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仇恨(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过申时,一行人已来到了三里店。
“总算到了!何相公,你这五两银子,可真不好挣啊!”龙三擦着汗,不由得叹道。
长生毫不理会,心里七上八下,只见往日从来不关的大风堂,如今大门紧闭。
小厮上前叫门,立时小门开了,刁二迎了出来。
“大白天紧闭大门,这是为何?”长生走了进去,顺口问道。
“税官早上才来骚扰过,三福管家说,还是小心些。”
“嗯,不错……”长生点头应道,“这两位是粱公公派来监制宝镜的校尉,你带上几个手下,招呼他们吃喝……若不能让他们大醉尽兴,我唯你是问。”
刁二瞄了瞄两个,又偷眼看看长生的脸色,口中答应了,心中却在琢磨东家究竟是何意思。
“不不……这位兄弟,不用客气,咱们就跟着何相公,哪里需要如此麻烦?”龙三当即接口。
“如果不麻烦这位兄弟,你们两个却要让我麻烦……”长生哼了一句。龙三蒋大再要紧跟,刁二早已听明白了,当即拦下。
“何相公,你……我家中上有七十岁的老娘下有吃奶的小娃儿,可不能让我们为难啊……”
“是呀是呀,何相公,你可不能逃走啊……”蒋大也叫道。
“这位大哥,看着倒后生,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刁二笑道,“小弟请教了,却不知你那老娘几岁生的你?”
龙三一窒,再看长生,早已不见了。
长生坐在第六进正堂上,一边喝茶,一边听着三福汇报早上的事故。大太阳底下,紧赶了近三十里路,身上早烤得干了。
“做得不错。没有死人就好……”长生夸了一句。
“可税官却伤了几个……”三福看了看边上的崔氏,犹豫着说道。上次让人掳走了几位少奶奶,按说他的责任不小。这次三福吸取了教训,不想楞头青杨二带着几个会中的弟兄过来帮忙,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伤几个税官,也无甚大碍……”长生摇了摇头,将杯中的茶水一口饮干,站起身来,发布命令。
“三福,你派几个人进城,请曹掌柜,旺茂,王沃,子良,马上过来,说我有事相商。快去呀……”三福还在迟疑,长生催促着,三福不得不领命下去,“旺信,你替我前去通知,各级掌柜管事,告诉他们,明日一早,咱们搬家。”
“好的……如此仓促,不知少东要大家搬去哪里?”
“请各级管事晚饭之后来内堂议事,那时我自会告知详情。”
旺信在这里做过大掌柜,熟门熟路,当即领命去通知大家。
长生说完,迈步前往后院,崔氏跟上。穿过第七进正房,来到西跨院,进入卧房,长生站住了,环顾屋内。屋内一切如常。长生呆立,半晌才开口问道:“奶娘,阿宜她……却是如何去的?”
“少东,各式纺车织机都出自木作坊,还有风车及建房匠人,俱都搬去王家城外别院,只怕不妥……”曹掌柜到了,长生打起精神,先与他商量自己的打算。
“木作坊人最多,搬进城里有些为难……”长生说着理由,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借王家别院做个落脚,非是送给王家的。”王家早就觊觎纺织技术,可长生现在根本就不在乎,只想安排了众人。现在大队人马也只有办去王家这等大户,才能免得税官再来寻麻烦。
“铁匠作众人,人数也不多,何必搬去杨杜村?”
“曹柜头无需多问,铁匠作我自有用处……”不管火枪能不能派上用场,长生还是打算试试,“至于其他人,俱都搬去仁和坊东大街,若房屋不够,曹掌柜可自行安排城中各处房屋……”
长生对众人都作了安排。杨二,请他们另寻地方立个道场。长生给的建议是移去鲁桥镇……该镇属于泾阳县,税官真要上门寻麻烦,官府移文往来烦琐,沈大人也容易推搪。
义学堂,就留在三里店吧。租个几间房,银子仍然按月向三福去领……几名先生,与学生一样,都是柞不出几两银子的穷人,想必税官也没空来为难他们。
“这一番大动,归跟到底还是银子……如今号上的银子,却有些紧张了……”
长生递过一卷书。
“这是什么?难道……是琉璃宝镜制做秘术?”曹掌柜随手翻看——是长生手书的那卷草稿——心下一惊,不由得抬起头来问道。
“正是……银子不够,那就向城中富家商借……每家两三千两,有个几家,就可解了燃眉之急……”
“少东,城中富家大多势利,见着咱家败落,只怕会找些借口……”
“我给您的这卷书,就是派这个用场的……谁若答应借钱,那就让他们抄录……”
“少东是在说笑吧!这等秘术,怎可轻易示人?”
长生一笑:“就凭这万把字?宝镜制作秘术哪这么容易就能学得?抄一遍书,便可得两三千金,这般的好买卖怎可不做?”
曹掌柜心下微松,东家的下一句话却又让他吃惊了:“我不但要将此书暗中流传,而且打算派出匠人,教别的商家制作琉璃宝镜!”
“少东!……”
长生摆摆手:“我自有分寸……宝镜惹祸,大家都造,造得多了,咱们才不会引人注目……前三年,我们与别家五五分成,后五年三七分成,曹柜头以为如何?”
“少东想法不错,只怕造得多了,宝镜就不那么值钱了……”曹掌柜想了想,抬起头来,却见长生面上泛起奇怪的笑容。
“我还就怕它太值钱!”
