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想不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业诩一肚子郁闷地回到训练营白天的训练已经结束,正是晚饭时间。
晚饭后,苏定芳和郑仁泰向李业诩汇报了下午的训练情况。
李业诩仔细听完,写好今天的训练总结。三人讨论了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晚上的训练安排。
回到房中,李业诩站在窗前,想着今天的事。
李业诩得考虑李靖这样做的理由,还有自己所需要采取的对策。
波澜不惊、处事不乱、冷静分析是一个特战队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己在后世是一个特种兵,看多了瞄准镜里目标脑袋开花,意志力比大多数人都坚定,反应速度也比任何人都快。一次任务的完成所作的准备也是巨大的,执行任务时面对任何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沉着冷静地分析解决。
但以往执行任务时,所遇到的情况自己基本都能撑控,影响范围也不广。现在出现的问题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所有的一切都没法去影响和改变,人和事都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发生的事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势力的均衡,经验已经没任何用处,得好好思量一番。
只是自己比别人幸运,大概知道历史的走向,这个优势是无人能比的。无论怎么样,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在关系家族兴衰,个人终身幸福的大事上,怎么也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把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上,甚至让事情按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不然,就太窝囊了,写在史书上,都要让后人笑掉大牙。
房玄龄如今是尚书省左仆射,众相之首。李靖会不会就是出自这个想法---与房府结成亲家,让自己娶房玄龄的女儿,而让李世民绝了封李靖当这个右仆射的念头?
如果房李两府结亲了,李世民若再封李靖当这个右仆射,那两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就太大了,李世民肯定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出现的。维持朝堂上各种势力的平衡,是皇帝驾驭众臣的最好手段,也是保持国家稳定的一个前提。一家独大,定是后患无穷,更不要说房、李两家在文臣和武将中的影响力。
以李靖多年的阅厉,不会看不出这一点的。
但又转念一想,以李靖花甲之年的经历,这么多年在朝堂上混迹的经验,这样做,目的太简单了?
历史上身经百战,立下不世战功,而又能得到善终的李靖,心思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做事也不会如此让人看的明白的。
退一步讲,以李靖多年统兵征战的经历,在军队中颇受将士敬仰和爱戴,即使李靖不当这个尚书右仆射,在军中影响力一样巨大。
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李业诩躺在床上继续想。
李业诩不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出李府和房府联姻的故事,也不知道历史上的李业诩娶的妻子是何人。只是这一切都不太重要了,而今,因为他这个不一样的李业诩的到来,历史已经不会再是原来的历史了。
不过也真有可能,李府和房府的亲事,让李世民放弃对李靖的右仆射任命,也让李靖因此而退身于朝堂之外,远离政事。
但李靖这样做,就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或许根本不是为了这个右仆射的任命问题。如果自己没有记错,李业诩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李靖是当了多年的尚书右仆射。
房玄龄稳居尚书左仆射差不多二十年,首领百官,深得李世民信任。且李世民后来还把自己当时最疼爱的高阳公主下嫁给房家二子遗爱。
虽然高阳下嫁,在房玄龄去逝以后给房府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那是后事,没人能料到高阳会去找个和尚当情人,后来还怂恿那个戴巨绿帽子的房遗爱造反。
单从这些举动上来说,李世民对房玄龄不是一般的宠信。房玄龄是秦王府旧人,在争夺太子之位时力促李世民先一步发制人,也是玄武门兵变的谋划者和参预者。现今朝堂上最得李世民信任和倚重的二人分别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是多年跟随在李世民边上的谋臣,是李世民能取得皇位的最大支持者。
而他李靖还曾因举报李渊造反差点被杀,只是因李世民赏识其才华,而免得一死,进而得到重用的武将,并非秦府旧人,手握兵权的他甚至没有参与玄武门兵变,只保持了观望的立场。虽然军功卓著,但在朝中却常被人弹骇,最终还是得不到李世民的完全信任。
