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王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支持,多给票票——
长生做完小动作,才隔了一天,就被何老爷叫去询问此事。
长生早准备好托词,当下回道:“前些日子,父亲和孩儿说起过,我家打算与宋家合作,贩布西南。孩儿寻思着,明年早则开春,迟则入夏,总要抽调些人手入川进藏。布庄总号因此不免要补充些新手,这才忙着着手招些机灵的儿郎。”
何老爷点了点头道:“三郎有心了。那么可招到几人了?”
“只在族中招了些子弟。孩儿生怕不够,还想招收外姓少年,只是尚在准备之中。”
“那到底是几人?”
长生期期哎哎地回答:“也不过就识字的子弟招了十个。”口头打了埋伏,长生心里却想,我可没有说谎来着。
何老爷一听,十个数量是不算多,可都是识字的,这哪里是准备来当布庄伙计的,不是明摆着要当掌柜来培养么?三郎的野心也大了点。何老爷想着脸上不免微笑,不过,这倒也不怕,只怕三郎心不在此。当下笑着说:“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过了年过来吧。”
长生看着父亲并无不悦,又试探着说道:“何不让他们明日就过来?早一天上手,岂不是早一天能用。只是不知这些人手是否就够,孩儿看是不是再招些外姓子弟,父亲以为如何?”
何老爷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笑着望向长生:“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长生眼也不眨一下,回道:“孩儿在想,若全是本家子弟,未必是好事。”
何老爷听了,想想也有道理,于是说道:“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只是这些人的工钱却要你自己出。”
长生低头盘算,钱不是问题,你想卡我却是不能。既然你点了头,那就不怕有人以后告状。此番得了鸡毛,如不乘机大大地派上一阵令箭的用场,那我何三大少何字倒过来写。
何老爷看着自己儿子在打小算盘,也不说破,只等着儿子抬起头来,又说:“三郎来布庄上帮忙,也有一段日子了,算起来也已是个熟手,该带你去场面上历练历练了。正好今天中午有个宴请,为父就带你去见识见识。”
当下让布庄伙计套了辆车,父子两人坐上往城南而行。长生正暗自得意心计得逞,不料在一旁闭目养神的父亲开了口:“不知三郎是否知道,牛家十小姐已与温自古的侄子定了亲,新年里就要过门。”
长生一呆,只下意识地回了句:“是哪个侄子?怎的如此匆忙?”
“就是那温自知的儿子。还是温自古牵的线。至于为何如此抓紧,为父听说开春之后,那新夫妇就要随温自知南下去扬州,早日过门,到时行路也方便一些。”
长生知道温家是世代盐商,温纯的儿子温自知也在经商,借着他父亲是朝中重臣,贩盐很是便利。如今温家这一支的重心已移往淮盐重镇扬州,也怪不得要早日成婚南下。
地位没有人家高,钱也比不上人家多,长生想起当日阿蓉反问的那一句“就你家有几个臭钱……人家官宦子弟,又有功名,上堂不拜,你怎么跟人争”,内心已是五味杂呈,一片翻江倒海,只在面上竭力保持平静。
三原是西北地区的布业中心,从东南各地贩来的棉布都要这里过载,改卷,整染,然后销往西北各地。棉布业可算得上是三原城中的支柱产业。贩卖,车马行(运输),过载行(零售批发),钱庄典当(起的是借贷功能),押运保镖(安保),印染作坊,种植制染(植物染料都是种出来的,原料采集出来后还需要经多道工序处理,之后才能用于印染),踹行(新下架棉布需过水,然后用大石压磨,使之光洁细密,从而在西北的气候下,变得细致紧密的棉布能够挡风而不容易沾泥)等行业中,直接间接地吃棉布这碗饭的可是占了城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以贩布为业的当然也不在少数,何家是数得着的这一行里的大户,和何家相当的却还有几家,王家就是其中之一。

王家的府第在城南,占地三百多亩,不说是华丽,也称得上是严整。王家老太爷去世得早,三个儿子却没有分家,仍然住在一起,共同主持家里的生意。此时儒家当道,社会风气鄙视分家分财,以为不肖,更认为分家是家业败落的前兆。而三原本地的风气,则是兄弟合营往往略有余资便行分家析财。于是,王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孝悌友爱的模范之家,人人羡慕,县里还专门发过牌匾褒奖。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人均资本小,因气候和政治动荡造成的商业风险巨大,分家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确实与家族败落有些关联。也正因为王家没有分家,人丁兴旺,才不缺人手资本,且不说家族的主业棉布生意蒸蒸日上,隐隐有执三原布业牛耳之势,更是多业并举,典当,放钱,染坊,成衣,饭馆都有涉及,成为城南的半壁。
长生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帘观看沿街的风景,马车过桥,转入城南大街,长生却发现了奇怪之处,正心中大奇,忽听父亲在问:“如何?”
长生下一意识地回道:“什么?”
“三郎可是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长生一愣,当即醒悟,回答道:“孩儿见此处街上十家店铺中倒有五六家挂着“王记”的招牌,心中不免有些惊异。”
何老爷提醒道:“来到此街,就已到了王家的地盘。”
长生恍然,暗吸一口凉气,叫道:“‘刘半城,王一街’,果真好大的气派!”
“你来这里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注意到此事,却还是头一遭。”何老爷心有感触地叹道,“三郎长大了,为父很是欣慰。”
长生听出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想到这些年的胡闹,不禁鼻腔有些发酸:“孩儿不孝,该早些替爹爹分忧。”
“呵呵,三郎现在开窍也不晚。”何老爷一指街上的那些招牌,叹道:“王家兄弟近十年来闯出好大的局面。王家老爷子在世时,咱家还只比他们家稍逊一筹;可现在,他们却快赶上那刘家了。你们兄弟几个,若是能象王家兄弟这般同心,咱何家不愁不能兴旺。”
长生明白父亲的苦心,虽然不以为然,却还是口不应心地当即答道:“爹爹说得是。孩儿一定与两位兄长齐心协力,振兴家业。”
注:关于温纯与温自知父子,历史上是实有其人,这里书中当然是不尽不实。小说而已,但愿温家后人别来投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