“这个……”曹掌柜不明白。
“薄利多销么……”长生含糊着。
“移祸江东,计是好计……只怕别的商家见着咱们情景,会担心惹祸上身,不肯上钩……”

“曹柜头多虑了……只要利润够大,杀头的买卖都有人做!”长生心中笃定,王家肯定会上钩——当然是偷偷摸摸的,真的造出宝镜,甚至不会在本地售卖……其他人,温家可能会犹豫着放弃,但城中如温家这般古板的,又有几家?不说别的,熟人中宋时雨与计无碍,这两个就不是省油的灯,决不会没魄力冒险。
长生安排好了,第二天一大早便动身,带着两个累赘,离开三里店回到杨杜。长生没有食言,两个好吃好喝,各自还拿到了五两银子。龙三蒋大当初还怕长生逃走,现在自然无话。只是觉得长生忽然象变了一个人。
本来长生对工匠,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此次回到杨杜,长生却接连命人,又是烧砖,又是垒土胚。
两人惊疑未定,才过两天,王彪却陪着魏天恩从城中赶来了。
“何相公,你干的好事!”魏天恩首先发难。
“魏百户,这……您这说的什么话?”长生一脸惊讶。
“装什么蒜?你难道不知,我带人前去大风堂,替粱公公接受产业,你倒好,不约束下人不说,打伤我的兄弟,竟还敢放一把火,将大风堂烧个精光!要知道,这大风堂早已在粱公公名下了!”
“魏百户不是说笑吧?这两天我都未离过杨杜,大风堂过火,却与我何干?”
“这可是真话?”魏天恩的眼光在长生脸上停了好久,才转头向龙三蒋大求证。
蒋大不由得望向龙三,龙三硬着头皮答道:“是真的……”
长生强自镇定,王彪留在杨杜的手下早过来围观,就怕有人跳出来说话。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有人却道:“何相公这两天是未出过村,前几天却出去过一次……”
“哦?”
龙三只得说道:“前几天是出去过一次,何相公为公公制镜,需要些物品……”
“所需是何物?又去了哪里?”
龙三却答不上来了。
长生赶紧插话:“外出招了几个铁匠,因为场里要打些东西……”
“没有回家?”
“没有……”
“他说的可是真的?”
“真的。”龙三既接了口,蒋大也只能跟着点头。
魏天恩看了这三个半天,哼了一声:“粱公公命你二人看着他,你们竟还放他出去到处乱跑……”
“是是……”
“魏兄,你这说的什么话?”王彪开口了,“粱公公命何相公来此,指导制作宝镜,缺东少西,他若不出去购买,岂不要误了公公的大事?”
魏天恩一愣,这才想到得罪了地主,赶紧赔笑:“王兄说得是,小弟不该多嘴……”
……
事情过去了,长生才放下心来,王彪却又来训话:“何相公,你外出跑跑,我自是不管,可是每月才出得那几枚银镜,公公要是说起话来,我可就难以帮你说话了……”
“王百户说得是……不过,俗话说得好,皇帝也不差饿兵……场里的工匠们,已近两个月没领工钱了,谁愿意出气力?要不,您命弟兄们来帮忙?”
王彪给说得一窒,底下人先叫了起来:“想得倒美,咱们来是看着你们的,哪能叫咱们替你做苦工?王头儿……不可听他胡言,这般热的天,还要在窑前忙活,还不把油都熬出来了……”
“好了!”王彪喝止了众人,又向长生说道,“何相公,你的财神手段,哪个不知?这却要你来想个办法了。”
“办法倒是有的。只怕您不答应……”
“什么办法,你还未说,怎就见得我不答应?”
长生走上前去,凑在耳边,轻轻地将私分银镜卖钱的法子说了。
王彪沉吟了半天,才低声说道:“这个……让能行么?”
长生又添一把活:“磨刀不误砍柴功,若是大人答应这个月少交一两枚,我保证下个月可多交这个数……”长生将巴掌翻了翻。
“那好……”王彪下定决心,“我就担一回干系,下个月要是交不出七十枚,却又如何?”
“下个月只能交六十八枚……”
“你……”王彪不由得瞪起眼睛。
长生满不在乎,一笑回道:“王大人,您与兄弟吃肉,难道工匠不要喝点汤?”长生其实根本不在乎两枚镜子,却要借此讨价还价,让对方习惯自己的话语权。
王彪想了想,平常每月不过六十二三枚,真的多出五枚来,自己少说也可吞没三枚,当下一咬牙:“好吧……不过,你若大话虚言,过后看我不来找你!”
“大人尽管放心……不过学生有个条件……大人的手下,在琉璃场中帮不上忙,反而碍手碍脚,若能听我的调派……”
“那可不行……”王彪警惕地看着长生果断回绝道。
“好吧……反正大人得了这肥差,些许损失也经受得起……”长生顿了顿,不甘心地再一次诱惑道,“大人的手下若能听我调遣,场里每月产出说不定能达到八十枚……”
“真的……”王彪眼睛亮了,“何相公不是在说笑?”
“哪个与你说笑?你既不愿,我多说也是无益……”长生作势要走。
王彪一把拉住:“我倒是想答应你,可是就怕……”
“呵呵,大人怕些什么?”你怕我给你吃药,长生心中好笑,假意要挣脱被抓的手臂,“有龙三蒋大跟着我,大人却连试试都不敢……”
王彪脸色变换,想到每月私帐可收入十多枚宝镜,心中仿佛有一团火似的……人活着就是要博……赌了!
“兄弟们,大家过来,我有话要说……”
长生暗暗吁了一口气,有王彪为自己背书,日后在场里动手脚,再也不会有人制肘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