制度上加快整个地区的民族融合。对于奴隶制的黎族部落不直接采取强制措施,而用更先进的制度,更美好的生活来吸引他们,让他们自己逐步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渐渐融合在琼海的新生活中。通过这种和缓的方式,琼海接受了许多东部黎人部落和其他投奔的各族小部落,在汉文化的强大威力下,渐渐完全融合进了新社会。

尽管有不少东部黎人部落这种和平的族类,但更多的是以野蛮掠夺为生的蛮族,其中最强大的,就是盘踞在珠崖儋耳的部落联合。此次他们准备以报仇的名义,大举兴兵,掳掠海南汉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比他们富庶的琼海。通过经商的商队和投奔的部落,毕炜了解了对方军队的基本结构,联军以大奴隶主的部落私兵为主力,再加上征召的自由民组成,参战人员自带武器粮食,作战时以掳掠敌方补充自己,若掠而无所得,持续作战能力大大下降,军队整体纪律较差,见利则蜂拥而上攀城池,失败若鸟兽四散而逃散于溪谷。此次诸部出动六万大军,事先囤积了大量物资粮草在山岳黎控制区。根据这个情况,毕炜以琼海统制的名义提议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决定,立即发出战争警报,分散在外的矿场,渔猎队,商队尽快结束手头的工作,赶回琼海城;城外的部落和居民马上收拾自己的财物,送入城中,随时准备坚壁清野;内政部做好迁入城中居民的住宿和生活安排准备,收购积存足量医疗药品;新成立的军务部各司准备编制军队,后勤补给,特别下令谍报局派出大量密探到五指山西地区搜集情报,刺探军队集结情况;内务部组成警戒队,加强城内盘查;各保甲民团加紧军事训练,并组织力量把城外十里之内的树木竹林全部伐光并送入城内
年关一个月后,琼海城外除了少量没有成熟的庄稼,其他坚壁清野的任务全部到位;军队除了侦察队和密探继续执行任务,其它全部撤回琼海城参与整编;民政,司法,内务各部有条不紊的执行公务;
他们出兵占领山口,固然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也有打乱对方计划阵脚,烧掠对方军需物资的意思在里面。此时山口战败,人心不稳,在毕炜的主持下,军务部进行了针对战争的重新组编,职业化军队模型从此建立。
原来各部门下属的渔猎队,勘探队,巡逻队等现在全部撤销,人员作为各级军官编入新军;征发所有民兵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到新兵营,由军务部征兵司挑选;同时通告各附属部落准备派人参战或作为作战辅助人员,
新编军队整编成三个卫,天驱一二三卫,完全将汉黎两族军人混编,补充了在前阶段作战的伤亡,恢复了满员。军队编组刚一完成,毕炜就召集了所有作战军官参观了新式武器——抬枪。
早在石碌炼铁所建成的时候,毕炜就试制出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成的黑色火药,并成功进行了秘密爆破试验,但一直严格保守秘密,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毕炜出于两个原因不想把普通黑色火药投入实际使用,第一在战争中有可能把黑色火药的秘密泄露给敌人;第二普通黑色火药爆炸威力较小,毕炜看不上眼。但是现在战况紧急,前线急如星火,他不得已将这些黑火药拿出来了。
在黑火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生产规模和生产安全性不断提高,大批的火药生产并被秘密储存起来。毕炜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早日制作出原始的火炮,在黑火药研究成功后,炼铁所就用青铜铸造了两门前膛装火炮,在多次的秘密试炮中,毕炜非常失望,由于钢铁材料问题,铜炮经过不多的几次发射,炮膛内出现了严重的烧蚀和结垢现象,而且发射出的炮弹,要么是实心弹,要么是铁砂,铅砂之类的散弹,射程近威力小,每次发射必须等待炮膛冷却,才能重新装填火药炮弹;钢铁铸造的火炮炮身十分沉重,只能固定使用,根本无法在野外土路上运输,将来的海军可以使用,但在日益面临的战争威胁面前,继续把精力投在不切实际的火炮研制上显然是不明智的,暂时停止了新火炮的制造,毕炜调集几乎所有的研究和试验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了比较容易制造,而且成本较低的抬枪,到军队战败,退回琼海后,已经用泥模铸炮法生产出了七十二支抬枪,摆放在琼海的塔楼上。
这已经足够了,看着抬枪在巨响中喷出一大片铁砂,打倒一片用来做靶子的草人,新式武器的强大威力,令人们咂舌不已,军队的士气又高涨起来。
毕炜心道历史上曾有七十二支枪保卫维也纳,击退十万土耳其大军的光辉事迹,难道七十二支抬枪还不足吓退六万土人?
161年3月底,派到西边的密探和在琼海西方巡逻的侦察队陆续发回消息,黎人大军解决了粮草问题,出动了。
他们士气正高,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已经领先世界一千年,装备了火器。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