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和头酒(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海山听得对方所言,不禁吃了一大惊,全将一副惊愕写在了脸上,好久未能说出话来,磕磕巴巴地道:“这。.。。。。。这。。。。。。。不可能吧!”
薛福连冷冷一笑,道:“有什么不可能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间之事若都依常理,那还有什么奇谈?”
刘海山道:“也是!但。。。。。。呵呵!只是我未能有所预见,故有些惊异。”
薛福连道:“说一个故事给你听吧!”
刘海山忙道:“将军请说。”
薛福连抿了一口酒,将前事娓娓道来:“话说四十年前,晚明腐朽不堪,民间有两位侠义之士见天下混沌,百姓苦不堪言,遂号领天下义士反抗朝廷。两位侠士为异性兄弟,情同手足,皆勇猛无敌。几年内便声势广及天下,势力范围已经波及明朝十之有六的天下。两位侠士,大哥姓李,号闯王,兄弟姓刘,名宗敏,二人治军有方,深受百姓爱戴。然正值乾坤换月之年月,北方又一蛮夷突起,进犯明朝。两位侠士所领的义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将主要兵力置于对抗蛮夷之前沿,不想,明朝昏聩,不思抗击蛮人,却甘愿为蛮夷之帮凶,合力绞杀义军,最后两位侠士双双就义与九宫山之麓。”
刘海山听到此,一拳打在酒桌上,喝道:“真乃混账透顶,此等昏庸王朝,前所未闻也!”
薛福连续道:“那刘氏侠士乃是义军中最后牺牲之人,死于一个叫薛常亮的明将刀下,所幸苍天怜见,那侠士之后得以生还,被仇人赦免,引作其义子,改名为薛福连。”
刘海山听罢,说了一个长长的“哦!”字,道:“那这样说,薛常亮是你的义父!”
薛福连道:“同时也是我的杀父仇人!”
刘海山点了点头,思忖半响,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薛常亮当年杀了你的父亲,但同时又将年少的你收养起来,如今,却给了你人生中最大的难题,若说,对待杀父仇人理应报仇雪恨以慰亲灵,然而,你却是他一手养大,如何选择,此为人生之最大煎熬也!”
薛福连苦笑一声,道:“大都司所言极是,这件事困扰了我半辈子了,自打我**之始,便困扰我至今,不谋所决。”
刘海山不晓对方真意,不敢擅作断言,只道:“将军的身世确实坎坷,若置于我头上,也是为困顿之事,如此大的恩怨,常人难堪之负。但事已至此,将军总得谋一个解决之法,总不可就这样纠结一辈子吧!”
薛福连道:“仇人是恩人,恩人也是仇人,如何解决?”
刘海山道:“那就要看将军你如何取舍了,说的明白些就是当民族大义和养育之情放置于一个层面,孰轻孰重,将军掂量着,也许就能有所决断!”
薛福连听言,点点头,道:“大都司说的在理,福连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了许多。”
刘海山道:“那将军意欲何为?”
薛福连道:“当然是以民族大义为重,想我故土大明如今还在蛮夷的奴役之下,千万万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我身为明人,岂能图一时苟安,况且,我身上可是流着千古义士刘家的血呀!”
刘海山道:“诶呀!你这样说我到想起来了,你和我本是同一姓,五百年前乃是一家呀!”
薛福连笑道:“谁说不是呢!”
二人好似一下子找到了共通点,距离也就拉近了不少。
刘海山道:“话虽如此,但你如何说服你义父薛常亮班师反攻清国呢?”

薛福连道:“前几年我还会做这样的努力,不过现在已经放弃了,既然不走一条道,那么何必强求。”
刘海山道:“将军打算自行为之?”
薛福连点点头,道:“正是!薛常亮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不可做不义之事。但对于生父,我所能做的便只能是秉承他的遗训,以慰他在天之灵。这些年,我历练强兵,两万大军已然为我所用,这是薛常亮做不得主的。他若支持我便罢,若阻挠我,便是我的敌人!”
刘海山道:“好!将军之大义,令刘某感佩,那我便在此恭祝将军大业得成!”说罢,端杯便要道贺。
薛福连道:“只是现在尚缺条件,就是回去的船只,纵然我有心救国,也无返回之力啊!”
刘海山想了想,道:“如果将军信得过我,我可助你一臂之力。”
薛福连忙道:“果真?”
刘海山笑道:“东平人口不多,要说叫我给你找人去打仗,我做不了主,但东平一地资源丰富,造船所需的木材,我还是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的。”
薛福连听言,大喜过望,赶紧站自身,拱手道:“有大都司帮我,福连大事可能。大都司之恩请,福连某齿难忘。若大都司不弃,福连愿与大都司义结金兰,日后同舟共济,共成大业!”
刘海山赶紧起身,道:“好好!我也是求之不得呀!我比你虚长两岁,便厚着脸皮做个大哥啦!”
薛福连听言,赶紧拜倒在地,道:“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刘海山忙伸手搀扶,道:“兄弟不必多礼,从今以后,我们便是自家人矣。”
刘海山在造船取木一事上之所以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原因便是他通过对方的言语已然得知对方并非自己真正的对手,薛福连和薛常亮父子走的不是同一条路,这对于刘海山而言是个天大的喜讯。薛福连手里握着兵权,这是刘海山最为忌讳的,而薛福连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两万大军带离东平,如果到时候能成行,那么留在东平的薛常亮父子再有本事也难以掀起大风浪,当然,也就断不能给他独统东平形成障碍。况且,即便薛福连终究未能返回大明,就照他现在与薛常亮的一份尴尬的关系,即便做不到令其为己所用,也可使对方少去多少阻挠之力,于是,便十分情愿地与其结交了。
刘海山道:“兄弟心中有宏愿,做大哥的自然支持。不过大哥还是有一言相告。兄弟今后行事,也不可太过偏执,比如和你的义父以及兄弟,终归还是一家人,不可太拗违了。”
刘海山的这句话当然是窥探对方心理大于好意奉劝。
不想薛福连想都没想,道:“关键时候,便能看清究竟谁是自己能够信赖之人,大哥对小弟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反观他们。。。。。。呵呵。。。。。。还用比吗?”
刘海山听此言,心里乐滋滋的,道:“你我虽然交流不多,但既然已经是一家人,那兄弟的事便是我的事,做大哥的焉有不帮之理?”
薛福连听了,有些动容,道:“什么都不说了,大哥的恩情,小弟永生不忘。今后大哥有用得着小弟之处,只管吩咐,小弟赴汤涛火,在所不辞!”
二人再次相互承诺了种种恩义之事,好似一下子便真的成了亲兄弟一般。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