唐代时候朝堂臣的势力比武将应该是更大的,在朝政大事有更有发言权,而武将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就象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临终前,将辅佐李治的重任托与长孙无忌,这时房玄龄、李靖已经去逝。而当时手握兵权的李世勣则被贬。而李府与房府的联姻,武将和文臣成亲家,自然也就加大了在朝中武将和文臣之间的影响力,这更是李靖所想看到的,对两家都有利。
即使万一惹怒了李世民,以李世民善待功臣的表现来说,也不会对李靖做出赶尽杀绝的举动。李世民即使因为这个原因迁怒李靖,也肯定得找其他的理由处罚。最多是免去了李靖的兵部尚书,不再让他插手军务。

相对比较在军中影响力巨大的李靖,一介文臣又始终忠心耿耿的房玄龄,李世民应该不会有太多责难。只要有房玄龄这个大唐的左仆射在,李业诩这个房府的女婿,还是会得到照拂的,甚至可能因李靖的去职,而让李世民少了些顾忌,使得李业诩在军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李靖无形中的影响力也还在,军中还有很多他曾经的部下。
李业诩越想越有些糊涂,甚至感觉到自己得出的结论都有些自相矛盾。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李业诩,只是李靖这次计谋中的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想到这些,李业诩有些悲哀,自己竟然成为维护家族间政治利益的一颗棋子,让人摆布,竟然没有挣脱的能力。只要自己还要在这个家族里生活下去,那就只能接受府上,也就是李靖的安排,包括生活和婚姻,都需要按着这条路走下去。而房淑同样也是。
但房、李两家这样做了,李世民又会有何想法呢?知道这个消息会有何举动?因此而消了让李靖任右仆射的念头,还是担心二家联姻权势过重而生出打压一方的想法?甚至迁怒李靖或房玄龄?以李世民的驭人之道,李靖立下如此战功,基本不可能把他去职罢官,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会把李靖放在高位,来体现他李世民的包容和惜才,以此收容军中将士的心。而对房玄龄,也应该不会。
还会有什么结果?…或者,干涉或者阻止他们两家的联姻。还真有这种可能,如果这样,会用什么手段来阻止?
想到这点,李业诩打一激灵,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一定会干涉,只是想不出会如何干涉。
除了这些,还有吗?肯定有…只是李业诩不知道而已。以李靖这样小心谨慎的人来说,如此大张旗鼓的上房府说亲,那定是有他这样做的道理,除了李业诩想到的这些,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李业诩突然对李靖感到有些陌生,他想不出李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且李靖肯定有事情不让他李业诩知道。
李业诩没有在朝堂上呆过,没有体会过朝堂上各种势力之间争斗的残酷性。
虽然后世千百年来科学知识的积累沉淀让李业诩比这个时代的人懂上很多,但朝政上的事,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李业诩还是一片空白。
即使是感情上的事,他李业诩也只是如懵懂少年般的心性,后世刚到部队当基层军官的两年,一心想着如何带好自己的连队。后来进了特战队,除了训练,就是执行任务,所做的,基本都是不能见光或者不能被外界所知的事,很多时候都是提着脑袋在过日子,压根都没考虑过感情的事儿。也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外面的女性。感情的经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虽然现在生就一副好皮囊,挺得女孩子眷恋,但在感情方面还是被动式的。就象郑燕对他的表白,他甚至想不到拒绝,或者可能心里喜欢郑燕,也有怕伤害了姑娘的想法。虽然李业诩在训练甚至作战方面残酷无情,但在感情方面他不过是个小学生般不成熟。
虽然和郑燕也才接触过不多的几次,李业诩也不知道这位心性高傲的美女是因何原因心仪自己,但他也真的喜欢郑燕的率真、勇敢,当然还有美丽。如梦境般匆忙间的相互表白,事后想想有些轻率,但那天听闻郑燕弹奏的一曲《高山流水》,在琴曲间,恍若有心神的交流和默契,李业诩竟然有种如遇知己般的感觉…
而面对一样俏丽温柔的房淑,李业诩心里也是有些喜欢,具体是哪方面的喜欢也说不上来,可能只是对美女的一种自然喜欢吧…爱美是的人天性,喜欢美女是男人的本能…
相对于感情问题而言,在李业诩心中份量最重的事,还是把训练营的这些队员训练好,体能训练即将进入尾声,合格的队员再进行下一步专业的特种训练,形成战斗力。这才是李业诩必须完成的使命。
想到这个,突然间冒出一个念头,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任何有利条件,抬高自己的地位,提高影响力,增加说话的份量,有了这些,才能左右事情的发展。
恍然大悟间明白,无论李靖这样做目的是什么,都是给他创造这个条件。
这件事,应该有一个人会来解决,而这个人就是当朝皇帝李世民。
外面响起紧急集合的哨子声…
李业诩起身和队员们一起跑步。
事情还是云里雾里,但是训练不能受影响…
-----------------------------
谢谢大家的指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