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者大大喜欢本书,千里很是欣慰,因为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有大大催促加快更新。千里也想呀,可是一来手脚不快,每天两千个字已经很难了,二来千里不愿写些废话,就是写出的东西,往往还删了不少。现在,还有几章存稿。用完之后,还请大家见谅。千里自会尽力而为。谢谢支持——
三福提着礼盒,引着长生一路寻了来。
“德合坊,少爷,看来就在这里了。”三福抬头看了看巷口的大字说道。
再一问人,果然就在巷底倒数第二家。
叫了半天门,一个女孩闻声出来开了门:“客官可是要做衣服?我娘却是出去了,一会儿就回,还请稍等片刻。”
女孩说着,抬眼看了看三福,眼光又在长生脸上一转,却改了主意:“客官还请进来坐坐吧。”低着头便将两人迎了进去。
长生进门登堂,入室四顾,只见外屋挂着几件红绿的春装,桌上也摊着正在裁剪的衣料,里间门口却挂着个布帘,看不到里间。长生心想,五婶原来是个裁缝,看来日子还过得去。
宋宜此时出来,给两人上了茶。长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宋宜直看,心想待客也还得体,怎的上次在宋青家竟那般忸怩,连个头都不曾抬过,面都不曾照一个。
宋宜察觉到长生的目光,瞥了他一眼,脸却有些红了。放下托盘茶壶,转身回到桌前,做起活来。
长生与三福坐着,也没说话,只听到宋宜裁剪的声音。长生坐在椅中,从背后看着宋宜细细的腰身,心里在胡思乱想。坐了一段时间之后,三福觉得气闷,便开口说道:“少爷,我去看看,五婶怎的还未回来。”长生知道他是要借口出门走走。
宋宜也不阻拦,裁好了衣服,坐下来穿针引线地缝纫。
长生没话找话,开口问道:“宋姑娘一手的好女红,也不知哪家以后有此福气呀。”
宋宜微红着脸,也不答话。
“宋姑娘,青春几何,可曾婚配?”
宋宜抬起了眼,动了动嘴唇,没有出声。
长生又问:“宋姑娘青春美貌,若有中意之人,我倒能助你一臂之力。”长生盘算着,最好是女孩自己已有中意之人而有意退婚。
宋宜却一下子涨红了脸,指着长生,嘴唇哆嗦了半天,终于说出一句话来:“你……你怎可这般辱我……”话还未说完,眼泪已经掉下来了。
这下大大出乎长生的意料,正不知所措,却听得外面声音传来:“来了,来了,客人你等急了吧,我才回巷,邻居就说我家来客人了……阿宜!你这是怎的啦?”
“娘,你问他……”宋宜投入母亲的怀抱,大哭起来。
“莫哭,莫哭,好好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五婶安慰着女儿,眼光投向长生。长生只得摊了摊手,以示无辜。
在母亲的安慰下,宋宜才断断续续地说出原委。长生一听,恨不得拔腿就逃——原来,人家姑娘早已认出了他。长生心里只是奇怪,那次在宋青家,也没见她抬眼望过自己呀,怎竟能认得自己呢?
宋五婶今天心情原本不错。早晨才起来,就见喜鹊在门口树上直叫。才吃了早饭,正要出门,对面巷里的辛大娘却叫住她,介绍了新的生意,说是她家侄女五月出嫁,要做两件应时嫁衣,还预付了三两银子。
可现在宋五婶的好心情全没了,反而换了一肚子的怒气。五婶耐了耐怒气问道:“何家少爷,你也是个读书人,没让人传个话,就跑来私会未过门的媳妇,我也就不说了,可你……什么叫‘若有中意之人,可助上一臂之力’?对着自己的媳妇,你这,这……说的是人话么?”
五婶换了口气,接着诘问:“何少爷,我家阿宜可是有什么地方不中你的意,你倒是说出来,让大家评上一评,看看是否有些道理。我家虽是小户,比不上你家,可也清清白白,我自认为教出的这个女儿,也没有什么地方欠缺,能让人嚼舌根,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母亲,我不要嫁给此人……”宋宜哭着说道,长生心中惶惶,听了却又有点窃喜。
“傻孩子,怎能说这种话?都换了八字,便是你丈夫,怎能‘此人此人’的?亲都定了,你便是何家的人了,母亲也护你不得。丈夫是你的天,说上两句,有些委屈,也不算什么的。好了,不哭不哭,娘待会儿骂他……女儿若是不嫁,岂不是没脸没皮的,让人家瞧不起?又有哪个好人家还会要你?娘以前不是教育你么,烈女节妇,就算未过门,丈夫没了也守节一生,这样才让人敬重景仰……陪娘过一辈子?傻孩子呀,说什么傻话?以后怎么办,娘去了呢?你要有个好归宿,娘才能放心,是不是?何家少爷年纪轻,不懂事,说话没轻重,娘待会儿说他,不哭不哭……”
长生一边听,一边心中恶寒,对自己今日之来,已不抱太大的希望了。这人怕就怕有原则,刀枪不入,雷打不动。反倒是无耻之人最好相与,总有弱点,能让人轻易找到罩门,一攻而入。
可既然来了,总不能不战便退吧?长生不尴不尬,只能等着。
终于,五婶将女儿劝得止住了泪,让她去里屋待着,却要发落长生。
三福早已回来了,看到这情景,早缩了头,只在客堂门口站着,并不进来与少爷分担苦难。

五婶轻咳一声,长生知道她就要发难,便走过去拿来那个由三福背了来的大礼包,解了扣,摊在桌上。
五婶望去,只见红紫锦缎耀眼,中间一堆银白之物直晃人眼,看上去足有三百两。五婶一辈子未见过这许多财物,不禁看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也忘了要数落长生的话,半晌才抬起眼来问道:“怎的?这算是聘礼么?”
