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七岁小厨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一个大宋朝未来的伙头将军,七岁就开始下厨的她,在厨房里,又会有一番怎样的风采呢?
杨宗保以前不懂事时,跟着杨排风东跑西疯的日子里,府里的几个大小厨房,早就被他们祸害遍了。
由于天波府甚大,所以厨房也不少,光是仆役家将们的厨房就占了一整个院落。
几个伯父先后战死沙场之后,几位婶娘生活就比较深居简出。在靠近几个婶娘居住的院落附近,也有专门的厨房。
杨宗保作为第三代唯一的嫡孙,在少瑞楼附近当然也有一个厨房,便于就近照顾他。
杨排风现在怎么说也只是个七岁的黄毛丫头,当然不好在几个婶娘那边去胡闹。另外仆役那边的厨房,每一顿饭忙进忙出几十个人,备着上下几百人的膳食,一个个大厨忙得像打仗一样,她也不好意思去捣乱。
排风丫头呆得最多的还是少瑞楼左近专为杨宗保设置的小厨房。每次一阵捣鼓之后,美其名曰‘试菜’,强迫着宗保以及其他丫鬟们勉强咽下。
不过被折磨了这么一两年,杨宗保必须承认,排风丫头的手艺已经由食难下咽上升到勉强入口的境界了。
杨宗保来到厨房外间的时候,就见到两个小厮在相互打着扇子。如今虽然是深秋时间,但是在厨房做工就仿佛站在火炉旁边被烤一样,那种汗如雨下的灼热是不分季节的。
两个厨娘则是站在厨房的门口,不断的往里面张望。看来是已经被‘鸠占鹊巢’,驱除出境了。
两个厨娘平时也是极为宠着风丫头,风丫头硬把她们推出来,她们也没办法。只是风丫头毕竟只有七岁,虽然发育比一般女子来得快,但比高台大灶只是高出少许,又怎么能够让她们完全放心。
看到杨宗保来到这里,小厮和婶娘连忙行礼。
杨宗保挥了挥手,说道:“既然今天风丫头要一展所长,你们也可以好好歇息一下,我进去看看。”
几个小厮厨娘立刻慌乱起来,虽然这年代‘君子远庖厨’的思想并没有根深蒂固,但是让少将军这么千金之体,到厨房这样的地方,总是不太好。
杨宗保知道他们的顾虑,说道:“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一两年,我们也不知道在这里疯进疯出多少回了。从来都没出过什么差错的。”
不给厨娘和小厮继续罗嗦的机会,杨宗保当先走入厨房。几个下人拿小少爷没法,只得在后面跟着。
进入厨房的杨宗保,还没来得及仔细鉴赏一下这宋代厨房里的诸多古董,首先就被漫漫油烟中的一对极不协调的身影所吸引。
在几个小厮和厨娘都被赶出去之后,杨排风留下了顺哥儿为她打下手,专门洗一些蔬菜,另外负责递上各个排风要的调料。
顺哥儿长的高高瘦瘦的,也就使得另一个身影显得越发的娇小。
此时的杨排风一脚踩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使得自己勉强够得上这里面的高台大灶。
杨宗保更留心的是被排风另一只脚踏着的一块奇怪的木板。杨排风的身子随着那木板一升一降,而炉内的灶火也随之一隐一旺。
杨宗保看着那个粗陋的小玩意,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满心喜悦。这应该是个简陋的鼓风机了。怪不得几十年后的沈括能够总结相当多的民间小发明在自己的多方面巨作《梦溪笔谈》之中,而他也成为中国文人中难得被冠以科学家名号的古人。
看来五代以来,局势的动荡也大大的开发了老百姓的民智,在居安思危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小发明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虽然手工业者目前还被认为‘以奇巧淫技惑人’而没有很高的地位,但毕竟这样的民众智慧为无数能工巧匠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杨宗保仔细的观察着这简易鼓风机,想到既然有这样的工匠存在,那么自己的一些想法是不是也就可以实现了呢?
