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爱国情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一名士兵不见为名欲进城搜查被拒,猛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猛烈的进攻,后遭到第二十九军的奋力抵抗,自此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此时的广州,忽然出现了令广州人民为之热血激昂的爱国刊物。七月十二日,《南针》半月刊在广州创刊,《南针》是农工民主党和进步人士主办的抗日刊物,文中刊登了不少各爱国民主党派、各团体和进步人士纷纷发表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独立的文章,在广州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爱国主义浪潮。
李书恒是《南针》的记者,早在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和主编李伯球商榷创刊之事,回广州三个多月来,他每日早出晚归,一回到府里就闷在书房里执笔写稿。
这日,天气晴朗,纯净的棉花般的云朵飘浮在广阔无尽的天际间,仿佛未被人间硝烟污染过的天堂净土,让人望之神往。
早晨,关怡凤和丫环梅子两人一道去街市买菜。两人路过一条僻静的巷子时,突然从巷子拐角处冲出一个满身是血的中年男人,他步履蹒跚地踉跄走了几步,后因体力不支“叭”一声倒在了巷子里。两人见状后吓了一跳,她们急忙往四周张望了一下,身旁行色匆匆的路人一闪而过,并无一人知晓。关怡凤担心那人的身体状况,欲上前去,梅子轻扯着她的衣角,怯怯地道,“怡凤,我怕,我们还是别去了。”
关怡凤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别怕,要不,我自己先过去看看,或许他还有得救。”
梅子惶惶地点了点头。
关怡凤一脸防备地慢慢踱步过去,走近他,蹲下身,伸出一指在他的鼻间处探了探,可得到的结果竟吓了她一跳,毫无气息,那人已经死去了。她惊恐地迅速站起身,轻捂着胸口,又朝他看去,只见他的身下半压着一支闪着冷光的手枪,她弯腰拾起,慌乱地藏在菜篮子里,转身快步走出了巷子。
关怡凤一脸惊恐地对梅子说,“那人已经死了,我们快点走吧。”
“啊!”梅子闻言惊呼一声,连忙捂住嘴,左右张望了一下,便和她匆匆地离开了街市。
次日,打扫书房的丫环梅子突然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竟接连昏迷了三天三夜。于是,张妈吩咐关怡凤代梅子的职,打扫少爷的书房。
李书恒的书房位处李府南面最深处的地带,那里风景雅致而清幽,确是府里最适合读书的好地方。拿着打扫工具,关怡凤步入少爷的书房。她抬眼望去,白净无暇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精细灵动的名家字画,旁边檀木雕花的书架上整齐地排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那些书籍溢出一股书卷清香的味道,让人闻之怡神,处在这方天地里,不禁让人沉浸于文云书海之中。
细心擦拭着书房里的各件摆设,扫净地上灰尘与杂物,轻抹去落在书本上的薄薄灰尘……呼,终于忙完了!她呼出一口气,轻拭着额上的点点汗珠,忽然回望一看,噢,差点忘了,书桌上还零乱的摆放着几本书和几篇文章。她走近一看,原来竟然是《**文集》、《中国命运的抉择》、《抗日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和必要性》等爱国书刊。原来,李书恒在南京读大学时就已参加了中国**,和莫君宇一样,也是一名爱国志士,想到此,心中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起来。
她将书籍叠放整齐,正欲转身离去,“吱”一声,身下的长裤忽然被桌子下方的抽屉凸出来的尖木勾破了一小片,她晦气的叹口气,弯下腰去拉开抽屉,眼前所见到的物品让她惊讶的瞪大了眼,一把用白布包着的手枪赫然出现在抽屉里。枪支,这种最令人接近死亡的工具,人类战争中最不可避免的武器装备,在良田康靖身边多时,并不是没见过枪支,而且前几日她还拾到一支,此时正藏里房里的床底下,当时怀着怎样的一份心思藏起那支手枪,她自己也弄不清楚,或许处在如此动荡的时局,有个傍身之物让她多一些的安全感罢。此刻,在李书恒书房里出现手枪一点也不奇怪,他是**员,也许有着不为人知的任务,枪支对他来说也许为了傍身,也许是……暗杀。无数个可能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她越想心越乱,不敢再想下去,迅速推进抽屉,拿起清扫工具忙不迭的离开了书房。
两日后,梅子的病已然好了许多,关怡凤又重新回到了粗使丫环的工作中,日子似乎又重新步入平淡而繁忙的时期。
今日是她一个月来难得的休息日,踏着轻松悠然的步伐闲逛在广州的条条大街上。此时的广州,条条街道上都挂满了鲜红的抗日爱国横幅,满街热血的爱国青年们正手捧一叠宣传单,大声呼吁全中国人们积极抵抗外敌,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即使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无法阻断关怡凤对国家局势的关心,那是源自于莫君宇参军后所养成的习惯,习惯一经养成,便永难改变。但最近所得到的消息只会让她更加的伤感,日本野心家侵华的战争愈演愈烈,中国失地连连,中国解放的日子遥遥无期,祖国一日未解放,莫君宇便无法来广州找她,他们俩就难以相见,思至此,她心中不由得又是渭叹一声。

这时,一道熟悉而洪亮的声音突然传入她的耳膜。左边十几米处的正站在一个木制的站台上李书恒,面对着围观的人群,慷慨激昂地挥动着右臂,他铿锵有力的呼喊道:“同志们,热血的中华人民,请停下你们的脚步,听听中国命运的心声。随着卢沟桥事变以来,日本野心家们更是加大了对我国的全面侵华战争,东三省、北平、天津和四天前的太原也相继沦陷,日本人又正在对上海、武汉等地进行猛烈的进攻,并杨言三个月内吞食整个中华民族。令人振奋的是,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从‘不抵抗政策’被迫转为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日战争。同志们,中国局势日趋严重,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青年们啊,挺起你们的胸膛,加入抗战的行列吧,祖国需要积聚更多的力量,人民需要更多的胜利果实。我们坚信,只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将日本人驱逐出我们中国的土地,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
此时,全街道的民众顿时沸腾了起来,所有中国人纷纷响应着他的呼吁,神情激昂地高举起臂膀,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收复中国失地!”
