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战阵煮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站又出问题,昨天更新的无法显示,现在再更新一遍,求票啊!这新站,最受害的是新人数据啊】
杨排风不屑的道:“这哪里需要人教,这些全部都是我问那些家将随从们之后,领会出来的。一盘菜端出,你问一下他们的感觉,哪种形状的口感最好,哪种形状的味道更加入味,多问几次,自然就明白了啊。”
看不出来,这丫头还知道市场调查,听取百姓意见啊!杨宗保对于这道听取众多意见而做出来的佳肴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杨排风见成功的引起了杨宗保的兴趣,心里一甜,继续说道:“虽然我不好总到家将们那边的厨房去做菜,但我还是问过他们有什么比较难忘的菜式。”
杨家的家将虽然有的出身确实苦哈哈的,可这么多年下来,绝对称得上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能够让他们难忘的菜式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杨排风接着说道:“我们天波府的家将构成你应该也是清楚的,其中一部分是官家体恤杨家功绩,特意从殿前司调过来的。虽然只是每次几十的封赏,但这么二十几年来,已经先后有五百殿前司的御卫进入了杨家。他们有时也负责几位将军出征时的安全,所以在战场上也有殉职,所以至今府中还有这样的家将近三百人。”
官家曾经先后派五百人进入了杨家?这样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杨宗保的警觉,恩赐御卫除了彰显官家的天恩之外,未尝不是一种统御下属的手段,只是派五百人进府,这个疑虑猜忌之心是否太大了?
杨宗保打断排风的话问道:“这五百人有多少上过战场?”
排风答道:“将近四百,你也知道,杨家十几年来战况甚惨。几位将军先后殉国,但是几位将军虽然自身殒命,却尽力保全部下性命,所以出征家将,还有近半生还。本来官家当年因为家将们未保将军性命,己身却全身而退就要斩杀所有御卫,还是老太君求情,才救下他们的性命。”
哦?看来这生还的两百人就算当初真有奸细,恐怕如今多半也是向着杨家了。毕竟古代练武之人多讲信义,不说老太君的救命之恩,就说战场上那份同历生死之后,所缔造的情意,就不是深宫中的官家所能体会的。
反而是余下没上战场的一百人,才需要格外留心。不过杨家还没什么反叛的举动,那些探子如今恐怕还不会精明到来探寻八岁宗保的秘密。以老太君的精明,说不定留下官家的探子,就是为了安官家的心。
想到这里,宗保也发现自己太过于谨慎小心了。虽然现在杨家深处巨大的阴谋算计之中,但杨家的敌人,却绝不是龙椅上的官家。现在倒也不用为官家的部署伤神。
杨宗保笑着对排风说道:“继续说这菜吧。”
杨排风生气的瞪他一眼,接着说道:“天波府的家将还有另外三类人,一类是武功卓绝的江湖人士,另一类是初出茅庐想搏个出身的热血侠少,这两类人杨家只要查出他们家世清白,就会留为己用。第三类人就是出身行伍,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是本在疆场上立下的功勋就足够他们成为将领。他们却甘愿在杨家做一个小小家将,这一类人也是经历过战场杀阵的血雨腥风的。”
经杨排风这么一说,杨宗保才知道,天波府的家将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他们中的一大部分都经历过沙场洗礼,其他一些江湖出身的也是走南闯北,见识不菲。
只可惜杨家似乎并没有对这股力量进行严格管制。正是因为管制松散,才会让杨朔杨望两个家底并不清白的刺客在杨家一隐就是十几年。看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天波府家将就是自己所要极力掌控,如臂使指的一股力量了。
杨排风见到杨宗保听自己讲到这道得力菜肴时,竟然多次走神,不由相当不满的说道:“哼!我知道,你见到焖羊肉是最为常见的菜式,所以就看轻这道菜。没想到你也这么没见识!”