当然,自己并不像一些穿越者那样恨不得身上绑一枚原子弹,或者随便就在远古时期大炼金属,开发电能,促进工业革命。自己所想的只是让能工巧匠们弄一些方便民生的小玩意,而且更据史料记载,宋代是中国手工业者在封建王朝时期发展最迅速的时代,当然,资本主义萌芽萌生之后的情况,不在这个比较范围之内。

至少,从史料可以看出,宋代的内政商业发展到了封建时期的顶峰,虽然对外战事败多胜少,但是只从军人的武器装备来说,也是历朝历代最为精良的。
正是因为军队之中不断有新型的武器装备得以使用,所以杨宗保也就有信心,自己的一些小玩意应该能够在军方得以推广,使得杨家军的战力更加强大。
杨宗保将视线从杨排风那边移开,开始仔细打量着这间厨房。虽然以前的杨宗保总是随着杨排风在这里疯疯闹闹,但是不管是对于现代的小杨,还是明朝大儒‘君子远庖厨’的杨慎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随着时代风气的沿革,五代北宋的饮食文化,相比盛唐,也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雄奇奔放的唐风刮过去之后,连饮食生活也变得细腻起来。五代以后,大鱼大肉,狂呼滥饮和游侠气质不再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开始把精力投注于生活的微妙细节,开始养成有节制、有诗意的饮食习惯。
这样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庖厨们由用蒸炸煎煮炒等单调方式烹饪大荤,向多种新颖方式烹饪蔬菜以及研制更多新奇的调料这方面转变。
如今,杨宗保看着这厨房里,用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装着的各类自己从未见过的一些调料,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杨排风的手上,会化为怎样的美味。
杨排风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其他人的进来,而是双手使劲握着一柄巨大的勺子,在搅匀大锅内的汤汁。
宗保难得在一个七岁丫头的脸上,看到如此全心投入的神情,也就不忍打扰。他小心翼翼的走到顺哥儿的身边,问道:“风丫头那么起劲,在弄些什么呢?”
顺哥儿是这个专门配给杨宗保的厨房里,一个比较机灵的小厮。他和其他的下人畏首畏尾的态度不同,每次几个小主子在厨房胡闹,他不阻止,也不献媚,只是在一般照应着。
杨排风每次也愿意让他留下来打打下手。
听到宗保少爷的询问,顺哥儿连忙举起手中刚清洗好的的胡萝卜说道:“风姑娘应该是想做焖羊肉吧,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先弄那个很怪的汤料?”
杨宗保接过胡萝卜,笑道:“这胡萝卜还是由我帮她切吧。她虽然气力惊人,可那锅汤也够她累的了。”说着就拿起菜刀,准备下手。
那边的杨排风连忙喊道:“宗保,不要乱切,放着我自己来,我这边就要好了。”杨排风原先就是憋着一股劲在搅着面前的汤汁,现在开声说话,那股气泄了出来,搅汤也就越发的吃力了。
杨宗保看到自己的好心,杨排风居然不肯领情,也就退在一边郁闷。杨排风将那边的汤弄得火候差不多了,立刻风风火火的过来,边切着萝卜,边说道:“这萝卜,切起来,可是有许多讲究,你就那样随意切了,这还是我精心坐的回鹘羊肉吗?”
哦,杨宗保这才回过神来,都怪当初的一些现代厨神剧害人,在他看来,所谓神厨,也就是手持一个铁锅,在狂暴的火焰上舞出几个新奇的花式而已。
其实厨师一道,相比较后面火候的掌握,刀工一节,却是更考功夫。杨宗保看着排风刷刷几刀,就把胡萝卜统统切成圆棱兼备的小块。
杨排风边把这些萝卜撒入汤料之中,边说道:“这里的萝卜都是切成圆形又留有棱角,棱角是为了后面食用的时候增加嚼劲和口感,而圆形的一面则是为了更好的吸收汤汁。”
这种圆切面接触面积最大的道理杨宗保当然知道,只是看着杨排风昂首挺胸,强摆出来的高人风范,忍不住取笑她道:“你的这些本事到底是得到哪位名厨的真传啊,我也好去请教请教,只希望我不是资质太过顽劣就好。”
PS:新人榜越发的艰难了,大家觉得我还算努力的话,给点推荐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