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博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来到琼海两个月了,毕炜已经写完了第五本密香纸笔记本,在此期间,他手下的四百一十七名工匠,吕家送他的五百奴隶,自愿投奔他的五十三个汉人青年,以及一百七十二名家属,还有那二百头耕牛,无不发现自己陷入了水生火热之中。
他们当中,有每天天亮起床,吃过早饭就开始干活直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波斯奴隶,有去远处伐木的木匠,有泥瓦匠,有城市设计师,还有商人充当的与当地土著亲善的外交家。而毕炜呢,每天来工地上视察两次,其它时间,就有那土著女村长的小女儿领路,带着十多个助手,到处看风景,晚上回来时,还带着许许多多采集的石块和绘制的地图。
也有人很不满意,密谋商议逃走,但那十艘船已经开走,这荒岛之上,他们没有地图,没有向导也无处可逃,就算两者都有,他们也惧怕密林里土人见血封喉的毒箭。然而琼海,正一天天建设发展起来。
因为带的食物充足,一边开始建立住房,作坊,开垦农田。一边由毕炜和刘武亲自带队,开始对原住民和那些漂流到这里的汉人的亲善活动。
两个月来的忙碌终于换来了成就,第一道木制防卫墙已经耸立起来,两百栋房子也盖好了,全是那种南方少数民族惯用的高脚楼,毕炜选了河边的一座房子作为指挥部,其他的自有刘武下去分配好,港口也有了雏形。方圆一百里之内的图人都被几匹布所贿赂,他们的土特产如白兔白雉椰壳和玳瑁珊瑚源源不断地运到琼海,被存放在仓库中,等待吕嘉承诺的载有后被物资和人员的商船的到来。
在此期间,毕炜也发现了几个人才,有了这些人,他才不至于实施躬亲跑断腿,就是因为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他有点高兴,才有兴趣出来游玩,没有想到比一个小姑娘耍了,变成落汤鸡。
回到琼海的路上,暴烈的太阳,已经把毕炜身上的水晒干了。回到营地附近,就听见水田那里,传来大声的说话声。毕炜虽然不怎么好奇,还是决定去看看。
一个少年正在指挥五十多个波斯奴隶清理一条灌溉渠道,本来是很平常的情景,今天那里有什么好看的吗?毕炜走到近前的时候,看见一个波斯人,手中拿着大块的盐块在那里对着少年说话,周围围满了人。
那个少年眼尖:“公子。”他首先看见了走过来的毕炜。
“郑问,有什么情况?”
“不知怎么搞得,水中就有这些东西,而且这东西还这么好。”
“我说,郑问,这话你已经说了几遍了。看见这样的好东西,你高兴我们是知道的,可是你也不用说几遍吧。”刘武也赶了过来。
“这样的话我当然想多说几次。公子是聪明人,他一定知道这样的事情,这是一条刚挖的渠道,进水口在公子命名为万泉河的河流上游,但渠道还没放过水,就出了这东西。看看这盐块,比起晒干的盐田里面弄出来的,不知道好了多少。都可以直接用来腌制鱼和肉了。”
“我说,这话你已经说了几遍了。看见这样的好东西,你高兴我们是知道的,可是你也不用说几遍吧。”又一个人喊道。
“盐块?”
“这话你也说了几遍了。发现这样的东西是让我们高兴,可你也不用这样高兴的过分吧。”
“我当然高兴,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只要我们努力多挖几条这样的渠道,这样的东西,不是可以多多的收获吗?”
