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推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涛在他老人家面前,从来没有说过任何的假话。不是他诚实,是他在老人家平静深邃目光的注视下,基本说不出违心的话来。一是对老人家真心的尊重,二是他自问还没修炼到,可以在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面前玩城府的地步。当然,老人就像他亲生爷爷一样,他们之间也没什么隐瞒的。
“爷爷,你最近身体如何?这段时间一直没来看你,你不怪我吧?”
“小子,你们年轻人事比较多,我有什么可怪你的。今天来了就好,你阿姨在给咱们做饭,你叔叔和杏林在药店还没回来,知道你要来估计也快回来了。你来的正好,陪爷爷我练练推手。对了,我知道你小子练过,发力小心点,别把我这把老骨头给推散了啊,哈哈!”
“爷爷,你的身体硬朗的很,我可没那本事啊!”
“别废话了,快来。”宋涛和孙爷爷走到天井的空旷处。
双方站定后,宋涛问道:“爷爷,先是从单推开始?”
“好,先热热身吧。”两人的右手搭在了一起,开始推起来。
太极推手的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一为单手定步;二为双手定步;三为活步;四为大捋。单手定步的推法对初学人门的人来说是必要的练法,两人都限单手一粘一走,对于初学者锻炼听劲,增强腰腿功夫是很有帮助的。
推手,有四个基本原则:一慢:不论是粘是走,都得寸寸节节找劲听劲,不轻易放过一分。二圆:最忌走直角,处处须保持弧形状态;三定:定步推手,只许换步不许走动。对方来逼,只能用坐腿腰的方法,去消对方的来势,习之久之,腰腿自有功夫;四近:凡找劲听劲,锻炼腰腿功夫,都须逼近才能切实。
和老人家推手,凭宋涛对肌肉的掌控力,还是轻松之极的事。但他可不想马虎行事。太极的推手,对上年纪的人来说,是种很好的运动。它不需要剧烈的运动,对场地环境也没什么要求。可以说是方寸之地,就可决胜负。推手,对老人家的腰腿起到很好的锻炼。所以,他推了几手后,慢慢的加大了力度。
孙爷爷身体保养得很好,气力不差。而且,经常练习推手,平时和几个太极高手在一起也练过。本身又是老中医,对人体的肌肉组织了如指掌。所以,五分钟下来,还是游刃有余。
老人一边推一边说道:“我听教我推手的老钱说,现在的太极门派在江西庐山,也是江湖上有名的大派之一。高手都是在武堂里修行,好像分明、暗、化三种等级。明就是刚刚懂太极拳劲,可以使用刚猛之力的人;暗是可以把劲练透的人,他们发出的劲无影无形,但威力更大,对敌时令人防不胜防;最后化才是真正的高手,能做到刚柔并进,收发自如。
“小子,换双手吧。你别小看我老人家,再加点力道。我知道你的本事,没事。”过了会老人道。
“好,爷爷,你注意了!”二人又开始了双推。
双推,就增加了很多的变化方式。所谓“单重则随,双重则滞”。单重双重,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太极拳是轴心运动,找到了轴心所在,则触处成圆。处处单重,找不着重心,则触途成滞;处处双重,岂但两手两脚,就是一个指头也免不了双重,“精练已极,极小一圆皆有轴心”。由轴心发出来的圆,便无缺陷处,“粘即走,走即粘”这就是太极拳劲的原理。
《太极拳经》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刚字是采取攻势的意义,并非刚强之刚,柔字是采用守势的意义,并非柔弱之柔,刚柔不过是攻守的两个代名词,完全是用意的,用势的,不是用刚柔之劲来攻打的。
刚和柔不是绝对,而是相对概念。据老子道德经的理解,水应该是天下至刚至柔之物。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可见水那博大悠远的包容性。即使在最狭小的缝隙里,水也能变化形态存在,说明水的柔。而水的刚表现在它的持久性上,最经典的例子是滴水穿石。再坚硬的石头通过小水滴的长期打磨,尖锐棱角也会被打磨圆滑,这就是水的刚。
宋涛感知着双臂传来的力道,遇强则通过肘部和腰部的旋转,把力传导到双腿上,遇弱就加大我方力的输出。但不能使用蛮劲,要发七分留三分,防止被对方用粘把劲引到空处,自己就失势变的被动。所以,听劲才是推手的真谛,“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就是形容太极拳之轻灵,绝对不许对方借力的意思,是推手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推手极烂熟后的境界。推手的作用,重要部份在锻炼触觉,术语谓之听劲,就是利用于指纹,探听对方的动作的意向和劲路,而我处处意在敌先,使对方来不及防备。
