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业诩知道,无论怎么样,训练不能受影响,这首批队员的训练成果,就是自己的成绩,是自己的资本,也是以后征战沙场的最得力助手
在训练营,李业诩把苏定芳和郑仁泰当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一个多月朝夕相处下来,相互间产生了自然而然的信任。三人之间在训练安排和执行上配合默契,分工合理,就象后世李业诩所在的山狼小队成员间相处一样的感觉。
李业诩增加了一些训练项目,这些项目在原来的大纲上是没有的,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情况及营地设施,还有队员的体能情况增加的。而大纲也在训练的过程中,参考了苏定芳和郑仁泰在训练时提出的很多意见和建议,还有队员们训练的初步成果,进行了修正。毕竟李业诩训练的方式是以后世特战大队的训练方法作为参考的。时代不同,作战方式也不同,训练目标肯定会不一样。
李业诩也依据训练情况取消了十日一次的考核,而是以平日所有的训练成绩总和作为考核和淘汰队员的标准。
队列训练已基本不进行。除了集合时几个列队动作外,已经不安排专门的时间训练队列了。
而一些单兵训练科目,减少了训练强度,减少强度的科目有:障碍跑、平衡木练习、翻越障碍墙等,队员在身体灵活性方面都已经非常不错,相应减少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也是从实际情况考虑的。
李业诩在慢慢减少单兵训练科目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绑腿快速跑、抬圆木、划船筏这些队员间相互配合的协同性训练。
绑腿快速跑,就是让两名或者多名队员两条腿绑在一起,在场地上快速奔跑,这要求队员们在出腿时间和腿的跨度上,还有跑的力度上都要求一致。如果出腿时间不一致,就是一名队员拖着另外一名队员跑了,跨度不一样,也是如此,很可能两人都摔倒在场地上。刚开始练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抬圆木,就是让一个小队的成员,共同抬着一根巨大的圆木,基本上一个小队十名成员要使出全部力气才能扛起,配合不好根本抬不起来,更不用说扛着跑。河岸边崎岖不平,抬起粗大的圆木在河边沙滩上快速奔跑,中间交叉转换着各种姿势和动作,不仅仅是举,还要扛着来回走,有一个人偷懒或坚持不下去,就会失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队员滑倒,然后全队所有人都哗啦倒下去。还要分配好高矮的顺序,才能最好发挥。这也是后世特战大队训练时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精神和整体协同意识的常用方法。
划船筏,队员们自己动手,找材料做成一艘船或者木筏之类可以渡河的工具,每个小队一只,训练时要求几个人抬着快速跑,到河里,用自制的桨以最快的速度划到对岸去。
队员们到营地边上的山木里,把山林的木头或者竹子砍来,制作船筏。把木头或者竹子截成差不多长的条段,用籐或者树皮绑牢,关键的就是绑的技术。刚开始,队员们没掌握好技巧,绑的不牢,到了水里都散了开来,坐在上面的队员全都掉到河里。经过反复几次试验,相互交流经验后,终于都制作出牢固的船筏。
划桨的也是很有技巧,要求每个队员都在同一节奏上用力,身体向前侧身,手臂打直,利用整个身体的力量,把两边桨往回拉,每次划动都应是一个持续的动作,划的时候每个队员所使用的力量也需有差别,要不急流有可能把船筏打翻,各方面配合默契了,这样船筏才能快速前进。但开始时候队员往往用力不圴,或者划动的时间配合不好,虽然队员们拼命用力地划,但经常看到船筏在河面上转圈,或者拐了方向,甚至几只船筏撞在一起。
经过多次总结后,队员们才掌握好技巧,能划着船筏在灞河上快速地来回穿梭了,面对激流或者旋涡也能冷静地处置。
合作项目还有,李业诩取名的生死相依。一个深坑上架两条铁棒,两名队员面对面、手推手,在二条铁棒上横向前进到另一端,如果配合不好,两人都会掉进下面的坑里。还有就是信任背摔,队员依次站到一高处,背向后倒在下面队员用胳膊交叉的网上。这都是培养队员间相互信任,作战时团队配合意识的基本项目。
还有单兵项目上增加了判定方位的训练,初时让队员们在原地来回转上几圈,不发晕,指出方位,到后面是放一个靶位,转圈停下后要求队员们能射中目标。这个项目难度较大,很多队员转了几圈后就分不清楚东西南北了。
