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强度运动后人,要经过3到5天才能恢复。现在,健身发展出了完善合理的训练体系。肌肉训练的计划和步骤都很科学,包括了各个部位的训练方法,肌肉的恢复,科学的饮食和休息。宋涛曾经系统的学习过肌肉训练的方法,自己在几年的摸索中,也总结修改了不少适合有效的手段。可以说,现在他去当个健身教练,绝对也是精英级别的。
宋涛刚开始修炼时,主要是专注力的提升,最初是集中心念。人的心念,平时是散乱发散型,很容易分神,一时想这个,一会想那个,绝大部分精神,都浪费在无用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是要修养,养生的道理。主要在个养字,如何把散在外面的精神,慢慢的收回来,集中在一起去使用,才能事半功倍。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学习、工作效率就很高,就是人家精神更集中。所以,思维、记忆都可以高效的发挥,起到最好的效果。
“定”也是同样的道理。宋涛开始修四念处时,心念也很难集中,就像匹野马,一会也不能停止。这时,他同时使用佛家“觉照”的法门,觉是觉知,照是照见,觉、照二字既非修也非不修,而是时时刻刻的觉照。倘若不理解“觉照”二字,也可把它理解为时时刻刻警觉。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行,就是在道中。四念处的觉照,就是要时时刻刻能感知到自己的一举一动。
比如吃饭,就是先感知拿筷子的手,包括手指的位置,握筷子的感觉,然后在夹食物的过程中,感知手臂肌肉的伸展,肩部的转动,背部肌肉的拉伸等等,夹到食物后,继续感觉送到口中的步骤,然后是口腔的运动,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等,甚至食物的下咽,都要时时的监控。听起来好像是很容易,但做起来困难无比,心念连几秒都很难定住,各种妄念全都出来了,真的是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看了这个忘了那个。
后来,宋涛从开始只观察一部分身体的动作,等完全能感知到所有的状态后,再扩大范围。逐渐地,他的精神越来越专注,心念越来越细微,感知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可以感知到身体任何部分的情况以后。他又开始尝试控制肌肉。当然,开始时只能控制最经常用到的大块肌肉,比如双臂,腿部,胸部,随着修炼的加深,一些平时比较少用到得肌肉,他也可以控制起来,象一些身体内侧,背部,脚底的部分。现在他可以感知和控制身体绝大部分的肌肉群,斜方肌,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还有腹部,腿部等的大型肌肉群。最后,他还自创种叫“水波运动”的修炼方法,就是控制肌肉上下的运动,就像水里的波纹一样,从而更有效全面的锻炼肌肉。
这几年,一直限制他修炼速度的,就是肌肉恢复时间的长短。现在,肌肉的强度越来越大,恢复需要的能量也要更多。普通的饮食,早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药材花费太高。但他现在,得到了这种直接可以补充能量的宝物。
宋涛常常在想:“我要是能像书中的主角,有件直接恢复体能的东西就好了,咱也拼命的玩自虐,什么负重修行,水压炼体,瀑布下面冲淋浴。反正,第二天又是龙精虎猛的汉子,那修炼速度不是飞一样。今天,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咱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哈哈”。
想完,他马上开始试验佛珠能量的恢复程度。先是用水波法,尽量消耗肌肉的能量,因为早上刚锻炼完,所以,一会宋涛就精疲力竭了。这时,再感知佛珠的能量,这次好像皮肤吸收能量的速度,比刚才快了不少。经过滋润的肌肉,慢慢开始恢复活力。但过程很慢,因为佛珠的能量,从所接触的皮肤毛孔进入到手臂,再到身体其他部分的过程,就像是充电一样,离得近的肌肉最先得到恢复,当它们吸收的能量饱和后,才传导到别的肌肉,要不是他的感知力强,还真不容易发现肌肉的变化。
几番试验以后,宋涛总结出这佛珠里的能量,应该够自己用一段时间。而且,以现在自己的肌肉强度,完全恢复,最少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能量,可以直接被皮肤吸收,效果要比现在吃的药材好不少。总的来说,他还是很满意,解决了他最大的问题。以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他早就计划好的修炼大计了。
正在宋涛计划未来美好的生活时,手机响了。他拿起来看了看来电显示,笑着接听到:“老三,什么事说。
“老大,在店里呢?中午有时间聚聚没?咱们三大才子在老地方见吧。”
“我看看,中午了,好吧,我这也没什么事,现在就过去,老二那个忙人有时间吗?”