“是啊,是啊……”这人刚刚说道这里。边上有人喊道:“公子来了,让公子看看好东西。”
毕炜听见这一声喊,看见大家都盯着自己,只好道:“大家都在这里,你们为这盐块感到高兴。”
郑问道:“启禀公子,这东西是在渠道里找到的。从常理讲,这是不可能的。”
听见郑问这样说,毕炜只有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盐块,虽然他从未见过盐块。
“这东西确实和盐田出来的不一样,比看起来要干净许多。”刘武道。
毕炜对郑问道:“挖渠之前,这里是什么。”
郑问回答:“只有几个坑。”
毕炜想了想:“那你们知道这几个坑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郑问摇了摇头:“小的不知。”
毕炜笑道:“我已经问过当地土人了,在他们把这块地卖给我们之前,这里是他们用来制盐的盐坑,每天都有人把海水灌进来,上面的海水被阳光蒸发,盐块在下面积累起来,长期以往,有些沉积物也许必然的。”
突然他笑容僵住了,顿了顿,道:“既然有这样东西,你们可以速去检验一下这东西究竟如何,看看是否能用,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多挖一些深一点,宽广一点的池子,看看是不是还能产出这种东西。”
走了好远,毕炜对刘武道:“现在盐铁不是官营吧?管它的,我们在朱崖洲晒盐,晒盐,要大大的晒盐。”
往昔万年,南海龙王敖钦的女儿小龙女艰难中诞下一子,名鳌。此子诞生时,龙翔凤舞、百鸟齐鸣、海天一色金光。而鳌长相奇异:龙头、龟背、麒麟尾。
龙王见女儿竟生此怪物,勃然大怒,一气抽出腰间玉带抛向水间形成玉带滩。
小龙女苦苦哀求,望龙王认鳌,却三秋未果,心力交瘁终面向南海化作龙潭岭。鳌见母此景,凶性大发,兴风作浪,祸及百姓。
观音闻讯,足踏莲花赶至南海,与鳌斗法七十二回终将鳌收服。降惊涛骇浪为龙滚河,聚百川千水为万泉河,合纵溢横流为九曲江,指三江汇拢鳌头,直泻南海;赐金牛一头,形成金牛岭;并在三江之地施五百宝器,天降财宝,地涌甘泉,于是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说即由此而来;观音点化鳌成鳌龙,留下原身化作了东屿岛;卸下莲花宝座,即为现在的莲花礅,乘鳌而去,留下身后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宝地——世人称为博鳌。
唐代怀仁和尚:“伏鳌者圣,得鳌者贤”。
椰林海湾,白云蓝天,碧海银滩,椰林清风,红树林水树争绿,翠叶弄影,数十种水禽海鸟嬉戏栖息,百态媚生,海湾水面平静,海水清澈见底,海沙细软且洁白如银……后世用来召开世界峰会的博鳌海滨,现在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毕炜特意带人到这里挖了十几个盐池,开始小规模的晒盐试点。
为了晒盐,特别挖掘了储存涨潮后流过的,又被过滤过的海水的池子。进入这里的海水,都是在涨潮后,经过过滤掉那些海水中的动物后,才进入这个池子的。进入这池子的海水,很快就会被用水车抽到专门晒盐的池里,等待水分蒸发后,好收取盐块。虽然已经关闭了进水的闸门,不过现在储水池子中,还有一些留存的海水。
跑到引进海水的水道上,毕炜一路走,一路看水道中的情景。这条水道在那些特别修建好的盐田装满海水后,这里就暂时封闭了,不让潮水进来。
看着水道里白花花的盐结晶,毕炜心中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从未晒过盐的现代人,仅凭藉自己去过鹦歌海盐场的两次经历,就设计出了这套复杂的晒盐系统。这里经过海水后,关闭掉海水的进口,这些残存的海水,在没有水流过后,很快的就结成了盐结晶。看着这些的那些盐结晶虽然不多,但是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看起来还是不算少的盐结晶。不过深水池中的盐结晶,比起这些曝露在空气中的,应该要好一些。看见这样的情形,毕炜心中开始设想一些可以快速取的海水原始盐结晶的方法。想到这里,他刚要往回走,这是就看见阿零,匆忙的向他跑来。
“阿零,慢点跑。”
“好大一只海龟啊。”
“海龟?阿零别怕,让我去看看。”
只见海滩上一只大海龟,长两米多,已经被几个水手给翻过身了,龟壳朝下,海龟徒劳的摇动四只爪子。
“好大一只龟,带回去可以好好煲汤喝了。”
“是啊,这么大的海龟少见。”
“你懂什么,这么大已经不是海龟,而是鳌,知道什么叫鳌吗,鳌可是海神。”
众水手议论纷纷,以至于当毕炜发扬民主作风,让他们给这地方起名字时,众人意见一致,取名“博鳌”。
毕炜笑了一笑,心道博鳌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挥笔在地图上写下了“博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