还有一个靠墙倒立。队员们两手撑地张开,略与肩同宽,两脚依次蹬离地面,向前方踢起,将两脚依次靠于墙上成倒立状,然后脚跟并拢靠齐,上下屈臂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格斗技术练习也慢慢增加,不过基本还是普通的单兵格斗技巧。随机抽签,两名队员为一组,没有防护措施,只是嘱队员们下手间注意力度。让队员们熟悉后世现代的近身格斗技巧,为以后的特种格斗打个基础。
越野跑也减少了跑步的距离,但却加大了难度。在队员训练间隙,每个人制作一个绑腿的沙袋,约五六斤重,跑步时每个队员腿上都绑着沙袋,背负装备。无论是哪个年代,跑步都是锻练体能的最好办法。
游泳也变着花样。现在所有的队员们都能轻松地在灞河里游上几个来回,李业诩让队员们逆流而上,迎水流的方向,游上一长段距离。灞河的水还是挺有些急的,这逆流而上的游泳比来回流可是费力多了。
也教队员们进行一些攀爬的基本训练。营地边上山林里有一不算太高的悬崖,李业诩带着队员们在悬崖的山体攀登。从崖顶垂下一根绳子,让队员们抓住绳子徒手爬上去。这只是攀爬的基本训练,在即将完工的秘密训练营地,李业诩特意建造了一坐模拟城墙,以让队员们练习用专业工具攀爬城墙。
训练的强度还是在慢慢加大,但已经不象刚开始那样大幅地增加,队员们大部分都能较好地完成日常的训练。
在体能、耐受力和相互间协同配合训练的同时,也初步让队员学习一些特种训练中的特殊科目。
让队员们开始学习潜伏,让队员地潜伏在在河边、草地上、灌木丛中,不论发生何种情况,即使李业诩等教官在边上撒着沙子,或者拿着大盆的水浇他们,也不能发出声音,不能有任何明显的动作,培养队员的最大程度的耐心。在训练间隙休息时间,让队员观察边上的景物前后时间内有何不同,以让队员们初步有注意边上景物细微变化的概念。
目测距离,利用已知长度的参照物,测算一段路程的距离,这也是特种兵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李业诩教的测量距离方法是最常用的“跳眼法”,也叫大拇指测距法:测距时,身体右臂向前伸直,竖起大拇指于两眼之间,闭左眼,右眼通视拇指一侧与所测的目标一侧对正,拇指和头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以左眼通视拇指一侧,此时对正于目标横线上的参照物,然后凭经验估算目标与地物之间的距离,将目标与地物估计的距离乘以十倍,即为所测目标的概略距离。如果测量距离偏长,可将要测量的距离分为几段,分段进行比较,然后推算全长。
这个时候没有玻璃,没有望远镜,没有坐标尺,这后世炮兵常用的简易测量距离的方法,在行军打仗时还是大有用处的。
而骑射是冷兵器时代必须掌握的技能,马上功夫和射箭水平是战争保护自己,击杀对手的最重要作战手段之一,自然也要加大训练力度,提高训练要求。要让队员们在马匹快速奔跑时能做出各种动作,摔下马来也有相应的自救方法。队员们的射箭水平要求都是“百步穿杨。”
训练营的伙食供应依然是不规律,生吃食物的日子也有,无论是生的牛肉、羊肉、猪肉、鱼肉等,都在队员们的餐桌上出现过。只是还是有很多队员吃不下去。
夜间的紧急集合却是没有减少,总体频率还在增加,不定次数进行,最多一个晚上进行了六次,没有丝毫规律,让队员们时刻操持着那份警惕。
无论哪个队员,最缺少的是睡眠和休息,队员心里都充满了恐惧、压力、劳累。最大的愿望是多睡一会儿,多吃一口食物。
--------------------------------------
李业诩平静地渡过了五天时间,不平静的是,训练中间又淘汰了九名队员。余下队员九十九名,已经一半多人被淘汰出局。
第六天,早饭后李业诩指导着队员进行格斗训练时,训练营外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在守卫营房的禁卫大声敬礼声中,候君集带着几骑冲了进来。
一起来的还有李世民的贴身侍卫施明,传李世民口谕,让李业诩马上跟随他们进宫…
----------------------------------------------
寒霜凝雪打赏了588起点币[2010-05-2001:24]
彼岸的天常打赏了100起点币[2010-05-1822:00]
笑看云舞打赏了100起点币[2010-05-1419:19]
y寒晨打赏了1888起点币[2010-05-0513:06]
非常感谢:寒霜凝雪、彼岸的天常、笑看云舞的打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