“我给他说过了,他马上也去,我在路上,你快点出发。”
“好,我马上走,就这样,挂了。”打来电话的是宋涛的从小玩到大的死党之一孙杏林。一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家是干什么的。没错,就是中医世家。

别看现在看中医不如看西医的,而且医生的水平日益下降,但孙家还是真正有底蕴的,正经祖传几代的中医名门。他的太爷爷,据说早年在京城行医,名声很大,人称孙一手,意思是说他看病,只要手在脉上一搭,就知道是什么症状,肯定是一手准。当时,在京城一家很大的地方坐堂看病,听说还经常给皇亲国戚看病,真的是功力深厚。到了他爷爷、父亲这两代,便回到家乡,自己开了个中药铺子。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现在是本市最大的中药店。他父亲是老板,他爷爷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有时候,去店里坐堂看病,在本市有很好的名声,行里人都尊称他孙神医。医术高不说,主要是医德好,光经他手免费施出的药,不知道有多少,治好的人就更数不胜数了,真的算是惠泽一方百姓,是宋涛很尊敬的人之一。
到了孙杏林这代,中医开始没落。但他还是继承了家业,大学读了中医专业,现在在店里跟着他父亲学习。他为人很开朗,可以说是脸皮厚的可以挡子弹,唯一让他不爽的就是他的名字,有点文化的可能还知道,杏林是古时中医的别称,但一般别人听道他名字的时候,都是一阵大笑,说他是农民出身。刚开始,他还会不好意思,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修炼的原因,他的脸皮变的越来越厚,不过这小子对中医还是很热爱的。
其实,杏林这个词还是有典故的:相传三国名医董奉,隐居江西庐山期间,对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百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种得杏树数十万株,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读书看病,很是惬意。杏熟以后,来购买者一律不收钱,只用米交换。一担杏子换一担米,他得了米,就用这些米,救济山上山下穷困百姓。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们非常怀念他,就把他的精湛医术和高深医德,称之为“誉满杏林”。杏林就成了中医的别称,早年的大药铺子的门口,有的还挂药葫芦的,也是有来历的,都是代表中医的意思。
孙杏林比宋涛小一岁,被排在老三。老二叫赵石,家里也不简单。从他爷爷辈就是做玉石生意的,现在家里开了个玉石商店,城外还有个玉雕场,在市里也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比宋涛小几个月,所以排在老二。为人踏实,很重情义,他们这三个人,家里是世交,又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好的很。宋涛的父母到国外后,就他自己一个人,没事两家的长辈就让他去家里吃饭,和对亲生的没两样。就连现在宋涛开的这古玩小店,所经营的玉石,不少都是从赵石那拿的货,修炼吃的药材,也是从杏林家低价拿的。每次没事,他们三个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风花雪月一番。再加上都有一定的家学,所以,自号三大才子。宋涛的朋友不多,但和这两个人,如同是没有血缘的亲兄弟。
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离古玩街不远,宋涛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是家四川食府,店不大,但东西做的很有味道。他们经常来,和老板混的很熟,几年下来,便成了固定聚会的地方。
一进门,就见老板在招呼客人。老板是成都人,四十多岁,见了就说:“涛子来了,杏林打过电话了,老包间给你们留住了,我这忙,你自己过去吧。”
宋涛答应声,就直接来到了经常聚会的那个包间。还没等他坐稳,就听见门口鬼叫般的歌声,笑道:“老三这小子来了。”
一推门,一个二十多岁,穿运动衣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中等身材,长了张娃娃脸,脸上挂着笑容,是个很阳光的小子。他后边跟了个高个,体格健硕,面容沉稳,一身深色西服,一看就是个很稳重的汉子。不用说先进来的是老三孙杏林,后边的是老二赵石。
孙杏林叫道:“老大你来了,今天在店里,见了个很漂亮的妹妹,真是称的上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所以,今天我高兴,这顿就由你和老二买单了,幸福吧,嘎嘎嘎!”
“靠,你小子,你见美女为什么要我和老大请客。再说了,就你那审美观,那女的是一顾倾的是兽人城,一笑灭的是矮人国吧。”赵石在背后拍了杏林一把。
”老二,看你说的,我杏林也是少女杀手级的,这点眼光能没有。”
“是杀手,那是女人见到你后,因为绝望而自杀死的。”
”好了,你们别在这里耍嘴皮子了,快点菜吧,都快饿死了。”宋涛笑道。
“哈哈,好,老大说话了,开吃,关门,放老二。”三人嬉笑的坐下来,点了些这里的特色菜。三人开始边聊边吃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