杨宗保此时的心思已经转到如何将天波府家将这股强大的力量收为己用这件艰难的事情上,听到杨排风的责怪,连忙醒过神来。毕竟杨排风是把做出让人难忘的菜式作为自己的信仰,自己如此轻慢于她,却是等同于在侮辱一个人的追求。

杨排风说的确实是实情,焖羊肉在北宋一朝,是一道人人皆会的家常菜式。这也是和宋代的社会体制息息相关的。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过渡到熟食时代后,猪和牛一直作为荤腥的主食,但是在宋代的社会现状和君主笃信祥瑞的思想下,这两种肉类却是很难吃到的。
在北宋一朝,最为稀缺的资源就是马,战马稀缺则可以说是限制北宋在对辽,西夏甚至未来的金国屡战屡败的重要因素。马,不仅在战争时期,会成为军队的决胜资源,在其他时候,也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马的缺失,同样限制的是北宋的民间商业往来,以及朝廷重要物资,如:盐,茶,粮食,关税的运输。而作为马的替代品,牛在宋朝的运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北宋一朝,最重农耕。耕牛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宋朝律法规定,非大型庆典祭祀,不允许屠宰耕牛。
由此可见,民间演义之中,梁山伯好汉动不动就是切十斤生牛肉下酒,如果不是在官家允许普天同庆的日子,那也就只能是荒诞杜撰了。
牛不能食用牵涉到的是民济民生,而猪肉不能食用却是出于皇家的禁忌。皇家笃信祥瑞之说,太祖皇帝立国之后,曾说当年在陈桥兵变当夜,梦到有两头猪将自己拱到皇位之上,这就是自己成为皇帝的天命象征。
也就因为如此,北宋从太祖开国开始,历代官家都必须在宫内亲自饲养几头‘祥猪’。连当今的官家也不例外,所以猪是北宋一朝的祥瑞,自然也是不能食用的。
荤腥可以说是古代民间对生活考量的最直接标准,一句‘跟着我,有肉吃’对于下层百姓来说,是有着绝对的吸引力的。
荤腥不可断,猪牛不可食。于是,羊肉则成为最佳替代品,成为北宋民间最常见的荤菜。焖羊肉也就好像后世的辣椒炒肉一样司空见惯了。
那么又是怎样的焖羊肉能够让这道司空见惯的菜被这么多沙场老将斤斤乐道呢?
杨排风说道:“当年这些家将,都曾随六将军,七将军远征回鹘。在连番苦战之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粮草断绝。在绝境之下,将士们几乎被迫杀马充饥。可就在这时,将士们竟然发现有一个野生羊群,竟然比追捕它们的狼群跑得还快。”
杨宗保发现排风声情并茂,还真有些说书人的风范,只听她接着说道:“狼群见到军队,马上返身逃匿,而此时的羊群却已经被追到了军士们的阵中。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军士们竟然费了好大的劲才留下它们中的一部分,另外一些,跑的连战马都追不上,虽然当时人困马乏,可这些毕竟是杨家将的精兵啊!”
杨宗保问道:“难道在当时那种饥不择食的环境之下,还能烹饪出什么惊世美食不成?”显然,在他看来,这或许只是因为过度饥饿的缘故,毕竟一个饿急了的人,树皮草根都比往日山珍海味要美味得多。
杨排风却俏皮的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这想法我原先也有。当时食物太过难寻,所以味道让他们难忘。这确实是理由之一,但是这种羊肉的烹饪方法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可能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她才拿着一个捞子边将汤料中的萝卜捞起,混入另一个稍小的锅里。原来另一锅里,才是真正在焖的羊肉,此时才把用特殊羊骨汤调味的萝卜混入,然后再集中调味。
杨排风说道:“当时的羊肉本就不够,所以将士们就想用更多的其他菜类混合,这样分量才足。但是一部分人又等不及要立刻开伙,所以他们中一部分人去寻各类野菜以及天然的调料,一部分人则开始杀羊,开火焖羊肉。”
杨排风边说着,边注意那个小锅下的炉火:“等到那些士兵把野菜采回来,也找到一些天然的调味料,甚至还找到一些药材。可此时,羊肉却已经半熟了。于是他们商量,将菜叶混入那些不能食的大骨汤之中。最后才混入羊肉之中,再一起调味,居然另有一番味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