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喂…喂……”毕炜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个穿着当地服装的年轻小姑娘,正在载他来的一艘独木舟上,站在那里向他打招呼。这人是阿零到这里后不久就结识的新妹妹,是当地村落自我介绍是女村长的女儿。
听见她的招呼,毕炜又看看她后问道:“有什么事情?”
他看着的人瞪了他一眼后说道:“天色已经晚了,该回去了。”
看看这时还挂在天上正中央的太阳,又看看小姑娘后,毕炜说道:“你是不是眼花了,太阳都在这么高呢。”
小姑娘忸怩了一下后说道:“我不管,现在就是已经晚了。我想要回去了,真不知道这两块石头有什么好看的。”
听见这样说,毕炜也只好确认天色已晚,不过看了看独木舟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后说道:“我说,你要让我走,也要把船驶过来才行吧。”
小姑娘横了他一眼后说道:“你自己游过来。还说带我去看好看的东西,原来是来看这些石头。你自己游过来好了。”
我听了这话,苦笑一下,摇摇手中的工具后说道:“游过来?我带着这样的工具,我怎么适合游泳的。你不把船开过来,我可没有办法回去的。”
那人转了一下自己的眼珠,也不坚持,驾驶独木舟到了他站立的礁石边上。毕炜等到独木舟进到面前,把一根支撑用的木棍插在独木舟一头做为支撑,抬起一只脚刚刚想上去。没想到独木舟一晃,不注意,松开握住木棍的毕炜一下子跌进水中。
落水之后,毕炜一下子就清醒了,知道自己上了这小姑娘的当。想到这里他冒出水面,看着那个小姑娘坐在独木舟上看着,“咯…咯…”的笑。心中虽然恼火,却也不好和小姑娘一般见识,只好游泳过去,推着独木舟前进。
虽然心中恼怒,可是不这样做,却是不好拿回自己的木棍。幸好落水的地方距离岸边并不远,来到水浅的地方,站立好后,拿起独木舟上的木棍。看看那个这时在那里发呆的小姑娘一眼后,也不招呼她,自己一个人领先走了。
现在的毕炜已经是在朱崖洲最东端的地方,率领的船队登陆的地方不远的一处小村庄附近。这个村庄土民的首领就是刚才和他嬉戏的那个小姑娘的母亲。这个村庄人口并不多,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平常看来是以打猎和捕鱼为生。不过这里远离内地,而且朱崖洲现在还是化外之地。这些乡间土民,看来也没有什么政权意识,更没有什么该服那里管理的意思。不过这里毕竟是这些人生息的地方,到了这里,还是要好好尊重本地人才对。不过,刚到这里,毕炜看见这里村民的独木舟后还是有点发楞,这里人用的这么是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呢?
在海上刘武说是他们将航向一个汉人镇子,到了之后毕炜顾目四盼,只见这镇子码头小的可怜,所有设施皆是用木头简易搭成,有几间小屋,也都是茅草做顶,显的破败不堪。到是脚下土地,黑油油的甚是肥沃。
“此地便是栖塘镇了,元帝年间南海郡人赵志带十三艘小船,上千人上岸,白手创业,在这边打拼出一番天地来。只可惜朝廷撤朱崖儋耳二郡后,汉人多返回大陆,眼下这里,多是商人。”
刘武亦也上岸,兴致盎然的与毕炜谈谈说说,虽说现下朱崖洲还是没有开化,不过有着开基立业的众人,他到也没有觉得失望。
然而毕炜就很不满意了,他原本以为栖塘镇怎么说也得有十几条街,几十个店铺,上百间房,待何到了他张目望去,却原来所谓的镇子只是一条灰乎乎的小街,连城墙都没有。至于房屋,皆是用木板搭建的窝棚,街头蹲着几个懒汉,见他们来了,大呼小叫的。

刘武看出毕炜一脸失望之色,笑道:“公子,现下可有些担心了吧?万事开头难,想当年南海赵志来时,这里连这些都没有,全是荒草一片,现下还有些人手和房屋,可比人家当年强多啦。”
毕炜道:“我所有并不在此,我等来朱崖洲。是为造船而来,为的就是保密,此处人多耳杂,机密难免有所泄漏,况且此地没有大的港口,将来造好船,怎么下水?”
他厉声道:“此地不可居,待我们再沿着海岸找找。”
于是众人依毕炜的意思,沿着海岸寻找毕炜意中之地,一直找到了一条大河边,河口宽阔,海岸边长满了红树林。船到此处,毕炜喜道:“就是这里了,诸位,我们开进去。”
大家尊他的命令,逆流驶入这河去,此时却停了风,风帆无用,又是逆流,这船行的极慢,又有烈日当空,诸人都是苦不堪言。
流水在不停地变幻,汹涌时急若蛟龙,平缓时又稳若飘纱,清澈的河水绵绵不断,奔腾不息,两岸一片片茂盛的天然椰林,象一条绿巾铺在丽日蓝天下,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仙境。
行了半日,到了一处,此地河水流速平缓,河道又多湾汊,水手站在桅杆上远望,一眼望不到边,是一片平原。
其实毕炜所至的地方,是他后世去过的海南琼海市,当年他在此处考古,见旁边的山下有一个小造船厂,他便记住了。此时旧地重游,虽说是两千年前,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他还是一眼认出了这里。
毕炜是个懒人,这一点从他选择的地点就可以看出来,此地正是后世琼海市所在地,毕炜心道与其另立城址,倒不如继承前人的智慧,毕竟后世在此立城,是经过理性的选择和实践的检验的了。
此地正好有一个小鱼村,有一个女村长,一百余人,他们用十几匹布,和村中的土人交换了一大块地,便开始丈量面积,建筑房舍,开垦农田,准备大干一场了。
“万泉河水清又清,……”唱起这首嘹亮的歌,毕炜想到那支永远英姿飒爽的队伍——红色娘子军,又想到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就在琼海市。
此时刘武正好在他旁边,听到他唱起这首歌,不由大声喝彩。
毕炜也不脸红,对刘武道:“你知道此地归何处管理。”
刘武想了想,道:“此地属珠崖郡之玳瑁县,初元三年前属朱卢县,建武十九年改属珠崖县。”
琼海有悠久的历史。汉朝,属珠崖郡之玳瑁县,初元三年前属朱卢县,建武十九年改属珠崖县。三国时属珠崖郡的朱卢县。晋朝属合浦的玳瑁县。南北朝宋、齐、梁陈先后分属越州、崖州、珠崖郡的朱卢、珠崖县。隋朝属珠崖郡的颜卢县。唐太宗贞观五年(633年)属容琼县,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容琼县改为乐会县,县治在南管村,又称黎黑村;五代时属琼州。宋徽宗大观三年改属万安军,后复归琼州管辖。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19年)6月划乐会县西北部地区成立会同县,县治在永安都乌石(今大路镇境内),明、清两代乐会、会同属琼州府。
毕炜点点头,道:“此地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就叫它琼海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