“振兴中华!”
……
关怡凤满脸激动地望着眼前这位豪情壮志的爱国青年,心中荡漾激昂,脑中突然浮现出与莫君宇离别前那晚他的那番豪语壮语,心中的思念愈加的浓郁,眼眶也渐渐地湿润……莫君宇……我今生最挚爱的恋人……你到底在哪里……我真的……真的很想你……
突然,一道关切的声音蓦然响起,惊醒了她沉浸于悲伤的思绪。“怡凤,你怎么在这里?今天是你休息吗?”李书恒微笑的跳下站台,向她走来。
“是的,少爷。”她垂首轻拭去眼眶里的泪水,抬起头微微笑道。
“我呆会就回报社,你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欢迎到我们报社里参观。”他热情的邀请她道。
“好的,谢谢少爷。”她欣喜的应道。
《南针》报社里,一室满满的人群,拿着稿件左右快速穿梭的身影,几个伏桌奋笔疾书的记者,高谈阔论的飒爽人群,交谈声、电话声、嗒嗒打字声阵阵,整个报社呈现着既繁忙又有序的工作环境。
“这就是我们的报社,吵吵嚷嚷的,很乱是吧?平日里的报社并不象我们现在这般,现在正值抗战时期,各类大小战事的报导、政事的更迭、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游行……等等,使得我们报社人人忙了个人仰马翻。”李书恒转过头带着些歉意的说道。
关怡凤笑了笑,由衷说道:“不,我不会觉得吵嚷,我反而觉得这里的气氛很好,有种身处乱世却见真英雄的味道。”
他吃惊的看着她,“关怡凤,你真让人吃惊,实在难以想象你竟然会来我家做仆役。”
她淡然笑道:“遗世孤苦,无依无靠,飘泊的命运又岂是人为可以自主的。”
李书恒听罢,若有所思的沉思了片刻,一脸的凛然道:“虽然孤苦,但有力争上游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必能击垮一切的屏障,将命运一手掌握。”
忆起之前一切的磨难,她却不在意的低语道:“或许吧,或许人生真能只手掌握,但……却不是给我的……”心中伤感,最后的一句话几乎只有她能听清,抬眸见李书恒疑惑的看着她,她又笑了笑道:“没,没什么,平常你在报社都做些什么?”
“写写稿子,寻访名人,采访罢工的工人和学生,关心着各场战事和国家政事罢了。”他轻松的笑了笑道。
李书恒带着她随意参观了一会报社,见大家都很忙,关怡凤也不便打扰李书恒的工作,正欲告辞离去。
忽然,“吧嗒”一声,电话筒失手掉在了桌面上的声音,报社里的人们齐唰唰地盯着一贯沉稳的副主编郭仁君先生一脸痛苦和木然的神情,只见他回过神,神情悲痛地说:“同志们,刚刚接到消息,我军虽然经过了三个月的浴血奋战,但就在刚才,日军攻占了上海,上海已然沦陷了……”
“什么?”整个报社的人全都震惊而悲痛地看着副主编郭仁君,后无力的颓然坐回椅子上,痛苦的低泣着。
站在不远处的关怡凤脑子“轰”一声似被炸开了一个无底的空洞,一团漫漫的黑幕突然把她整个人紧紧笼罩,她“叭”一声滑坐在地上。
“怡凤,你怎么了?”身旁的李书恒见状,连忙蹲下身扶着她孱弱的身子,关切地问。
她抬起沉痛的双眼茫然地望着李书恒,无力的说道:“君宇……莫君宇……我的未婚夫……他……在上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