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郧县受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常亮先锋部一万余人冒着风雪连夜赶路,至天明十分已逼近蒙城大雪将军队留下的行军脚印全部淹没。此次淮河突袭之战可谓大捷,全军除了稍许有人受伤,没有战死者;敌军全部被歼灭,约计二千二百多人,此得益于战前筹备周到,运用得当,且敌军无防范,战时无有任何还手之力。
风雪在此时已经有所减弱,薛常亮道:“原地稍事休整。”军队遂停下,没有驻营帐,而是在露天雪地中吃饱了食物。稍歇,再向西行军,休整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
蒙城是清军淮北大营亳州之前的第一道屏障,是清军重兵把守的皖北重镇,此时,薛常亮并无心与清军做正面交锋,他已将行军具体规划告知下面几位将军,即:军队转向直接向西挺进,必须在十日内赶到南阳地界,那南阳地处陕、豫、楚三地交界,明朝、李自成、满清三方军力犬牙交错,尚无一方形成巩固。
军行九日,风雪停滞,军队已然来到南阳地界,稍作一日停留,便即刻拔帐越南阳向西。先锋军一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利用大山地形直接插向秦岭南麓,遂翻越秦岭攻取西安,从而避免行军北路与强大的清军多铎部相遇。
军队从襄阳北沿汉水边逆流而上,越丹江、过武当。正月十五前已行至郧县以东,前方先行探马来报,郧县有李自成的刘宗敏部下祁康驻守三千军把守。
薛常亮闻言,道:“郧县虽一座小城池,但扼守秦岭入口,我军若要按计划行军,势必需破此城。”遂传令下去,在距离郧县不到十里处安寨扎营,明日便强攻郧县城池。
大军在城外扎下营寨,薛常亮即亲笔书写一封信件,由通信官送入城去。
中军大帐内,张良问:“将军,这郧县的统兵首领是祁康,其父祁宝生是刘宗敏帐下一员大将,这祁宝生虽已近五十岁的年纪,却天赋异丙,勇猛过人。一年前,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便充当刘宗敏的开路先锋,万夫莫当,所向披靡。此刻您遣人送去劝降书信,不知会有多大用处。”
薛常亮道:“此乃先礼而后兵,此次西征,李自成部均是知晓我军意谋,只当是我军与清军联合作战。此时,刘宗敏部与李自成主力都在华阴与清军对峙,如我等强攻城池,定让对方认为我军趁人之危,必定会倾全城之力作垂死反抗。此刻我写信劝降,是给他们一条明路,归降我军便可使城中百姓免遭涂炭,若不降,我便下战书,明日此时,这郧县便要改弦更张,复归我大明所管辖。”
李洵安道:“将军,明日一战,就让末将先出阵迎敌,便是一定要取下那祁康小儿项上人头。”
薛常亮笑道:“好好,若其确不肯降,李将军便将其擒拿,或可做为人质,以派做与其父交战之用。”
第二日一早,薛常亮见城中无有动静,便下了战书,击鼓点兵,排阵于郧县城门前。
等了片刻,城头上俱不见有人影,王志道:“这是唱的哪一出?空城计?”
李洵安道:“管他唱的什么戏,待我去拿下此城,看看有些什么名堂!”
正要催马上前,只听“嘎呀呀”一声,城门大开,从城中出来一拨人,为首一人,是一位二十出头的英俊少年,身穿一袭白衣,手里捧着一只方盒,向薛常亮走来。
待走到距离薛常亮一丈远的路程。便领衔众人拜倒在地,高声道:“大顺国郧县守卫千户祁康拜见大明朝西征军先锋将军薛常亮薛将军。”
薛常亮遂大声应道:“面前之人可是祁康统领?”
白衣少年道:“正是在下祁康。得知大明朝先锋薛将军来到,遂领城中军士及百姓出城相迎,愿归降我大明朝。特备郧县政区图及郧县军事编制和郧县户籍录承交薛将军,以示归降诚意。”
薛常亮遂下马,笑着走过去,将祁康搀扶起来,道:“祁将军深明大义,真是郧县百姓之福、大明之福啊。”随即与祁康携手进城。
身后王志为提防有诈,便与张良、李洵安商议,由二将领兵从南北两道城门入城,自己则帅大军紧随薛常亮其后浩浩荡荡开进郧县城。
进入城池,来到军统处,待薛常亮中庭落座,祁康又拜倒在地,道:“小人听候将军差遣。”
薛常亮道:“祁将军请起,既已是同属我大明军队,便是一家人了。”
祁康遂起身,站在一侧。

薛常亮举头四顾,问:“这郧县虽不大,但却是李闯所占领地的东南门户,为何如此破落不堪?”
