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有特色。就拿这川菜来说,以成都菜为代表,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怪味等各种味型。今天,他们点的就是几道很有代表性的菜,鱼香肉丝、怪味鸡、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宫爆鸡丁和几道素菜。
其实,宋涛平时喜欢吃素,但不完全戒荤腥。佛教乞食讲究的是随缘而托,只能托七家,托到什么就吃什么。树下一宿,每日不能在同一棵树下留宿。一生三衣,平时出去乞食,要换上最整洁的衣服,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要求在物质生活上尽量简朴,全身心在精神上修行。后来,传到了我国后,因为外在环境有了变化,有些教义也变的入乡随俗了。
其实佛教传入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开始时和本土的儒家、道家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后来经过不同融合后,各自吸收了对方长处,从而更加丰富完善其自身。正因为如此,国学才变得这么昌明,才能焕发更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她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各民族的文化,她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包容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精华。包括异族传来的精华。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是中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们都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的宝贵财富。
佛教自从就传入我国以后,最鼎盛的在唐朝,把它当做国教来传承,它历经了几个朝代上千年的同化,它已经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现在韩国日本等国,老是拿着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往他们国家弄,包括韩国的国旗图案,日本的佛教等等,都是从咱们祖宗那里传去的。咱们子孙们不能再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往外推了。所谓外来的东西,经过咱改造融合后,就是咱们的东西,我们一样要珍惜爱护才对。
国内的佛教是戒荤腥的。那是因为,梁武帝作为皇帝,他自己信奉佛教,看到众生平等后,发心吃素,上行下效,结果以后都成了戒荤腥。国内的佛教,很少乞食,这和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关系,咱们认为乞食是很低贱的事。后来当权者,给寺庙划拨了土地,让他们自给自足,在劳动生活中修行佛法,也是有道理的。
当初,宋涛研究佛经时,也有不少的疑问。经过思考后,他自己也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他的原则就是少杀生,随缘随喜。他自己理解,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有生老病死,物质有成住坏空,都有生灭的一刻。
其实,从科学上讲,人的生理结构也不适合食肉,真正的食肉动物的牙齿,比我们锋利的多,它们基本没有磨牙,大多是尖利的切牙,从而方便切割肉类。同时,它们的肠道很短,方便更快的排出肉类里的毒素。食肉动物的体型较大,需要的能量更多,所以,它们更适合食肉。
而我们人类的磨牙和肠道,更接近于食草动物。植物含有比肉类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又没有任何多余的毒素,是健康的首选。其实,食肉更有营养,只是固有的习惯思维而已,人平时多吃素菜对身体还是很有好处,既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积累的毒素,还能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百利而无一害。
一顿饭,在他们的谈笑中很快结束。因为下午都有各自的事情,饭后三人各自散去,杏林让宋涛明天去家里吃饭,说是孙老爷子想他了,宋涛答应下来。
清晨,宋涛开始了固定的修炼。经过佛珠一夜的滋润,本来要2天才能完全恢复的肌肉,半天就正常了,这更验证了他的推想。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今天加大了肌肉的训练,多做了两遍水波法当热身。
今天,他准备利用五禽戏,加大对肌肉训练的强度。虽然他自创的水波运动,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但因为控制全身的肌肉同时,运动对感知力消耗很大,以现在的他,也只是能做五遍,再多就会头痛欲裂,那滋味就像是有刀子在脑袋里跳舞。