“神以知来,智以藏”。神就是利用手上的神经,探知对方的来势,再凭我的智慧隐藏我的攻势,这样便到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当然在场的两个人远远达不到那种境界。
早年,太极宗师杨露蝉就曾经表演过,让麻雀在手里飞不起来。就是他能在麻雀蹬地借力起飞的那一瞬间,把它的力给化掉。当时,他还手握麻雀打了套太极,那是何等境界。
当年还有人要和他搭手比试,他给那人一段棉线,说一人拿一头,只要棉线断了,就是他输。结果,那人费了半天的劲,也没拉断手里的棉线。因为,杨露蝉他听到那人的劲就随着他走,棉线永远都不受力,如何断的了?那真是把听劲的功夫练到了极处。
又推了十几分钟,老爷子头上见汗珠了。宋涛道:“爷爷,我们休息下吧。”
“不用,我刚上了劲头,来,我们走起来。”这就是要配合步法了。腿上就有高低起蹲,是推手的最后阶段。“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掤捋挤按是曲中求直的四个动作,这四个动作包含了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九个动作。要势势认真,能主宰于腰,上下自然相随,能相随,即能消灭对方的攻势,因此说人难进。随对方来势引向空处,引到和我的出击条件相合时,便速行出击。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必须在沉着松静的两个条件下,发出去的才是劲,不是拙力。专注一方,四字看去似简单,实际这里面包含时间、地位、方向三个要素,有一个不适合,便不是沉着松静的内劲,也发不干脆,反而被对方抓到破绽。
“老大,爷爷,你们怎么在这里推起手了,天怎么热”,这时候杏林从外边走了进来。
“涛子,今天就到这里吧。不错,和你推得就是有劲。哎,我是老了,推了半天你大气都不喘。走,吃饭去,杏林你爸呢?”老人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问道。
“他哪里有事回不来了,让我们先吃,不等他吧。”
“好,你妈把饭也做的差不多了,涛子,走进屋去”。三人一起走去屋里。
北方的夏天很热,真有“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的感觉。不过,孙家的四合院却很凉爽。天井中有棵百年古树,树荫笼罩了整个院子。院里栽了不少花草。就连墙上,都布满了爬山虎,郁郁葱葱,很是喜人。堂屋的正面,挂了块匾牌,上书“悬壶济世”四个大字,旁边有幅字很引人注目,笔法苍劲有力,笔走龙蛇,应该是老人家的手书。
内容是辛弃疾作的药名词:“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不愧是世代为医的人,家里处处都不离本行。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专注,才可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成绩来。
“涛子今天来了,饭还没好,我们先喝点茶。杏林,去把上次你爸拿回来的上好的普洱拿来,咱爷儿三来品品茶。涛子你坐。这普洱是杏林他爸的朋友从云南带回来的,有年头了,你来品品看如何?”
“爷爷,你知道我很少喝茶,只是喝水,这好茶让我喝,不是有点牛嚼牡丹了。”
“说什么呢,再好的茶叶是让人喝的。不会品,就当是喝变了颜色的水,来喝。”爷爷一边斟茶,一边说道。
“嘿嘿,这句话经典,喝!”其实,宋涛真的不懂品茶,他有时间就去读书或修炼去了,哪有时间喝茶啊。不过这几盅茶下肚,他到真发现点异处。
自从接触了佛珠里的能量以后,他的身体对能量越来越敏感了。这有年份的普洱茶下肚,好像也有点微弱能量被身体吸收。应该是和药材一样,只要是有年头的植物,都可能含有这种能量,能被人体吸收。
“味道如何?”爷爷问。
“嗯,味道好极了,不愧为变了色的水。”
“哈哈,你这小子啊!”爷爷理着白胡须说。
“饭好了,你们吃完饭再聊吧!”孙母笑着叫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