祁康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几年李闯军队南征北战,虽纵横千里,却无有经营,这郧县还是四年前的老样子,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文职管事,全县均作单纯的军事用途,小人一人统领全城军务。”
薛常亮点头道:“哦,那现在这城里有多少兵马、多少人家?”
祁康回道:“现有军士三千五百一十人,战马四十余匹;城中现有百姓不到万户,约三万人。”
薛常亮道:“三万人?如此一个小县城,那便是不少了。”
祁康道:“将军,实不相瞒,这是户籍统计上的数据,其实真正的人数可能已不足五千人。”
正说着,李洵安和张良已从南北两侧城门入城,二人来到军统处大厅。李洵安道:“将军,这郧县虽说不大,却也不至于如此萧条,市面上冷冷清清,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
薛常亮不等李洵安说完,问道:“李洵安、张良,你二人为何不与大军一同进城,偏偏要走偏门?祁将军将四道城门洞开,为的是显礼节、表诚意,你等为何要做此等不为之事。”
李洵安、张良无语,王志道:“将军,不怨两位将军,是我出的主意。”
薛常亮道:“王志啊王志,俱说你心如针细,但也不可如此做法,如此疑神疑鬼,叫祁将军如何心畅?还不快快给祁将军赔罪。”
王志遂向祁康拱手道:“祁将军,王志思虑过甚,有失偏颇,望请原谅。”
祁康遂拱手道:“王将军那里话。”随即又对薛常亮道:“将军,这不怪王将军,此等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人都在刀尖上过日子,尔虞我诈,均已不再全行信用之事,王将军此举实数人之常情,将军不必过于责难列为将军。”
李洵安道:“看不出来,祁将军细皮嫩肉的好似一介书生,却有如此豁达的气概,李某感佩不已,李洵安给祁将军赔罪了。”
祁康听此言,却不知李洵安此人乃口不择言的性情,自忖这细皮嫩肉和豁达气概怎会扯到一块。愣了一下,方才回礼道:“李将军言重了。”
薛常亮笑道:“祁将军莫怪,这位李洵安李将军是个说话无边际的人,不过却是位虎猛骁将,既然都已是同一阵营的兄弟,大家以后多多照应,多多扶携,同心同德,共举义事。”
众人遂诺诺称是。
祁康道:“将军,遂郧县算不得繁华,但城中百姓民风淳朴,将军们整顿休息,我去张罗一些粮草食物,以解将士们多日行军劳苦。”
薛常亮道:“祁将军不必多虑,我军随军粮草尚且有余,如果不够,当向农家商户以钱两买之,切不能行强抢之举。”
祁康听言,道:“将军所言极是,无怪将军能长途奔袭数千里却无有阻挠,俱是因将军以体恤百姓为本,故民心所向。在下感佩,并能投奔将军门下,实乃庆幸之至。”
薛常亮道:“祁将军言重了,我军在郧县休整一日,明日便再向西进发,听说秦岭南麓有个李闯的京南大营,其统领正是令尊祁宝生祁老将军。”
祁康道:“正是家父把守。”
薛常亮道:“我军西去,为完成使命,便会不惜一切代价,但令尊祁老将军乃忠义虎将,我会先行劝降,但若劝降无果,便会两军交兵,势必两败俱伤。祁将军,你此刻有何良策。”
祁康道:“家父是李闯开国元勋,且耿直无比,将军前去,定是无法说服家父归降,只有小人前去劝说,可能还有几分把握。”
薛常亮道:“那便是最好啊,如你将老将军说服,我军便多了一员猛将,即便不能说服,那便尽量叫令尊不加阻碍,我军可绕道他处翻越秦岭山脉,这八百里秦岭难道还找不到第二个进山之路?”
祁康道:“将军有所不知,家父营帐所处位置便是翻越秦岭的最好地段,山坡较缓,其他各处均为陡峭山崖,要想翻越,难比登天那。”
薛常亮道:“那便如何是好?”
祁康道:“将军无需多虑,小人此去,誓要将家父劝回,将军明日便可行军秦岭,到时,我自会给将军一个交代。”
薛常亮道:“那便甚好,如若成功,祁将军便是第一大功臣啊。”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