宋涛曾经也想在学术上,极限修炼一下,看看能不能突破。但结果是以留了两道鼻血,昏迷了一整天,头痛一个多星期告终。从那以后,他知道,只有一步步修行才是正道,再也没做什么傻事了。而五禽戏是养生功,动作舒缓,节奏不快,没什么危险动作。主要的是它是自发功,练到深处可自行运动,像是本能在控制身体一样。有些以前练不到的肌肉,经过自发后都可以练到。这可能是模仿动物的原因,动物利用本能行动,在自然中锤炼出简单,但有效地运动方式,其中蕴含了天地哲理。它们的肌肉,要比人类的要发达很多,可能就是和运动方式有关系。

当年,华佗就曾对他的弟子吴普说:“我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可见它的作用。
宋涛经过几年的修炼后,感觉肌肉的灵活度大大增加。象练猴戏的时候,就模仿的是猴子的动作,猴子动作灵敏,先左上,右上,再左退;又右上,左上,再后退,敏捷好动,表现出那种,纵山跳涧、攀树登枝的神态。他经过猴戏的锻炼后,肌肉灵活的很多,以前做不到的动作,现在也可以轻松做到,敏捷也增加了不少。动作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猴子的神态,当他做猴戏的时候,双眼灵动之极,左顾右盼间,充满了灵气,双耳前后摆动,脸部的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完全符合五禽戏神似的意境。
当他在练鹿戏时,筋舒展了很多。特别是“鹿运尾闾”这一式,右腿屈曲,上体后坐,左腿前伸,肘微屈,右手置于左肘内侧。两臂在身前逆时针方向同时旋转,关键在于两臂绕环,不是以肩关节为主的活动,而是在腰胯旋转带动下完成的。即所谓的“鹿运尾闾”,主要靠腰胯带动全身。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体会那种静如处子,动似脱兔的意境,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文武调和之道。
练虎戏,要表现出“虎”的威猛神态和目光炯炯、扑按、搏斗的形象。用劲要柔中有刚,“手起而钻,手落而翻,手足齐落,挺腰伸肩”。模仿虎的瞪眼、扑动前肢、鼓动周身等动作,能加强肾脏的锻炼,扩张肺气。
熊戏,要身体自然站立,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把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等以身体为中线的肌肉结合在一起锻炼,体会熊沉稳大气,剽悍的感觉。熊表面笨拙,其实内在充满了稳健厚实的劲力,外静而内动,调和气血。
最后,鹤戏动作轻松、柔和、昂然挺拔、悠闲自然。如“鹤”那样亮翅、轻翔、落雁、独立等动作神态。鹤戏锻炼了宋涛的腿部和双臂。
通过这几年对五禽戏的修炼,宋涛的肌肉的灵活度,筋的舒展度,动作的敏捷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没去学习高深的武术技巧,也没学凌厉的搏击功法,只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为了以后的修炼,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没什么机会去浴血沙场,保家卫国。也不想去做呼风唤雨,位极人臣的上位者。更不会去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情圣。他只是想简简单单的活着,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等有能力了就去大江南北,名山大川里,探寻古代祖师大德们,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传统文化瑰宝。以后找个能相夫教子的女子,买个依山傍水的房子,养几头猪,喂几只以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单而幸福生活。
但是,作者真的能让他平静的过完一生吗?那是不可能的。他愿意,读者也不会愿意的。他们都在想:“小子,想的不错啊,去当隐士,身为主角就要有当主角的觉悟,就算不让你维护世界和平,怎么也得“路见不举,脱裤相助”一下吧。好了,别跪着了,看你可怜,就派你去解决几个未解之谜吧,什么神农架野人啊,天池怪兽啊,喜马拉雅山雪人啊,哎,别跑!!!
宋涛到孙家,已经快中午了。孙家住在城南的一个四合院里,环境清幽。他一进门,就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在天井中打太极。只见他身材清瘦,穿着身青色的唐装,发色如雪,眉长目清,面色红润,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丝毫的垂老的疲态,颇有些仙风道骨之姿。
“爷爷,你打太极呢”,宋涛急忙上前问候。
“涛子,你怎么才来啊,我都等你半天了,来来来,陪我推几下手。”不用说,这位老者,就是孙杏林的祖父孙神医。这位老人家可不简单,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知识极其渊博。别看快八十了,但思维记忆,丝毫不比青年人差,再加上几十年人生阅历的沉积,那真可称得上一位智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