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春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下旬,田里冬麦已经返青。乡里农人修缮农具,准备春耕。在出城东北**里的起驾村,却出了桩大新闻。
本来,高柱等三户人家在少爷的威逼之下,只想着偷偷地把那个叫做少爷果的新作物种下去就得了。可谁曾想得到,少爷却传了话来,先不要动,要亲自带了几个人前来指导。
高柱等三户人家在阳春三月耕田,将正在返青拔节的冬麦当做杂草深翻入地,于是便成了全村的笑料。
长生却不知道。今天他带着人一路赶来,看着两边青青的麦田,只觉得心旷神移。
这一次长生来到村里,却发现全村的人都出来了。长生吓了一跳,难道都是出来迎接我的?自己也没做什么呀。观察了一下,才发觉人群是来看新鲜的。没有成为被人爱戴的优秀地主,长生倒松了口气。这也正中长生下怀。本来长生就存了造声势的念头,若是年底这三家挣了钱,不怕别的佃户下一年不学样。
这次长生带人运来了窖熟的人粪和草木灰,准备作为基肥翻入田中。
奶公杨雷因为众人围观,便卖弄起来,大声地指点着高柱,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让种惯了田的高柱无所适从。最后奶公亲自下田,使唤耕牛扶犁耕田来作示范。
高柱站在田边看着,说不出的气闷,心想,你这把式也未必比我高明,架子倒摆得十足十。边上的人却还在打趣他:“高当家的,今年你该大发了吧,少爷都使了人来替你耕田了,还让你种他那个长生果,想来定是丰收……”
“谁说不是呢?三月里翻麦田,这古往今来的独一份,年底收成也定是独一份的……”他人嘿嘿地笑着,却又插嘴打断了前一人话。
众人只管取笑,高柱铁青着脸不说话。他的婆娘也不看看风色,竟凑上来,低声问道:“当家的,你看,你看……这能成么?”
高柱正在懊恼,当即爆发,回头挥手便一个嘴巴子:“当初要不是你吵着要做新衣回娘家,家里怎会欠下这一**债?”
“你打我?你打我?当初看上你这穷光蛋,算是我瞎了眼……”
这边上的人的兴趣立刻转移,津津有味地听起高柱的罗曼史。杂着小孩的哭声,高家婆娘的哭诉声,众人边瞧热闹,边议论纷纷。
“看不出来呀,高当家的一个老实后生,婆娘竟是他拐来的……”
“这人呢,不能看外表……”
“谁说的,明明是人家闺女倒追的他……”
“那也是本事呀,怎的没有人倒追你呢?”
“娃都两个了,还拿出来抖漏,也不嫌臊得慌……”
“哎?哎?你这要干吗?”
“去劝劝……”
“你这老娘们,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人家两口子,床头吵床尾好,要你去多事?”
“是呀,好不容易有机会听听高家的长短,老姐姐可不要搅了……”
……
长生听着奶公杨雷说得一套一套的,有些是自己凭着记忆传给他的,另有些大概是奶公的经验之谈,并非长生所知。长生不由得叹道:“这种田,也不简单啊!”
陆大在旁边接口:“少爷说得是,这里面的学问深着呢。也只有奶公这样的把式才能为师教人。”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其实种田辛苦些,总是田里刨食,也难不倒人,最难的事却在两个月后,待麦子扬花灌浆之时。那时才是真的难呢!”

长生不明白,便追问起来。不想陆大说出了一番话,着实让长生头疼起来。
这些年来,陕西的降水量渐渐地少了起来,渠里可用来浇田的水自然也少了。每到春末夏初用水高峰,各村轮流开堰从渠里取水灌田。本来这取水已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可人心总不足,总有奸滑取巧之人,在渠上游则明着偷水,在渠下游则夜里偷扒人田反浇,讼人偷水。老实之人,则往往不得不吃亏认赔,豪勇之人则组织起来欲行公道。如此一来,寻仇的,持械群斗的,每年都少不了,打伤人命,也是常事。
长生听了陆大的话,当即与几个亲信商量起来。
“三福,明天你再去催一下,问问子良,什么时候我的功名能够捐出来。”
“少爷,几天前才去过,都说了还要一个多月,明天去不是让我白跑一次么?”三福回道。
长生骂道:“让你去你就去。你那两条狗腿倒还真金贵!”
“少爷就是再急,让我白跑也还是无用的。”三福答道,“若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让大家参详参详,岂不好过拿我撒气?”
赵尚贤开口问道:“少爷却因何事,如此急着要捐出功名?夏税还有两个月,也无需太急。”
“我是急着卖田。子良那里一手不完,我这里如何开始呢?……如此看来,今年田里的麻烦,恐怕是逃不掉了。”
旺信说道:“少爷,要卖田却也无需等功名捐了出来之后,现在就可以开始寻起买家来了。”
长生答道:“卖是可以卖,只是田产尚未过到我的名下,田契还在母亲手里,就算找到了买家,却是过不得户。况且开始出卖,让人知道了名声也不好。”
赵尚贤一笑:“就算少东有了功名,田也都过到了名下,那时出卖田产,少东的名声就会无损么?”
长生不禁失笑自嘲道:“这倒也是。父亲还在就出卖田产,咳!我可真是个不肖子孙啊!”
众人见长生说得有趣,不免暗笑。只有三福不知好歹地接口道:“就是嘛!少爷既然打定主意,决心做个不肖的子孙,还这样思前想后遮遮掩掩,岂不等于是脱裤子放屁么?还真的就能让人不说闲话么?”
赵尚贤一听大惊,三福说话怎的如此没个顾忌?偷眼看看长生,却见他神色如常,只是笑骂道:“就你这个奴才聪明?少爷我是怕传到父亲母亲耳中!若到那时田产还未过户于我,只怕又要起些波折。”
“如此说来,卖田倒是要派个精细人去办。”赵尚贤说道。
长生深以为然“一事不烦二主。此事就教给赵先生如何?”
赵尚贤迟疑了一下,还是应了,却回了句:“我也不曾做过生意,若是未能做得尽善尽美,还请少东见谅。”
“不用负担这么重。你不过代我出面,买卖自有中人。赵先生要做的是掩人耳目,勿使他人知道是我在出卖何家田产。”
赵尚贤还是有些犹豫:“只怕瞒得了一时,却难以瞒得了一世。”
“能瞒一时就暂且瞒上一时吧。”长生叹了口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