长生有些尴尬,轻咳了一声,斟酌着说道:“五婶家里门庭祚薄,宋姑娘对我也有些成见。五婶何不取了这些银两,另寻实诚后生入赘,岂不两全齐美?”
“原来你是来退婚的!”五婶跳起来大叫,“你怎能这样做?我们两家可早已换过贴了,你家大人可都已答应了。我家女儿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你不起之事,你怎能就这样不要她了?我家虽是小户,我就是举债,也会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八台大轿,六床锦被,四季衣物,头面手饰,陪嫁丫头,凡是人家有的,到时一样不会少,我一定不让你们何家丢脸……”
“不是因为这个,”长生心下感动,却还是不得不说:“我另有中意之人……”
“我家女儿可有让你不中意之处?妇容?要说容貌,宜儿也是远近有名的美人,就她堂姨姊妹数十人之中,也没一两个及得上。要说妇德,宜儿从不与人多说话,只在家里裁缝做衣,长年连门都不出。家里接生意,都是老身出面,来家里也都是些女流。平日里,男人连门都进不来。今日只因你是她未婚的夫婿,才让你进的门……”
“宋姑娘是个好姑娘,我也没有什么不满意之处,只是我与表妹情投意合……”
“那就一并娶了来好了,我家阿宜也不是善妒之人,会霸着丈夫不放。又有何难呢?”
对方如此放低姿态,长生却还是不能答应,无奈只得继续说道:“哎,表妹他爹,我舅舅,原是个大有身家之人,却是拉不下脸面让女儿做小。”
“原来你是嫌贫爱富!你家舅爷晓得爱惜女儿,我却不晓得?一样是十月怀胎生下的,富家女难道就比我家闺女金贵?我们可是与你家定了亲的,换过八字,名份早定了……”
“五婶,五婶……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宋姑娘对我也不甚满意,也不愿嫁我。两家何不就此退了亲,我愿出巨资,助你招赘个女婿,定让你家日后吃穿不愁生活和美……”
“你说来说去,还是要退亲啊!”五婶有些发急,“阿宜说不愿嫁你,那只是气头上的话,怎能作数?亲都定了,八字都换了,还能不算么?何少爷,你良心可要放正了,我家可没做什么对不起你家之事,这让我家阿宜身败名裂之事,你可万万不能行呀!”
“一千两!五婶若是答应退婚,我愿出一千两,助你招赘个女婿,重振宋家家业。”长生看看五婶实在劝说不通,转而开始利诱。
“何家少爷,这并非是钱多钱少之事。你若是退婚,我家阿宜黄花闺女一个,别人还以为她行为有什么差次,你叫她有何脸面见人?”
“所以我才说招赘个实诚的后生做女婿。如果五婶同意,我愿出三千两。”
“何少爷,我真的不能答应你。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关乎我女儿名声的大事……”
“若是五婶同意让宋姑娘做小,倒也可以商量,三千两同样送于五婶,作为养老之资。”
五婶顿了一下,长生心里的希望才略略冒泡,却又给五婶下面的话给戳破了:“若女儿没个好归宿,我老婆子一个,要这许多银子来,却又有何用?”
长生好说歹说,价码都增到了一万两,五婶就是不肯松口。长生心说,古往今来,也没有下一万两本钱来赖婚的,说出去可真惹人笑话。长生看看无法,只得留下财物,请五婶好好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听回音。
长生带着三福才告辞,宋宜已经忍不住走了出来,五婶止住她说话,自去送客。宋宜只得耐了性子等着,却听见母亲在外面对远近邻居大声炫耀,这是咱宋家的女婿城东恒昌顺何家的少爷还未过门呢今天就带了无数绸缎银两来看望我这个岳母大人福气福气哈哈哈哈。宋宜想到长生只为退婚而来,面上不由得红一阵白一阵,心里直替母亲害臊。
只片刻功夫,五婶便回来了,宋宜忍不住带着哭腔问道:“娘,娘,你怎的不答应了呢?人家如此看轻女儿,竟出白银万两要来退婚,女儿竟如此若人讨厌么?娘怎的不答应他!”
“看轻?这有何怕?”五婶巧言安慰女儿,“名份在我们这里,我不松口,谁还能抢了去?女儿你是名正言顺的正妻,少奶奶,谁能看轻你?就是上堂打起官司来,我也不怕。你丈夫愿出白银万两退婚,你以为便宜么?你这名份,你这脸面,可远远不止此数。退婚?他想也不要想!以后你嫁了过去,不要说白银万两,就是全部十数万贯家产,还不都是你的?白银万两,就想退婚?算盘倒打得精。想也不要想!”
长生出重金引诱,想让对方答应退婚或是做小,却做梦也想不到,反而因此勾起对方的贪念。精明能干的宋家五婶已然打定主意:大款已绑上,唐僧肉已装到盘中,就此松口岂非蠢到了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